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服务消费中的“甜蜜”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6:25:17 163 人看过

今年是结婚办喜事的大年,婚庆服务市场也迎来了消费高峰。目前,婚庆服务市场良莠不齐,不法商家为牟取不法商业利益设置消费陷阱,使消费者权益受侵害。对此,消费者如何才能有效提防婚庆服务消费中的甜蜜陷阱,加强自我保护?上海市消保委在此给您支几招。

一是选服务保持理性。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因此许多消费者在婚庆服务上花费大多很慷慨。部分婚庆公司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耍起了先低后高的价格伎俩。他们把司仪、摄影、摄像等组成服务套餐对外销售。先用所谓的低价套餐来揽客,事后再层层加码,积极建议消费者服务升级,让消费者选择所谓的豪华套餐、贵宾套餐等,以此来抬高价格。对此,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婚庆服务前最好做些功课,或通过网络搜一搜相关贴子,或向过来人取点经等。同时,在确定服务内容时要从自身需求出发,多一份理性,不要一味跟着经营者的思路跑。

二是订合同写清内容。从婚庆服务投诉情况来看,婚车晚点、司仪迟到、仪式混乱、摄影摄像质量差等问题是投诉热点。对此,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签订婚庆服务合同时要问清服务细节,还要把口头约定写入书面合同。比如:对于婚车的问题,消费者应当向经营者问清车辆的型号、颜色、数量、服务时间等,并把这些情况写入书面合同。同时,消费者还要与婚庆公司约定违约责任,这样即使发生纠纷,也便于依据合同维权。

三是不轻信夸大宣传。目前,部分婚庆公司为了促销,在对外宣传上存在夸大其词等现象。比如,一些婚庆公司对外宣称,自家的司仪是金牌司仪、首席司仪等。实际上,这些抬头都是婚庆公司自封的。对此,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婚庆公司的夸大宣传。消费者要选择具备营业执照、相关人员持证上岗的婚庆公司,他们的信誉度相对较高。如果消费者欲聘请所谓的金牌司仪,最好要求与该司仪面谈,看看是否名副其实后再作最终决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21: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书面合同相关文章
  • 标注令人眼花缭乱谨防无糖食品的甜蜜陷阱
    时下,在各大城市超市的食品货架上,各种无糖食品琳琅满目,受到消费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青睐。有些销售人员在销售这类产品时宣称,无糖食品不含糖,糖尿病患者可放心食用;有的销售人员还宣称无糖食品具有调节血糖和降低血糖的作用,经常吃还可以减肥。无糖食品真有这么多好处吗?专家指出,现在无糖食品市场处于混乱无序状态,这些所谓的神奇功效更缺乏科学依据,虽然很多食品包装袋上都标着无糖字样,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心吃,消费者应慎选无糖食品。无糖食品标注令人眼花缭乱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各种名目的无糖食品令人眼花缭乱,有无糖月饼、面包、巧克力、糖果、蛋卷、桃酥、蛋糕、沙琪玛、饼干,还有芝麻糊、麦片、玉米糊、牛奶、酸奶、饮料等产品。仔细观察各类产品的标签,生产企业的标注方法不一,有些标有无蔗糖字样;有些产品笼统标注使用了甜味剂、复合甜味剂、蛋白糖等名称,并没有详细注明甜味剂的真实化学名称,令人一头雾水。什
    2023-06-07
    366人看过
  • 大学生狂喝饮料险送命,专家提醒小心“甜蜜陷阱”
    新华网南京2月25日专电(记者朱旭东)江苏省中医院近日成功抢救了一狂喝碳酸饮料导致高渗性高糖昏迷合并酮症酸中毒的年轻人。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余江毅提醒,天气转暖,饮料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特别是年轻人一定要悠着点,别误入“甜蜜陷阱”.据了解,该患者是南京某大学学生,平时几乎不喝白开水而以饮料解渴。发病前一天,因运动量大感到特别渴,当天喝2升左右大瓶装的碳酸饮料7瓶,之后很快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并出现昏迷症状,由同学送至医院抢救。经检查,患者血液里几乎都是糖,被诊断为高渗性高糖昏迷合并酮症酸中毒。专家介绍,该病死亡率超过50%。专家表示,习惯以饮料解渴的人平时血糖就已高出正常值,天气渐暖,人们一定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平时血糖高的人则要加强血糖检测,做到早期及时发现,以防病情加重。()
    2023-06-07
    330人看过
  • 聚焦消费陷阱
    显失公平
    买房是幸福的,买房又是痛苦的。当面对合同,多数买房人一如败军之将,站在谈判桌前只有签字画押的份,毫无商榷讨论权之时,人们不禁困惑:在号称“公平”的市场经济中,购房合同何以能如此霸道?律师许松的两次购房经历,凸现“市场失灵”下的公道不行。“2002年6月,朋友买房,托我帮忙把把合同关。按道理,像房产这样的大宗交易,开发商应该提前几天给买房人看合同。但事实上,买房人在付款签约的时候才看到具体条款。我如约赶到售楼处,售楼先生递过一式7份合同,虽是上海市房地局统一监制的标准预售合同,但一些原本由双方约定的空白条款,全让开发商给填上了。售楼先生翻开合同,往我面前一摊,说:‘签字吧。’上百万元的买卖,怎能看都没看就让签字?我坚持先看条款。“我逐一阅读条款,那才叫显失公平。譬如关乎物业根本的小区平面图,虽然标准合同在提示条款里明定,开发商不得擅自变更,但利用补充条款,开发商将这一条架空,开发商在合同附件
    2023-06-07
    380人看过
  • 茶叶消费陷阱
    消费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茶商求利心切,在销售时布下陷阱,再加上绝大多数消费者不懂其中门道,难免上当受骗。为此,记者列举出买茶中常见的四种消费陷阱,并请专家指点迷津.陷阱1免费茶盛情难却现在,很多茶商在卖茶的时候,都会推出让顾客免费品尝的服务。但顾客王先生对记者说:免费品茶是未买茶叶先欠人情。如果喝了半天最后还是不买,商家立马会拉下脸来,在这样尴尬的心境下,还讲什么货比三家?专家支招:消费者最好不要随意进入商家的茶室品茶,也可以事先向商家提出交品茶费。在马连道茶叶街南口,某茶城负责人马武告诉记者,为了消除免费品茶给消费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们开始打破买茶免费品尝的行规,茶叶论克销售品尝,尽管这种收费只是象征性的。这样,消费者只需几分钱几毛钱买两三克茶叶,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敞开品茶了,甚至品尝售价两三千元的极品茶叶也不过一两块钱。陷阱2化妆茶中看不中喝根据绿茶制作的国家标准,绿茶不得着色,不得添加任
    2023-06-07
    186人看过
  • 网络消费三大陷阱:色情陷阱购物陷阱与感情陷阱
    南方网讯山东省消协发布今年第十号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避免滑入网络消费陷阱。据悉,网络消费陷阱主要有色情话费陷阱、购物陷阱、感情陷阱等。色情话费陷阱。目前出现了一种依托色情网站的恶意拨号软件,用户在浏览该网页时会受到诱惑而下载运行,此时配有“猫”(调制解调器)的电脑会自动拨打国际长途,给用户造成巨额话费;某些网站以色情为诱饵在消费者查看一些资料和图片时要求输入手机号码,消费者盲目输入,将会带来经济损失。据调查,设置色情话费陷阱的公司多来自圭亚那、爱尔兰、乌拉圭、所罗门、鲁阿图等国家和地区。购物陷阱。据投诉,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食品有的已过保质期、vcd盘放不出声音、化妆品是伪劣产品,还有的网页上所标注的商品与消费者购得的实物不符。例如,李小姐在某网站看到一部数码相机,经网上竞拍购得,按指定账号汇去足额的购物款。20天过去了,李小姐未收到照相机,汇出的购物款也石沉大海。感情陷阱。不少人热衷于网上
    2023-06-07
    303人看过
  • 旅游消费中如何避免陷入陷阱
    一、旅游消费中如何避免陷入陷阱1.注意选择旅行社出游前要注意相关信息,做好功课,选择资质全、信誉好、投诉少的旅行社,不要轻信非正规渠道和小广告的宣传。2.注意莫被低价团所诱惑要理智对待旅行社宣传,综合考虑出行距离、行程天数、交通工具、旅游景点、服务质量等综合因素,切莫将价格作为唯一因素考虑,贪图便宜,被低价团所“忽悠”,导致旅游过程中折财,添堵。3.注意谨慎签订合同详细看好旅行社提供的合同、行程等,对食宿标准、交通工具、自费项目、旅游景点等要详细了解、问清楚。出发前,要查看入住酒店、就餐饭店、旅游景点等信息,行程中要对比是否一致。4.注意合理购物对旅行中的土特产品店等要保持清醒头脑,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要被导游的游说迷惑,购买一些不十分需要,质量没有保证的商品,特别是购买玉器、珠宝等贵重商品时更要慎重。5.保留证据依法维权要了解地接社的名称,观察导游是否有资质,被强制消费时,要通过录音
    2023-08-02
    205人看过
  • 搬家服务有陷阱,消费者务必签订搬家协议
    【导读】搬家服务市场相对混乱,有不少搬家游击队,挂靠现象严重,收费标准不统一,不签搬家协议,物品损害丢失不赔偿等问题。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搬家公司看有否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要货比三家不一味追求低价位,务必签订搬家协议保留相关的凭证明确双方的义务和责任。生活中,在乔迁换房、搬运大宗家用物品时,消费者一般都会选择搬家公司进行服务。但在搬家服务过程中,有不少消费者反映,有的搬家公司存在乱要价、要高价、物品损坏丢失不赔偿等问题,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近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搬家服务时要提高维权意识,货比三家选择正规的搬家公司,签订搬家协议并注意保留相关凭证。搬家服务有陷阱搬家游击队挂靠现象严重、收费标准不统一、不签搬家协议市民王先生在城东新购置的住房交房后,他在楼道中发现很多搬家公司的小广告。王先生按照楼道里某著名搬家公司广告单上的电话打过去咨询,对方给出的价
    2023-06-07
    289人看过
  • 旅游服务警示:谨防旅游“贵宾券”消费陷阱
    近段时间,我县市场上出现了以政府补贴、企业赞助、免费旅游为幌子,通过冒充国旅(深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名义发放深港澳珠五天四夜双人贵宾券方式,组织所谓的深圳香港澳门珠海四日游、五日游等不法现象。经我们核实,国旅(深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从未组织过此类旅游活动。香港旅游发展局发表声明表示从未与任何网站或企事业单位合作推广过五天四夜港澳双人游等贵宾券,对券中描述的行程不会担任任何监督管理的角色。这些优惠券、贵宾卡都是旅游消费陷阱,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吸引顾客到香港澳门等地后,把港澳游变成购物游,通过多次强迫购买价格水分超高的商品,赚取高额回佣及支付游客在港澳的旅行支出。经营贵宾券业务的旅行社,多为未注册旅行社或未持牌旅行社,俗称黑车、黑导游、黑旅行社,游客一旦需要维权,困难重重。该旅游贵宾券的发行方根本不具备旅游经营资质,其行为属非法经营旅游业务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和正规旅行社
    2023-06-07
    214人看过
  • 保健消费老年消费陷阱
    市消协近日发布老年消费警示,提醒老年消费者警惕免费看病、义务诊断陷阱。市消协对相关投诉分析后发现,一些不良企业利用老年人对自身健康十分关注、对医疗保健要求十分迫切的心理和医疗知识比较缺乏、防范意识不强的弱点,巧妙设置种种陷阱,骗取老年消费者钱财。其基本模式为:采用租赁场地开展现场健康宣传的方式,冒用专家、名医名义进行义务诊断、免费看病,故意夸大或捏造病情吓唬老年消费者,在骗取老年消费者信任后向其推荐实为保健食品的高价药品或邀请老年消费者参加各项高额费用的养生活动。最终,老年消费者接受治疗或保健后,大多病情并无减轻,甚至没病反而治出病来。此类投诉除少数经消协调解能获得退赔外,多数结果为老年消费者受骗后遂遭遇所谓专家名医携款潜逃,退货无门。为此,市消协发布三点警示,提醒老年消费者:一要相信科学,选择正规渠道体检或就医,不要病急乱投医,不盲目买药,不轻信游医诱导,摒弃花钱买健康的错误观念;二是购
    2023-06-07
    65人看过
  • “零负团费”消费陷阱
    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服务警示,一些没有旅游经营权限的网站打着团购旗号,经营涉嫌零负团费旅游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记者调查发现,本市大型旅游企业几乎都没有参与旅游团购。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团购因其低价、便捷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青睐,但随之各种消费投诉也呈高发趋势。该负责人表示,日前,某团购网站发布一条旅游团购信息,网付仅228元,到旅行社另付380元,就可享有原价2760元的浪漫海南五天四夜三星品质双人游贵宾券,外加10万元旅行社责任险。但旅游质监执法机构调查,承办该团购的旅行社从未印制或授权过发售旅游产品抵用券,该团购网站也没有经营旅游业务的资质。这种所谓团购,实际上就是已被严禁的零负团费产品,消费者很可能会图一时便宜而遭受更多的经济损失。该负责人说。记者调查发现,旅游团购与旅行社或者专业旅游网站报名不同,一般是发帖招集、报名、收钱,没有发票、保险,也不签订旅游合同。一旦发生
    2023-06-07
    217人看过
  • 美容院消费陷阱
    美容院违规祛斑的风波还未平息时,又有一位消费者向我们反映,自己在沙市一家美容院办卡消费,却遭遇了被转卡、被消费、被忽悠等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张女士是沙市北京路一家美容院的老顾客。今年2月底,美容院的美容师反复劝说张女士购买他们正在推广的新产品。当时张女士在美容院使用的是一款叫MATIS的产品,所以她拒绝了。经不住美容院的反复劝,又是赠送服务,又是赠送产品,还主动提出转卡,让张女士很难开口拒绝,有些被动地的接受了转卡。张女士又在美容院预存了2800多元,共计花了5600元正式成为了新产品——恩地的用户。但她没想到的是,这款产品让她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对于张女士的反馈,美容院解释这是更换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建议她多用营养液和脂质。张女士接受了美容院的说法,但两个月后的回访让她有些不舒服了。使用了两个月后的产品,却说配错了,还让她继续购买,张女士觉得自己被忽悠了。对
    2023-06-07
    481人看过
  • 消费陷阱大揭秘
    购物买200元送100元,你想不想买?花600元到泰国玩8天,你想不想去?免费美容你想不想做?某一天,你突然被告知中大奖了,你想不想要?眼下,诸如此类的好事似乎越来越多,但实际上,这些好事的背后往往是一个又一个的陷阱。消委会将近年来受理的有关投诉中涉及好事陷阱分析后发现,这些陷阱主要反映在以下六个方面:陷阱一:放长线,掉大鱼。相关实例:前不久,成都市消费者王女士反映,她在成都市中心一家大型商场购物时得到了200元礼金券。当她再次前去消费时才发现,礼金券的使用有很多的限制,其中一条就是每消费50元才能抵扣5元的礼金券。近年来,不少商场推出买100送100或者类似的促销活动。采取赠送或返还礼金券、代币券等手段钓住消费者,其动机就是想将冲动的消费者引入循环消费的圈套。陷阱二:赔本赚吆喝。相关实例:一些商家为吸引消费者,增加销售额而实行特价销售,让利消费者,但有相当一部分商家却滥用特价招牌,欺骗顾
    2023-06-07
    381人看过
  • 选购甜蜜婚房全攻略
    春天是结婚的热季,也是新人们选择结婚住房的旺季,但甜蜜爱人们快乐的婚房选择并非一帆风顺。让我们带给新人们婚房选择之旅一些有益的参考。婚房男女对对碰受访新人:周广耀地产公司部门主管胡小烨私企财务人员30岁的周广耀最近很忙,全部的空余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看房的过程中,对于马上面临结婚这一人生大事的周广耀来说,房子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遮风避雨的功能,有一个容纳老婆和自己的情感空间,才称得上真正的“成家立业”。女方观点女方造一个温馨的小窝做财务出身的胡小烨说出了她的购房标准:“房子就是我们二人的安乐窝,所以选房时我俩都很慎重。我喜欢精彩纷呈的都市生活,所以比较偏好临近市中心区域的项目,住在这些区域以后无论是生活、娱乐、购物、交通等都会比较方便些。户型方面二室一厅、面积在70平方米左右就足够了,这样不论是朋友聚会,还是将来有了孩子,都有足够的空间可用。购房压力不能太重对于买房的核心问题——房价,胡小烨同样
    2023-04-22
    400人看过
  • 充卡消费中常见的陷阱是什么
    一是服务优惠不兑现。商家通常以免费体验和高额折扣优惠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会员卡后,才发现实际接受的服务与宣传不符。而商家通常以“会员卡”卡片上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或者以带有限制消费者权利和对商家免责的不公平格式条款的合同来减轻、逃避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后应承担的责任。二是消费卡使用条款欠公平、合理。一些消费卡的使用条款当中带有限制消费者权利,故意减轻或逃避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责任等痕迹。当一些消费者要求退卡时,商家却声明“一经售出,概不退款”。甚至,很多商家在预消费卡等注明遗失不补。这是霸王条款中最为严重、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三是企业解散、倒闭、转让后无法享受优惠。以经营者更换为由拒绝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或者经营者停业、弃业,致使会员卡变为一张废纸,消费者的损失难以追回。消费者对商家的经济状况并不了解,在经营者破产、倒闭等情况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维护,
    2023-04-17
    25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书面合同是以文字表述形式按一定格式记载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的合同。书面合同一般适用于计划的、规范性的、标的数量比较大、内容比较复杂的、法人之间订立的难于即时结清的合同。书面形式的合同有: 1、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 更多>

    #书面合同
    相关咨询
    • 甜言蜜语式需谨慎的签订婚内协议的陷阱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6
      甲乙双方夫妻感情开始出现裂痕,但还没有到反目成仇的地步,此时乙方便开始对甲方进行攻关,不但不再流露对甲方的不满,相反还对甲方关怀倍至,但离婚还是要不离口的。不但与甲方回忆过去的甜美,更为甲方设计离婚后的美景。比如,好合好散啦,将来我们还是朋友啦,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你有困难,我都会像现在这样帮助你啦等等,总之所有能够打动甲方心灵的话都说到了,甲方终于信以为真,最终签订了离婚协议。虽然在这份协议中,
    • 在中的陷阱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8
      从您的表述来看,按照当时拆迁政策是您才能享有的买房资格,且您能证明当时买房所用的款项是拆迁安置款,那么这房是您个人的财产,女方无权分割。另注,正因为这房是您个人的财产,所以无需在离婚协议书中注明,无共同财产表述正确。
    • 租房陷阱中介常用有哪些陷阱
      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18
      1、陷阱一:隐瞒代理期限到期房屋擅出租。 2、陷阱二:热情回馈诱交租人去楼空无处寻。 3、陷阱三:低价免收中介费中介资质要看清。
    • XX提醒汽车消费五大陷阱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25
      核心内容: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昆明消协还总结了汽车消费投诉中的五大陷阱。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汽车本身质量不过关、维修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导致汽车投诉上升27.5%。该市消协工作人员分析,去核心内容:去年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汽车投诉居前四位昆明消协还总结了汽车消费投诉中的五大陷阱。去年云南昆明消费投诉共2783件,其中,
    • 房屋中介陷阱有哪些 如何避免房屋中介的陷阱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9-03
      1、相互抄袭或编造子虚乌有的房源信息。2、专找外地学生和打工者进行欺诈。3、打着“中介免谈”幌子,干着“黑中介”勾当。4、先雇“房托”租房,再冒充房东转租。租房者应要求中介机构提供真实、可靠的房源信息,认真查看出租人的身份、房屋使用或权属、房屋租赁许可等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