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果无救助报酬”原则的确立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08:22:09 230 人看过

除了法律另有规定或合同另有约定外,救助方对遇险的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助,取得效果的,有权获得救助报酬,救助未取得效果的,无权获得救助款项。这是关于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规定。

所谓取得救助效果,是指通过救助作业,被救助的财产最终部分或全部获救,并依约定移交给了被救助方。这里有三点需要说明:

(1)从时间上看,只要求财产最终获救,就意味着允许在救助过程中发生救助失败的情况。如船舶搁浅,若救助方第一次未能成功地使船舶脱浅,第二次才脱浅成功,则第一次虽失败但仍可作为间接效果,而第二次为直接效果。既然最终取得了脱浅效果,应当认为救助有效果,救助方因此有权获得救助报酬。当然,一次行动成功与经多次努力才获得成功,这些情况在计算报酬时都将作为考虑因素。

(2)从数量上看,并不要求救助方对遇险财产的全部都救助成功,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获得成功,但取得的再小部分的成功仍被视为救助成功,救助方有权得到报酬。当然,报酬的数额会因此得到相应的改变。

(3)从形式上看,救助方对于被救助物的获救实际提供了有效的服务,虽未取得有形效果,但因此减轻了被救助物所处的危险程度,也应视为救助成功。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30日 12: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船舶相关文章
  • 无效合同确认原则的含义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1、主体不适格签订的合同。即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合同。例如,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签订违法违规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即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合同。即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7、免责条款无效的情形。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一、如何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如果具有以下情形,即可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1、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2、意思表示不真实;3、内容违反法律规定;4、违背公序良俗;5、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根据2021年生效
    2023-06-27
    444人看过
  • 海难的救助报酬限额如何确定
    一、海难的救助报酬限额如何确定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一般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或仲裁,在确定海上救助报酬时,应综合考虑下列情形:1、被救财产的价值,一般情况下,救助报酬不应超过被救财产的三分之一;2、被救船舶、所载旅客、船员、货物以及救助人和救助船舶所冒危险的性质和程度;3、救助人的救助成效,无效果无报酬;4、救助方进行救助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所耗费用和所受损失;5、救助方为救助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技能以及投入的救助工具;6、救助方或救助设备所冒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7、救助方提供救助的及时性;8、救助方船舶和设备的有效性和处于准备使用的状态和价值;9、救助方的性质。救助人在救助过程中由于本身的过失造成必须救助财产的损失,救助报酬应酌减;如果救助方有盗窃或其他欺诈行为,救助报酬应酌减,甚至丧失救助报酬请求权。救助作业结束后,救助方有权向被救助方请求提供救助报酬担保,在未获得担
    2023-06-06
    144人看过
  • 关于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方法
    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一般由双方协商确定。确定救助报酬时,应反映对救助作业的鼓励,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援价值;2、救助方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的技能和努力;3、救助方的救援效果等。救助作业结束后,救助方有权要求被救助方提供救助报酬担保,救助方有权在获得担保前保留被救助财产。海上救助的适用范围海上救助,又称海难救助,是指对遭遇海难又无力自救的船舶、货物、船上人员、旅客以及其他财产进行援救的行为。救助水域仅限于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救助对象为船舶、自然人、货物及其他财产,不包括海上已经就位的从事海底矿物资源的勘探、开发或者生产的固定式、浮动式平台和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八十条【救助报酬的确定】确定救助报酬,应当体现对救助作业的鼓励,并综合考虑下列各项因素:(一)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的价值;(二)救助方在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2023-07-07
    299人看过
  •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兴起与确立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与过错责任原则相对应的,指法律规定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承担责任不以其主观上具有过错为必要,行为人造成他人损害时,既使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我们说,归责原则的确立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无过错责任原则也是随着现代工业发展而逐渐兴起的。自19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突飞猛进在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灾难,如工业灾害、商品瑕疵、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公害事故等。依据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不能合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在高度危险造成损害时,如何确定过错,无论实践还是理论都是见仁见智、不一而终;其次,过错责任原则要求受害人举证,在此类损害赔偿关系中,受害者本为弱者,距离证据较远,举证困难势必败诉风险较大。过错推定的立法技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但不具有普适性;最后,对于此类侵权行为,本身并无可非难性,但损害确实产生。按照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无过错不
    2023-06-07
    489人看过
  •  决定救助报酬的因素
    确定救助报酬的因素包括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救助方在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救助方的救助成效、危险的性质和程度以及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救助报酬的确定。确定救助报酬的因素包括: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2.救助方在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3.救助方的救助成效;4.危险的性质和程度;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确 定 救 助 报 酬 的 因 素 有 哪 些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五条,救助报酬是指因紧急避险、救助、清道夫、渡难、救助费用等费用产生的费用。在确定救助报酬的因素方面,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紧急避险:在面临突发的危险时,救助者需要采取紧急避险措施,因此产生的费用可以作为救助报酬。2. 救助: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人,救助者耗尽时间和精力去帮助他们脱离险境,
    2023-09-03
    89人看过
  • 简论罪疑从无原则的确立过程
    (1)罪疑从无原则也称疑罪从无原则,是指对嫌疑人有罪的责任,应由控诉一方负担,犯罪嫌疑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2)犯罪嫌疑人不具有举证责任和不负必须陈述的义务,不能因为他沉默就认为他有罪;(3)对犯罪嫌疑罪行有怀疑时,应作出对其有利的解释。无罪推定原则最早源于古罗马法的有疑,为被告人之利益的原则;而最早将其作为一种理论提出来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刑法学家贝卡利亚,他在其着作《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指出:在未作出有罪判决以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为犯罪分子:任何人在其罪行没有得到证明时,根据法律他应当被看作是无罪的人。我国最早将此原则引入法律的是1990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其中规定任何人在合法拘捕后,享有尽早接受司法机关公正审判的权利,未经司法机关判罪之前,均假定无罪。1997年实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
    2023-04-25
    112人看过
  • 海难救助报酬的概述
    (一)救助报酬的概念救助人在救助成功后有权获得的报酬即救助报酬。请求救助报酬的前提是:实施了海难救助,而且救助有成果。“无效果,无报酬”是海难救助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所谓救助有成果,是指通过救助作业,被救助的财产全部或部分价值得以保全,并回到被救助方手中。“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意义在于鼓励救助人奋力抢救海上遇险船舶或者其他财产,体现了海上救助的精神实质。但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加强,又提出了“特别补偿”的概念。海商法规定,对构成环境污染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者船上货物进行的救助,可根据情况得到救助费用以外的特别补偿。特别补偿的支付不以救助取得成果为前提。只要是对存在环境损害危险的船舶或船上货物进行了救助就有权取得。但任何情况下,特别补偿只有在超过救助方能够获得的救助报酬时才能支付,且支付金额为特别补偿超过救助报酬的差额部分。(二)确定救助报酬应考虑的因素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2.救
    2023-06-12
    464人看过
  • 海上救助报酬的计算
    律师事务所
    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一般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或仲裁。确定救助报酬,应当体现对救助作业的鼓励,并综合考虑下列各项因素: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的价值;救助方在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救助方的救助成效等等。救助作业结束后,救助方有权向被救助方请求提供救助报酬担保,在未获得担保之前,救助方对被救助的财产享有留置权。破产管理人的报酬怎么确定?1、管理人报酬的支付机构管理人的报酬由人民法院确定。债权人会议对管理人的报酬有异议并且无法与管理人协商一致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调整,债权人会议无权直接调整管理人的报酬。2、管理人报酬的性质管理人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聘用必要的工作人员。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为破产费用。管理人获得的报酬是纯报酬,不包括其执行职务的费用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3、管理人报酬的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
    2023-08-09
    168人看过
  • 确定救助报酬的因素,应该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确定救助报酬数额的因素包括: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2、救助方在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3、救助方的救助成效;4、危险的性质和程度;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七十五条救助方与被救助方就海难救助达成协议,救助合同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七十七条在救助作业过程中,救助方对被救助方负有下列义务:(一)以应有的谨慎进行救助;(二)以应有的谨慎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三)在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寻求其他救助方援助;(四)当被救助方合理地要求其他救助方参与救助作业时,接受此种要求,但是要求不合理的,原救助方的救助报酬金额不受影响。
    2024-05-17
    73人看过
  •  救助报酬的单位确定涉及哪些内容?
    本报告对救助方在船舶和其他财产救援方面的表现进行了评估。总结了救助方在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以及其救助效果。报告中还提到了危险的性质和程度,以及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和其他财产和生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最后,报告评估了救助方使用的时间、费用和损失,以及其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总的来说,报告对救助方在船舶和其他财产救援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全面评估。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援价值;2.救助方在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3.救助方的救助效果;4.危险的性质和程度;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和其他财产和生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6.救助方使用的时间、费用和损失;7.救助方或救助设备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8.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务的及时性;9.用于救助作业的船舶和其他设备的可用性和使用性;10.救助设备的备用状况、效率和价值。但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助价值,即救助后的估计价值或实际出售
    2023-11-06
    94人看过
  • 救助报酬不足以抵偿救助费用
    公约规定,特别补偿只有在高于救助人根据第13条获得的报酬时方予以支付。我国《海商法》第182条第4款更明确规定为:支付金额为特别补偿超过救助报酬的差额部分。也就是说,救助人对构成环境污损威胁的船舶或货物进行了救助作业并且取得了效果,如果在评定救助报酬时已经按第13条第1款(b)项的规定,考虑到了其在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损方面的技能和努力,而且确定的救助报酬高于或等于救助人在救助作业中所花费用,特别补偿条款便不适用。只有在所获救助报酬低于其所花费用,救助人才能根据第14条向船舶所有人申请特别补偿。所花费用,指的是救助人在救助作业中合理支出的现付费用和在救助作业中实际并合理使用设备和人员的公平费率。我国《海商法》第182条第3款将所化费用定义为救助费用,理解起来显得更直接一点。公约第13条是救助报酬条款,第14条是特别补偿条款。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救助作业成功且保护了环境,则同时适用第13
    2023-06-06
    344人看过
  • 关于无救济即无处罚的原则的规定
    行政机关给予行为人行政处罚,行为人必须有救济的途径,否则,就不应对其予以处罚。这里说的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的违法或不当行为,致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请求国家予以补救的制度。这种救济的途径很多,如相对人请求行政机关改正错误,申诉、声明异议、请愿、申请复议,以及向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从广义上说,都可称之为救济。从狭义上说,救济一般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为什么要规定无救济即无处罚呢?这主要有以下4点理由。第一,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与公民等相对人的权利是平衡的,这种平衡意味着,行政机关在取得某种权力的同时,也就必须承担与此相应的责任,包括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负责。而公民等相对人在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时,不管这种影响的结果是否正当,都要取得一种权利,以对可能损害其合法权益的行政权力提出挑战,进行监督。第二,行政处罚权所指向的对象是行为人的权利,行为人违反了行政法
    2023-06-06
    331人看过
  • 无过错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确立
    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民事责任和侵权民事责任两大类。在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因违约引起的民事责任很少见,更多的是侵权引起的民事责任,即因污染和破坏环境导致他人财产、人身和其他权益的受损而引起的民事责任。根据民事侵权行为的主观状态,民事责任又可分为过错和无过错两类。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作为侵权行为成立的构成要件的过错责任原则,是传统民法理论中的一般归责原则,这是自罗马法以来的普遍归责原则。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害事故频繁发生,使得在环境侵权领域,无过错责任被引入作为主要的归责原则。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在环境侵权案件中,害方多为国家许可的,具有特殊经济、科技、信息实力和法律地位的工商企业或企业集团,它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本身具有高度危险性。也就是说,企业即使没有过错,也会给他人造成巨大的财产或人身损害。如果坚持过错责任原则,不仅受害人个人的财产损害和人身伤害无
    2023-06-07
    89人看过
  • 救助报酬的收取和担保
    救助款项不可能在救助结束后,立即进行支付,但是救助人作为救助法律关系的债权人,有权要求被救助方对救助款项提供满意的担保。这样,船舶的所有人在支付被救货物之前,要让货物所有人对其应承担的救助款项也必须提供满意的担保。否则,对于救助人不满意的担保,获救的船舶和财产是不能从救助作业完成后最初的港口或者地点移走的。同样,如果救助方没有就救助款项的担保提出明确的要求,就可以推定为救助方放弃了一这一要求的权力,被救助方也无需提供担保。通常,救助方要求提供的担保额,要比预计的救助报酬再稍高一点,如果救助方认为提供的担保不满意,要按受理争议的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定为准,如果裁定是满意的,救助方必须接受。如果裁定是不满意的,被救助方必须重新出具担保。总之满意与否是以救助方认可或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定为准。在特殊情况下,经救助方请求,被救助方有义务先行支付一定的金额,这一部分先付金额相应扣减担保额。对获救满90日
    2023-06-06
    447人看过
换一批
#海事海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船舶
    词条

    船舶是需要进行登记的,根据我国的法律,下列船舶应当进行登记: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住所或者主要营业所的中国公民的船舶。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设立的主要营业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法人的船舶。但是,在该法人的注册资本中有外... 更多>

    #船舶
    相关咨询
    • 确定救助报酬的因素应该如何处理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30
      法律分析 确定救助报酬数额的因素包括: 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 2、救助方在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3、救助方的救助成效; 4、危险的性质和程度; 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 无效或部分无效报酬怎么计算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5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考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这一规定对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时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应得的报酬作了明确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合同的效力随之终止。但是,劳动者在被确认无效的劳动合同履行期间是付出了劳动的,对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劳动合同法》作了支付劳动报酬的
    • 单位确定救助报酬的标准包括哪些内容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14
      1、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援价值;2、救助方在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损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3、救助方的救助效果;4、危险的性质和程度;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和其他财产和生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6、救助方使用的时间、费用和损失;7、救助方或救助设备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8、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务的及时性;9、用于救助作业的船舶和其他设备的可用性和使用性;10.救助设备的备用状况、效率和价值。但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
    • " 无效合同" 根据哪些原则确认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27
      (一)回报范围区分善恶原则。占有人善意的,返还原物,使用后支付使用费;当不善意(恶意)时,返还原物、孳息或使用费(无论是否使用,只要有使用价值)。禁止恶意抗辩的原则;恶意抗辩不符合确认合同无效的目的,也不利于制裁。第三,不使过错方受益的原则。双方过错的合同,如果一方能从合同无效中获利,即使禁止恶意抗辩,第三方仍可提出合同无效。
    •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劳动报酬如何确定,劳动报酬如何确定?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4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