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攻击言论法律的制裁方法主要是罚款,拘留。如果存在人身攻击言论的,一般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情节较重的则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人身攻击言论是可以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如果情节不严重的情况下构成民事上的名誉权的侵犯,如果情节较重的则构成侮辱诽谤罪。
一、人身攻击言论法律怎么制裁
人身攻击言论法律制裁方法主要是罚款、拘留。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人身攻击言论是什么罪
人身攻击言论可以构成侮辱、诽谤罪。所谓人身攻击就是侮辱他人、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而使得他人在精神上、生活中受到了侵害并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种行为法律上称之为侵犯名誉权,当事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损害赔偿、赔礼道歉。如果情节严重是会构成诽谤罪的。
三、人身攻击言论的情形有哪些
人身攻击言论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5.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第三节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n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n(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n(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n(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n(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n(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法律如何制裁语言人身攻击
60人看过
-
言语攻击法律如何制裁
190人看过
-
言语攻击如何受到法律制裁?
349人看过
-
人身攻击辱骂判什么罪,人身攻击包括哪些
353人看过
-
网络上人身攻击犯法吗,我国人身攻击是什么
153人看过
-
辱骂人身攻击法律怎么制裁,辱骂人身攻击可以申请保护令吗
492人看过
-
论人身攻击法律的制裁(论伤害)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201、对于行为人向他人的人身安全进行攻击的行为,我国法律可以对其处以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对其处以刑事处罚。2、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3、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攻击性言论犯什么罪?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08一般性攻击言论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情节严重的违法刑法,犯诽谤罪。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诽谤罪是情节犯,行为人捏造事
-
法律怎样制裁人身攻击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9人身攻击法律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八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
-
-
法律上严重的语言人身攻击怎么处罚重庆在线咨询 2022-05-13语言人身攻击,涉嫌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