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权起诉
起诉,指的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行为,也就是当事人请求法院对所涉及的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决的行为。
按照法律的规定,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起诉的。如果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法院是不予受理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有权起诉呢简单地讲,有诉权
的人方可起诉。什么叫诉权呢诉权就是提起诉讼的权利。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诉权呢这就要看他是否与案件存在直接厉害关系,或者他是否是案件的权利主体。例如,一起有关商店出售劣质食品致使消费者中毒的案件,有权要求商店赔偿因食物中毒而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的,是那个中毒的消费者。他与这一案
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因此,他享有诉权,即他有起诉权。
2、向哪个法院起诉
起诉要去法院,这一点消费者一般都知道。可是,法院有不同级别、不同种类,且分布在不同地区,一起消费纠纷究竟该到哪一个法院去起诉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规定,受害的消费者在致害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拒绝赔偿时,可以向产品制造地、产品销
售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产品责任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当然,受害者也可以直接向上述人民法院起诉。根据诉讼金额大小及案情繁简,应向不同级别的法院提出诉讼。一般讲,诉讼金额较孝案情简单的,向区、县法院起诉;纠纷金额较大、案情比较复杂的,以及涉及外商、外资的,可以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3、如何起诉
向法院提出诉讼,应提交诉状,诉状要根据被告单位数(被告是个人的按人数)附足副本。法定代表人必须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无正职时,可由副职担任),也可以委托律师或法院许可的其他人为代理人。委托书由委托人签名盖章。
4、对法院判决不服怎么办
法院受理消费者纠纷案件后,一般要对案件进行调解。如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或在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法院将进行审判。对法院所作判决不服,诉讼当事人有上诉权。诉讼当事人可在收到审判书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要制作上诉状,写明上诉理由,上一级法院受理上诉案、作出二审判决和裁定后,即为该案件的终审判决,并立即生效。如再不服,可继续提出申诉,但不能停止对判决的执行。
5、对法院的判决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对已生效的判决,如果对方不执行,可向法院申请,由法院强制执行。
消费者过高的赔偿要求不利于消费纠纷的解决
在解决各种消费纠纷的过程中,对商品质量问题的投诉相对比较容易界定,但对于服务性消费的质量界定就相对较难。例如:洗衣、烫发、冲洗照片等,由于消费者有自己的好恶,因此对服务的要求、标准会有所不同。实际情况常常是:消费者个体的满意就是标准,如不符合消费者个人期望,往往会令消费者添堵。在这种情绪下,消费者会提出较高的赔偿要求,经营者即使存在过失,也不愿按消费者的要求进行赔偿或补偿,造成终止调解。
-
怎样打消费纠纷官司
188人看过
-
延期交房官司纠纷如何处理
166人看过
-
消费者发生网购消费纠纷如何处理好
292人看过
-
消费维权纠纷怎么打官司?
325人看过
-
无三包无约定的消费纠纷如何处理
255人看过
-
法拍房有债务纠纷官司如何处理
200人看过
-
-
消费纠纷打官司的流程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02你这边的问题,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五种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还要注意和掌握诉讼时效。身体受到损害要求民事赔偿和寄存财物丢失或者毁损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
-
预付款纠纷消费者如何处理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09《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消费者遇到购物消费纠纷要如何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4-08-26一、企业主管部门 企业主管部门是管理机构,它直接制约企业。如果直接向它投宿质量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但有时个别企业主管部门由于考虑产值,利润,容易对解决问题采取不积极态度。 二、消费者协会 消费者协会是政府的技术监督,工商,商检等几个部门联合设立的负责解决广大消费者遇到困难的组织,它涉及面广,并挂靠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解决问题较容易,所以消费者购买消费品时发现问题可先找消费者协会。 三、工商行政管
-
陕西网贷纠纷打官司如何处理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29陕西网贷纠纷打官司时效规定 这一问题,解答如下: 《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