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在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后无效,即当事人不在一年之内的仲裁时效内申请仲裁的,仲裁机构一般不予受理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因此当事人需要及时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里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法律上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一、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纠纷的流程是什么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的劳动仲裁流程具体如下:
1、提出仲裁申请。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2、仲裁委员会进行审查。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3、开庭仲裁。
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另外,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
工人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找谁?
350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纠纷特征和成因
413人看过
-
劳动纠纷的解决方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如何维权?
140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应怎么解决呢
358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工伤纠纷怎么解决?
476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工伤产生纠纷属于劳动纠纷吗
265人看过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根据争议涉及的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 更多>
-
用人单位规定试用期内无工资怎么办?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26用人单位规定试用期内无工资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可以由劳动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效,劳动者试用期的合法工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不得单方面克扣。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
-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发生劳动纠纷,应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3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列新的用人单位为第三人。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可以列劳动者为第三人。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列为共同被告。
-
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劳动合同签多久??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0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分为三类: (1)有固定期限,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效力期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 (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动合同条件,在履行中只要不出现约定的终止条件或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一般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可以一直存续到劳动者退休为止。
-
-
如何避免与用人单位签订无效的劳动合同?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31避免签订无效劳动合同的方式:不使用欺诈、胁迫手段或利用危险,使对方违反真实意签订合同;合理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