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三万不属于贪污犯罪。职务侵占三万不构成犯罪,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金额是6万元为“数额较大”,高于100万元就是“数额巨大”,“数额较大”需要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且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也包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就财物的形态而言,犯罪对象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
2.客观要件
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职务侵占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要件
职务侵占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三、职务侵占罪自首条件
职务侵占罪自首条件是:
1.犯罪人犯罪以后自动投案的;
2.自动投案的目的是向司法机关坦白自己的罪行;
3.犯罪人应当愿意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追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n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n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
侵占征地补偿款属于职务侵占罪还是贪污罪?
188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贪污200万怎么量刑
322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是不是贪污两倍
369人看过
-
职务侵占如何量刑,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469人看过
-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那个严重?
321人看过
-
100万以上的职务侵占罪是否属于重罪?
348人看过
-
贪污侵占是否属于职务犯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4贪污侵占是属于职务犯罪的。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
轻微贪污贪污侵占是职务犯罪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16贪污侵占是职务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
贪污100万的算职务侵占罪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12-21职务侵占犯罪基础刑表 法定刑幅度梯次职务侵占犯罪数额等级系列刑罚等级系列 10。5-2万有期徒刑6个月以下、拘役 22-4万6个月-2年有期徒刑 34-6万2-3年有期徒刑 46-8万3-4年有期徒刑 58-10万4-5年有期徒刑 610-50万5-7年有期徒刑 750-100万7-9年有期徒刑 8100-500万9-11年有期徒刑 9500-1000万11-13年有期徒刑 101000万以上13
-
职务侵占罪是不是算贪污广西在线咨询 2021-11-07职务侵占罪是贪污罪的两倍,职务侵占罪数额较大的起点是贪污罪的两倍。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数额较大的行为。
-
贪污公款被反告, 被判处贪污罪, 职务侵占罪的辩解是否涉嫌贪污犯罪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0一、“我朋友不知道企业把村集体的土地补偿款打给了他的工资卡账户”,关于是否知道,不能仅凭自我辩解或陈述,须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如果你朋友一直未使用该工资卡,其“不知道”的辩解有可能成立,因此,也不构成犯罪;如果随时在使用该工资卡,则“不知道”的辩解不能成立; 二、如果“不知道”的辩解不能成立,则你朋友涉嫌构成犯罪;根据你朋友的身份、补偿款的性质及司法实践,你朋友的行为不构成贪污公款罪及挪用公款罪,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