国家赔偿执行难问题研究及对策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21:26:46 368 人看过

国家赔偿法对国家赔偿最终环节的赔偿金兑现和执行问题未作具体规定,导致实践中做法各异,既有悖于法制统一的原则,又增加了国家赔偿决定执行的难度。因此,对国家赔偿执行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适当的对策,显得十分必要。

一、国家赔偿执行难的原因分析(一)国家赔偿执行规定存在缺位。《国家赔偿法》第2条第2款规定,国家赔偿由本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义务,同时又规定了赔偿费用列入各级财政预算,这种制度设计带来的直接困惑就是,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而实施相关侵权行为的国家机关是具体履行国家赔偿义务的主体,造成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和义务主体相分离,实践中经常发生赔偿义务机关和财政部门互相推诿的现象。在能否强制执行这个问题上,《国家赔偿法》第23条只规定了对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的赔偿决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决定,必须执行,没有规定赔偿决定书强制执行的主体和执行措施。对于生效的决定书,如果赔偿义务机关不自动履行,能否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法院的哪个部门执行,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实践中难以操作。

(二)国家赔偿费用来源及支付方面的规定存在缺限。根据《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赔偿费用由赔偿义务机关先从本单位预算经费和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资金.中支付,支付后再向同级财政机关申请核拨。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赔偿费用经常是由赔偿义务机关用自己的经费支付的,政府设立的赔偿费用专门基金却被束之高阁,而一旦某些赔偿义务机关因自身经费不足或其他原因出现支付困难或不愿意支付时,就会造成受害人领取赔偿费用困难。

(三)部门保护主义的干扰影响着赔偿决定的执行。由于国家赔偿义务机关多是涉及公安、检察、法院和监狱管理部门等强势司法部门,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和保护,造成一些赔偿义务机关不主动履行赔偿义务,使国家赔偿执行难现象难以根除。

二、司法实践中的不同做法及利弊分析

各地法院对赔偿决定的执行因理解不同而做法各异,当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做法:

(一)人民法院不宜强制执行国家赔偿决定,赔偿决定送达申请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即视为案件终结。首先国家赔偿法并未规定赔偿决定可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强制执行没有法律依据;其次,国家赔偿是一种国家责任,人民法院不应对由国家承担责任的赔偿决定予以强制执行;第三,国家赔偿是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赔偿费用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赔偿决定无需强制执行。这种做法的弊端是:当赔偿义务机关对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的赔偿决定拒绝履行时,赔偿申请入的权利救济得不到实现,严重影响国家赔偿决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国家赔偿决定生效后,由赔偿办人员采取协调、沟通的方法。赔偿义务机关不主动履行的,法院向当地党委政法委、人大等部门汇报,争取支持,通过领导部门监督执行。这种做法虽然能较大限度实现赔偿申请人的权利,但长期通过协调、请示、汇报来解决执行问题,既增加法院赔偿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又使党政机构陷入职责外的具体事务,最终将导致司法权弱化,仅是国家赔偿法修改之前的一种权宜之策。

(三)采取赔偿决定执行督促程序和通报制度。由承办赔偿案件人员在送达赔偿决定的同时送达履行须知,告知履行期限,超过履行时限的,法院签发督促履行函,并向党委政法委、人大、赔偿义务机关的上级机关进行情况通报,促使赔偿义务机关及时履行赔偿义务。这种做法对解决赔偿执行难问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还是没有完全理顺国家赔偿决定的执行机制。

三、国家赔偿决定执行程序的探索和完善

解决国家赔偿决定执行难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完善现行的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明确人民法院作为执行的主体,规定执行的程序和措施。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人民法院在国家赔偿执行领域应当有所作为,积极探索更有创造性的路径和方法,尽最大可能地理顺国家赔偿执行体制。

(一)明确赔偿决定的性质和执行依据。(国家赔偿法)第23条规定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设立赔偿委员会,赔偿委员会作出的赔偿决定,必须执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赔偿决定具有法定性、被动性,终局性和可执行性。国家赔偿义务机关拒不履行赔偿委员会赔偿决定确定的义务的,申请人即可:裾此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执行主体和执行机构应当明确为人民法院的执行部门。既然赔偿案件的审理主体是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强制执行机构就应是法院的执行部门,这既符合法院审执分离的原则,也可以从执行力量上保障赔偿案件的顺利执行。具体的做法是赔偿办人员在送达赔偿决定的同时可以送达履行须知,告知履行期限,超过履行时限的法院签发督促履行函,赔偿义务机关仍不履行赔偿决定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赔偿办将赔偿案件移交法院执行部门负责执行。

(三)执行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督促、协调、协助执行等方式。针对国家赔偿义务机关多为公安、检察院和法院,所以赔偿决定的执行工作重点应放在协调方面。一是积极协调与赔偿义务机关的关系。在执行工作中注重做好说服宣传工作,求同存异,顾全大局,努力促使其履行决定;二是积极督促赔偿义务机关向同级财政申请赔偿费用。在国家赔偿执行过程中,赔偿义务机关往往以经费紧张为由拖延执行,而督促赔偿义务机关向财政部门申请赔偿费用是解决上述困难的有效途径;三是明确财政部门的协助执行职责。在赔偿请求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时,法院可以要求赔偿义务机关的同级财政部门协助执行,从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预算经费中扣划。这样的执行方式,既保障了决定的执行,又避免了赔偿义务机关的抵触。不过在目前情况下,能否对赔偿义务机关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尚需要国家赔偿法在修订时明确做出规定,依笔者之见,对于赔偿义务机关的预算外资金或资产,是可以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30日 20: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督促程序相关文章
  • 股权强制执行中的几个难点问题研究
    (一)股权冻结程序中送达对象规定不明确的问题根据《执行规定》第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冻结股权的,应当通知有关企业不得办理转移手续。这里的有关企业范围并不明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冻结或强制转让股权问题的答复》第一条规定,人民法院要求登记主管机关协助冻结股权的,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协助执行。实践中,人民法院冻结股权时一般只向被执行人,股份所在公司及工商行政部门送达。但对于一些特殊公司,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三资企业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这类公司的设立、变更、股权的转让等行为必须经过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人民法院也应当同时向这些审批机关送达协助执行裁定书,从而避免在法院冻结公司股权后,审批机关又下文同意对冻结股权进行转让情况的发生。(二)关于其他股东是否同意股权向外转让的答复期限有限责任公司兼具资合性和人合性的特征,当股东向公司股东以外的主体转让股权时,其他股东为维护原股东之间的人合
    2023-06-21
    160人看过
  • 我国失业保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暴露出种种弊端。本文通过中日保险科技,2007,(05).[5]孙祁祥,郑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6]信长星.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08).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da.net
    2022-04-05
    348人看过
  • 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的缓刑制度是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缓刑最早产生于英国,由该国法官希尔首创,但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它是起源于1870年美国波士顿的缓刑法。在我国,缓刑制度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得到了较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缓刑制度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目前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司法经验,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的做法,不断完善我国缓刑制度。一、目前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不足(一)刑法关于缓刑适用的条件规定过于笼统司法实践中社会对“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三个关键词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也存在比较大的弹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如何把握“不致再危害社会”;二是如何把握“有悔罪表
    2023-06-11
    204人看过
  • 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环境行政执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文章指出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制度完善的思考和构想。【英文摘要】Environmentaladministrativeenforcement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istheprimarymeans,thearticlesaysChinasenforcementofenvironmentalproblems,Frommanyanglesandmadesomeperfectsystemofthoghtandideas.【关键词】环境行政执法【英文关键词】Environmentaladministrativeenforcement【写作年份】2007年【正文】环境行政执法是指依法享有环境管理权的行政主体,依职权适用法律手段进行环境监督管理的活动。环境行政执法不包括环境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等行政立法行为”以
    2023-04-21
    82人看过
  • 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问题研究/刘成江
    试论我国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刘成江一、精神损害赔偿的实质精神损害是指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造成的非物质损害,包括心理上的痛苦或失常,名誉、荣誉的损害等。精神损害赔偿,就是对此种损害以金钱进行物质性赔偿。对自然人而言,对其造成的侵权后果,无非是物质损害与非物质损害。物质损害暂且不谈,非物质损害则又可划分为生命、健康和人身自由、人格、名誉所遭受的非法损害带来的精神痛苦。随之而来,救济途径方法则为:对于生命因无法恢复,只能对其亲属进行精神抚慰;对于健康可一程度上进行恢复,以康复费的形式出现;对于人身自由、人格、名誉,因不可再恢复也只能进行抚慰。由此,非物质损害不像物质损害那样易恢复,它体现的是一种抚慰或慰藉,大多采用金钱来赔偿,并藉此达到赔偿的目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精神赔偿的实质,是对受害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所遭受的非物质损害进行抚慰,从而减轻精神痛苦。对精神损害予以赔偿或救济,体现在
    2023-07-02
    108人看过
  • 治安拘留的国家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研究
    治安拘留(以下简称拘留)产生的国家赔偿是个复杂问题,要正确加以处理首先得明确有关的实体和程序。本文拟对此做一番探讨。一、合法的不当拘留应否负国家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赔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处罚法》)实行违法归责原则,违法行使行政处罚等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赔偿责任。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42条规定了错误归责原则(或称结果归责原则),错误的治安处罚侵犯受处罚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也负赔偿责任。依《国赔法》和《处罚法》的规定,违法的拘留侵犯被拘留人人身自由权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赔偿责任;依《条例》规定,错误的拘留侵犯被拘留人人身自由权造成损害的国家也要负赔偿责任。错误拘留包括违法拘留和不当拘留(拘留偏轻畸轻和偏重畸重)两种。错误拘留比违法拘留的赔偿范围大:前者,不
    2023-04-24
    276人看过
  • “理赔难”问题对策浅析
    随着保险监管力度的加强,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秩序逐渐规范,但理赔难问题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严重影响了保险业的声誉,降低了人们购买保险产品的积极性。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是关系到我国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根据被调查人员的建议及笔者的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加强保险公司内控制度建设1.完善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从承保到理赔的全过程,都将影响理赔服务质量,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从承保过程看,重点解决销售误导、核保不严等问题,提高承保业务质量,降低理赔纠纷隐患;从理赔服务看,加强对结案率、结案周期和未决案件等的考核,将其与绩效考核相联系,并将客户的理赔服务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分析出现理赔纠纷的原因,实行责任追究制度。2.明确界定保险条款内容。保险合同的某些条款内容的模糊性是造成理赔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险公司应收集整理那些容易引起理赔纠纷的条款,将其进行明
    2023-02-27
    483人看过
  • 医院四级医疗事故赔偿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
    医院四级医疗事故的赔偿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主要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对于构成伤残的,还应当在赔偿时考虑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残疾用具费、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具体的赔偿金额需要结合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平均工资标准,以及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等来计算。医疗事故四级分级标准(一)四级的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严重后果的医疗事故,例如造成患者的下列情形之一:1、双侧轻度不完全型面瘫,无功能障碍;2、面部轻度色素沉着或脱失;3、一侧眼睑有明显缺损或外翻;4、拔出健康恒牙;5、器械或异物误入呼吸道或消化道,需全麻后内窥镜下取出;6、口周及颜面软组织轻度损伤;7、非解剖变异等因素,拔出上颌牙时牙根或异物进入上颌窦需手术取出的;8、组织、器官轻度损伤,行修补术后无功能障碍;9、一拇指末节1/2缺损;10、一手除拇指、食指外
    2023-07-02
    52人看过
  • 刑事简易程序变更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刑事简易程序是1996年国家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修订时设置,并于1997年施行。之前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只对一些轻微刑事案件规定可有法官独任审判,但并没有相应简易程序的规定。当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矛盾容易冲突激化,且又一次进入了犯罪高发期,人民法院受理的各类刑事案件大幅度增加。同时,我国政府为履行向联合国所作的关于人权保障的承诺,并将之纳入宪法作为一个原则,以及禁止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超期羁押,这样必定要求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时,实行繁简分流。现行刑诉法对简易程序的设置,旨在对部分轻微的刑事案件适用较之普通程序简化,且通过法律规制的简易规则审理,以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使大量轻微刑事案件得以迅速审理,并防止司法资源浪费和拖延。为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于2003年3月15日联合下发了《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
    2023-05-02
    421人看过
  • 解决土地征用问题的对策研究
    土地征用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的权限,依法给予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政行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征用土地越来越多,由此暴露的问题和引发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切实解决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关系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一、严格征地范围。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公共利益的含义和范围。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推断: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为实施城市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可以征用土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建设项目可以征用土地。此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应当把大型公益性项目、省以上重点项目、大额利用外资项目等列入征地范围,其他项目主要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解决,惜征、慎征土地。这既符合宪法的有
    2022-04-16
    142人看过
  • 我国工伤赔偿标准相关问题研究
    1、医疗费:实报实销,医疗费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当地规定标准,医疗机构出具证明且报经办机构同意到统筹地区外就医的可以要求补助交通费和食宿费,具体费用参照当地规定标准;3、辅助器具费: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辅助器具,具体费用参照规定标准;4、停工留薪工资:按照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发放,停工留薪期时间长短的确定,参看地方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一般不超过12个月;5、停工留薪期护理费:由所在单位负责,护理费标准参照当地相关规定;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九级工伤伤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这里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纳工资、缴费工资。7、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
    2023-07-15
    208人看过
  • 职工身故赔偿问题研究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属于工亡的丧葬费按统筹地区(通常是所在市)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计发,工亡补助金按上一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倍计发,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按工亡职工生前供养人口,每人每月为其生前缴费工资的30%计发,其中配偶和孤寡老人增加10%。学生意外身故保险怎么赔偿1、查看保单上意外身故保险金额的约定,以此为限。未成年人的意外身故保额根据保监会规定,不得超过10万元。2、核对保单,结合保险条款中的免除责任,看事发时间是否在保险期间内,导致死亡的原因是否属于免责的情况。如果是学校愿意负全责,那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劳动者工作岗位上意外死亡,遭遇事故伤害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亡,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由
    2023-07-05
    81人看过
  • 拆迁对非住宅的影响及补偿问题研究
    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引起的经济损失,选择产权调换安置方式时,拆迁人应当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到被安置后的4个月内的实际年限每年按被拆迁非住宅房屋市场评估价格的3.5%(商业营业用房)、3.0%(办公等其他用房)的标准进行补偿;拆迁人超过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约定的期限未向被拆迁人提供安置用房的,应当自逾期之日起按照上述标准的二倍向被拆迁人支付因延期使用安置用房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选择货币补偿方式时,被拆迁人的停产、停业损失,按被拆迁非住宅房屋市场评估价格的3.5%(商业营业用房)、3%(办公、工业等其他用房)给予一次性补偿。企业拆迁停产停业应该怎么补偿停产停业损失是指因征收使得被征收房屋不能用于生产经营所造成的损失,应当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范围一般限于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房屋的租金、因搬迁所支付的费用、原材料半成品等物品的实际损失和生产经营的预期
    2023-07-05
    358人看过
  • 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公司融资的金融工具起源于美国,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而且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可转换债券的创新不足,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公司融资以及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为此,对可转换债券的研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使之真正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配置资源的重要金融工具。一、引言自1843年**纽约ErieRailway公司发行世界上第一只可转换债券开始,可转换债券融资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可转债融资历史较短,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股票市场的建立才开始出现。1992年11月**安集团发行了我国首例可转换债券,这揭开了我国可转债市场发展的序幕,但由于深*安可转换债券转股的失败,中国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97年3月《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三家非上市公司(**化工、**丝绸和**石化)先后发行可转换债券,中国的可转换债券市场重
    2023-05-03
    198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诉讼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督促程序,是人民法院以支付令的形式催促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法定步骤、方法和制度,也是债权人向人民法院申请讨回债务的最简便方法。督促程序不同于诉讼程序,是一种非讼程序,其设立目的是为了快速、及时、方便、有效地处理一些单一的、简单的债权债务... 更多>

    #督促程序
    相关咨询
    • 工伤赔偿程序问题研究的问题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3
      事故发生后,受伤职工应及时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赔偿的第一步。 为切实实现劳动者的工伤救济权,《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一系列的程序,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赔偿的第一步,也是工伤保险赔偿必经之路,只有对职工伤害性质予以依法认定之后,才可能出现“工伤”赔偿问题。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根据申请对工伤性质予以确认的行政行为,工伤认定权归属于行政机关,也就是说,只有劳动行政部门才具有工伤性质的决定权,没
    • 涉及外法域的问题研究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聚众斗殴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认定为累犯。
    • 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6
      公司往往不乏制度,关键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偏差,最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传达不及时、不到位,造成“无章可循”。再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到位,也难以得到执行并发挥其作用,如果未能及时有效地传达有关制度,就会造成“无章可循”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没有组织对制度进行认真学习,对制度理解、把握不够,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和行动上的懈怠,导致积极性不高、落实效果不好。 二、执行意识差,执行文化缺失
    • 法律执行难问题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8
      XX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钱,而且对于名誉、今后的发展都没有任何在意的话,确实很难执行到位。rXX在执行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人名单; 2、布控、拘留; 3、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 4、查封被执行人相关财产,对相关财产进行拍卖等。
    •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2-13
      目前,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盲点是家庭失落了原有的内涵,比如亲情、温暖、孩子们最后的避风港等等,而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延伸,家长变成了老师的助理,家庭教育成了应试教育这架狂奔马车上的一匹拉偏套的马,从而使家庭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目标和方向。在现实中,学校、老师与家长在管教孩子上,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合谋、同盟的关系,这种同盟或曰合谋的形成,带来了两种令人不安的后果:一是学校教育向家庭的延伸,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