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假公章真履行的行为是违法的。《刑法》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该罪是行为犯,不要求具体的危害结果,只要有此行为,即构成犯罪。
真假公章不一致劳动合同变废纸维权难
原本以为去年已经跟任职的单位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到了今年,这份合同却转眼间就成了一张废纸。日前,从河南来东莞打工的尹先生向记者反映了这么一件怪事。
河南来东莞打工的尹先生出示了一份2007年签订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合同的另一方——即尹先生先前任职的凤岗镇智佳塑胶电子厂(下简称智佳),从今年1月起一直拒绝承认自己签过这份合同,并要求与工人们重新签订一份期限只有一年,且工资水平远远不如之前的合同。
调解、仲裁均未解决问题后,劳资双方终于闹上法庭。然而,法院一审判决却让尹先生等8位工人很失望,东莞市人民法院最终支持了智佳的请求,认定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效,而理由也很简单:法院认定尹先生提供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上的公章与智佳目前提供的公章之间存在明显的样式差别,是一枚假公章。尹先生等8位工人却认为,这一切都是厂方用假公章骗员工签假合同的伎俩。
工人:
智佳利用假公章欺骗员工
尹先生找到记者时,表现得非常气愤:智佳就是在耍手段欺骗我们员工。尹先生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东莞市劳动合同。根据这份合同,由于尹先生在智佳工作已经有13年,因此在2007年1月1日与智佳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然而到了今年1月,智佳忽然就不认账了,又提出要跟我们签订新劳动合同,尹先生表示他当时也觉得很困惑,怎么去年刚签了一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今年又要签新合同呢?直到拿到了新的合同文本,尹先生大吃一惊,智佳提出的工资竟然从原来的1800元变成了1440元,更重要的是,合同年限从无固定期限变成了一年。协商无果后,双方只好打起了官司。
8月15日,东莞市人民法院判决尹先生一方败诉。法院主要就是根据两个公章的外形差别认定我们提供的这份2007年的合同是假的。尹先生说。
记者注意到,2007年的无固定期限合同上的智佳的公章外围确实有三个明显的缺口(见图1)。尹先生又向记者出示了智佳的诉讼答辩状,答辩状上智佳的公章却是圆满无缺的,而且其直径也比合同上的公章大1毫米左右(见图2)。记者还发现,工人们手中的这份劳动合同并没有劳动部门的鉴证章,对此,尹先生解释说:我们当时签合同的时候根本不可能看得那么细致。况且,作为员工也不可能仅仅因为没有鉴证章就不签这样一份条件优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啊。
尽管劳动仲裁裁决和法院一审我们都败诉了,但我们肯定会上诉到底的。尹先生向记者说。
厂方:
去村委会了解情况吧。
其后,记者又联系到智佳的厂长张先生,但张先生却以不知道记者真实身份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在记者再三追问之下,张先生居然说:你去村委会了解情况吧,不要再打电话给我了。但是当记者致电凤岗镇甘油埔村村委会时,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却表示对此事不知情。
不过,从法院判决书和智佳的答辩状看,厂方显然并不承认自己曾经签过任何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他们的主要依据正是真假公章规格样式的差异。
目前,智佳已经宣布与工人解除劳动关系,而更蹊跷的是,在宣布此事的厂区公告上,智佳盖的公章却仍然与2007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公章一样是缺口章。
谜团:
志恒变身智佳?
事件的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是,尹先生等8名工人在智佳究竟工作了多久?据尹先生介绍,他们都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智佳工作了,只不过当时的厂名叫志恒,到后来,志恒把厂名改成了智佳,厂址也从凤德岭搬到了现在的甘油埔村,但老板都是同一人,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记者也看到2007年合同的最后一条清楚地写明:乙方(即尹先生)保留1993年7月在志恒塑胶电子厂工作至2004年8月搬迁更改厂名为智佳塑胶电子厂工作至2007年1月1日之工龄追溯权。
但在智佳看来,事实却是另一个版本。智佳在诉讼答辩中提出,尹先生等8名工人是在2004年才进入智佳工作的,目前为止工作年限才只有4年。工人一方口中的志恒塑胶电子厂是志恒实业公司1993年在凤德岭设立的工厂,而志恒实业公司与智佳及其目前的投资商志恒实业(制品)有限公司完全没有关系,尹先生原先在志恒塑胶电子厂的工作年限根本不应该嫁祸给现在的智佳。
据了解,智佳曾经在当地劳动部门的主持下与尹先生等8名工人就此纠纷调解过,因此记者又辗转联系到了凤岗镇甘油埔村劳动服务站,得到的答复仍然是不知情。
不过,该劳动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会对此进行调查,如果工人们所说属实,确是厂方在做假,一定会严肃处理。
律师提醒
劳动者要注意合同上有无负责人签字
广东瀚宇律师事务所的李迎春律师认为,尹先生提供的劳动合同既没有厂方法人代表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的签字盖章,也没有劳动部门的鉴证公章,在法律诉讼上确实会处于不利地位。
对此,李律师建议,劳动者在签订和保存劳动合同的时候不能仅仅注意到公章,而更应该留意合同文本上是否有用人单位相关负责人的签字,或者留意是否有劳动部门的鉴证章,因为这两者都能证明劳动合同的有效和劳动关系的成立。
对于尹先生和厂方在入职时间上的争议,李律师表示,法律实践中一般不能仅仅凭工厂的工商登记记录来判定工人的工作年限,他还建议,劳动者要注意保留工卡、考勤卡等证据,必要时还可以对劳资协商合同的情况进行录音,以便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合同公章的使用限制
242人看过
-
章程中规定的公司法律制度
227人看过
-
著作权限制中的合理使用规定
450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限制和要求
148人看过
-
抵押合同法律规定中的最高额限制
296人看过
-
公章使用制度有何规定
218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行政机关根据规定,制定和使用《合同法》中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3根据规范性文件性质和制定权来源的不同,规范性文件可分为三类:一是创制类规范性文件,即法律对某一方面的行政管理事务尚未作出规定,但因为行政管理需要,而制定具有新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文件;二是解释类规范性文件,即法律对相关的行政管理事务虽有规定,但较原则、不便操作,而对其进行细化解释,但未创设新的权利义务的文件;三是指导性规范文件,即为了行政指导而制定的、对相对人没有强制力的文件。如何判定规范性文件的合法
-
劳动合同中关于竞业限制条款的约定和适用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5竞业限制是雇主为保护其商业秘密而对其雇员采取的一种法律保护措施,其主要形式是要求本公司员工在其任职期间和离职后一定的时期内,不得与本公司业务竞争。 科技部在1997年《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有相关竞业限制规定。意见规定:用人单位可以约定有关人员在离开单位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单位内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
-
公司章程中限制转让股权有何法律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18在章程中限制股权转让可以约定提前六十日通知其余股东,需要经过全部的股东同意等,股权变更需要进行登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章程对于所有的股东都具有约束力。
-
著作权限制和使用规定(试行)新疆在线咨询 2023-11-10著作权的限制:包括著作权的“合理使用”、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著作权的强制许可使用。使用条件:合理使用即可。合理使用是指由法律规定,他人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支付报酬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世界各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条件不同,依据:我国在《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合理使用的情况。
-
公司的章程中限制股权转让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18在章程中限制股权转让,可以提高转让股权的难度,比如向外转让股权需要经过全部股东的同意、需要提前六十日通知股东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权变更需要进行工商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