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怎么执行,有哪些注意事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8 13:50:32 165 人看过

一、死刑怎么执行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还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二、执行死刑注意哪些事项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内执行。执行死刑的这一法定期限必须得到严格遵守,不得借故延期执行。

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的。

在停止执行的情况下,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用书面形式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院长签发停止执行死刑的命令。经过审查核实,如果认为原判决是正确的,必须报请核准的人民法院再签发执行死刑命令,才能执行。如果查明罪犯确实是正在怀孕的妇女,应当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人民法院应当在交付执行死刑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担负现场监督职责的检察人员如果发现有违法情况,应当立即纠正。临场执行死刑时,由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负责指挥执行。对于执行死刑的主体,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公安机关的武装警察执行。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处决罪犯的布告要选择在适当范围内,适当地点张贴,以使人民群众了解情况。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笔录应当记明执行的具体情况,包括执行死刑的时间、地点、方法、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临场监督的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负责执行人员的姓名、执行死刑的具体情况等等。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将执行死刑的情况以及所附执行死刑前后的照片,及时逐级报告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做好罪犯遗物、遗款清点移交工作。罪犯执行死刑后的尸体或火化后的骨灰,通知其家属认领。罪犯家属不予认领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关于执行死刑的方法,《刑事诉讼法》第条第款规定:“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枪决”是用枪弹射击罪犯致其死亡的执行死刑的方法,是我国长期使用的一种行刑方法;“注射”是指通过注射致命性药物使罪犯死亡的执行方法,是996年月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新设立的一种行刑方法。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具有执行方便、痛苦小、死亡迅速等特点,是更为人道、先进、文明的执行死刑方法。至于立法中“注射等方法”中的“等方法”是指比枪决、注射更为人道、科学、文明的方法。采用枪决、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行死刑的,应当事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执行的地点选择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所谓“刑场”是指传统意义上由执行机关设置的执行死刑的场所。刑场不得设在繁华地区、交通要道和旅游区附近。所谓“指定的羁押场所”是指人民法院指定的监狱或者看守所。执行死刑应严格控制刑场,除依法执行死刑的司法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任何人不准进入刑场。

负责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应当对罪犯验明正身。要认真细致地核对罪犯的有关情况,查明其确系该判决认定的应当执行死刑的罪犯,以确保执行无误。审判人员还应当询问罪犯有无遗言、信札,并制作笔录。对于罪犯的遗言、信札,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分别不同情况予以不同处理。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依法定程序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2: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关于死刑的执行有哪些问题要注意?
    1、死刑命令签发后,还有没有停止执行的可能性?死刑是一种剥夺罪犯生命的最严厉的刑罚方法,执行死刑命令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然后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应当在7日内交付执行。但是,原审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之前如果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死刑,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3)罪犯正在怀孕的。在停止执行的情况下,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用书面形式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院长签发停止执行死刑的命令。经过审查核实,如果认为原判决是正确的,必须报请核准的人民法院再签发执行死刑命令,才能执行。如果查明罪犯确实是正在怀孕的妇女,应当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人民法院应当在交付执行死刑3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
    2023-06-11
    375人看过
  • 劳动仲裁后如何执行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劳动仲裁后如何执行注意事项有哪些劳动仲裁后执行的注意事项有:1.执行期限:裁决书规定的执行期限一到,被执行人应当及时履行,若逾期未履行,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2.执行方式:执行方式根据裁决书的具体内容而定,可以是财产执行、强制执行等,被执行人应当配合执行。3.执行异议:被执行人认为裁决书有错误或者不当,可以在执行前提出异议,但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仲裁委员会劳动仲裁流程仲裁委员会劳动仲裁流程如下: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
    2023-08-19
    316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如何执行有哪些注意事项
    若关于子女抚养问题需诉诸强制执行,则不得直接采取针对子女本人的人身强制措施,亦即不能将儿童强行夺走并移交申请人手中。然而,可以采用对被执行人施以罚款、拘役等方面的严厉惩戒手段,以此促使其严格遵守判决书所载明的相关条款事项。《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4-08-01
    55人看过
  • 指定遗嘱执行人要注意哪些事项
    遗嘱执行人如果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则该继承人不得拒绝担任遗嘱执行人。若指定的遗嘱执行人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选,则只有该人同意承担遗嘱执行的义务时,才为遗嘱执行人。遗嘱人在遗嘱中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时,遗嘱应由继承人执行。继承人为多人时,则共同为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也可以共同推举一人或几人作为代表执行遗嘱。遗嘱执行人必须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没有指定遗嘱执行人,又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资格作遗嘱执行人,则应由遗嘱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继承地点的基层组织作为遗嘱执行人,执行遗产处分的相关事务。指定遗嘱执行人的方法有哪些指定遗嘱执行人的方法如下:1、遗嘱人在遗嘱中指定的遗嘱执行人;2、遗嘱中未指定遗嘱执行人,或者遗嘱中指定的人患重病,丧失行为能力,拒绝接受指定,遗嘱不能执行的,全体法定继承人应当作为遗嘱执行人;3、遗嘱人未指定遗嘱执行人或者法定
    2023-08-11
    202人看过
  • 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律规定事项有哪些
    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减刑过程中,有如下法律要求。1、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核准死刑缓期执行宣告之日起计算。2、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应当依法及时报送和裁定。3、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无期徒刑的刑期,从生效的法律文书宣告或送达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不变。4、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附加刑改为剥夺政治权利五年以上十年以下。5、对死刑缓期执行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五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二年)。中国从建国到现在有判处死缓在2年以后执行死刑的案例。一、死缓的相关知识:全称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执行死刑的一种制度。法律规定: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这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法律制度。(一)死缓要件适用死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2023-03-06
    170人看过
  • 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创新与突破(一)根据改革需要,充实了相关科目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为配合国库进行集中支付,新增了两个“补助收入”科目,包括:“财务应返还额度”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二)加强核算财务投入资金新的会计制度中,要求重点加强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事业单位应该详细的核算财政补助支出,并针对相应的补助支出和收入情况进行设计,比如详细的处理过程或者完善的流程图,对有关部门的资金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旧的会计制度中,领取的经费和财务部门根据预算拨入事业单位资金才算是财务补助收入,然而新制度强调事业单位得到的补助款必须从同级财政部门获得。较之旧制度,新制度的核算口径大大缩小。(三)非财政收入的分配、结转及结余有了更深层次的规范在旧的会计制度中,并没有对非财政补助和财政补助进行区分,新制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新制度设置了“经营结余”、“事业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科
    2023-04-27
    470人看过
  • 执行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应注意哪些事项?
    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但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采用查询、冻结、划拨存款等方式来执行对被执行人的存款。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有权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但查询、冻结、划拨存款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被执行人的存款应如何执行?在执行被执行人的存款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首先,人民法院应通过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确定其存款数额;其次,应向银行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其配合执行;最后,人民法院应将执行款项划入申请执行人的账户。如果被执行人的存款不足以清偿债务,人民法
    2023-10-30
    54人看过
  • 执行死刑后法院要办理哪些事项
    执行死刑后,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办理以下事项:(一)对于死刑罪犯的遗书、遗言笔录,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涉及财产继承、债务清偿、家事嘱托等内容的,将遗书、遗言笔录交给家属,同时复制存卷备查;涉及案件线索等问题的,应当抄送有关机关;(二)通知罪犯家属在限期内领取罪犯尸体;有火化条件的,通知领取骨灰。过期不领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关单位处理。对于死刑罪犯的尸体或者骨灰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卷;(三)对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时限,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死刑执行的变更《刑事诉讼法》第262条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错误的;(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三)罪犯正在怀孕
    2023-02-25
    191人看过
  •  缓刑执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缓刑撤销程序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要避免再次犯有新罪;其次,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要避免被发现有漏罪;最后,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管理规定,以及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总之,在缓刑撤销程序中,要确保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以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公平。在进行缓刑撤销程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是否再次犯有新罪;2.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是否被发现有漏罪;3.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是否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相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了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 缓刑撤销注意事项:时间限制与新罪漏罪缓刑撤销是指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因违反缓刑考验的规定而被撤销缓刑,并恢复原判刑罚的刑罚执行方式。根据我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一定条
    2023-08-27
    373人看过
  • 申请强制执行有哪些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一、对于申请强制执行有哪些事项需要特别注意1.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强制执行必须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生效的法律文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等。2.注意调解书、判决书、裁定书等裁判文书的送达时间:在申请强制执行前,必须确定该文书已经生效,并且被送达给了被执行人。如果该文书尚未生效或者被送达,则不能申请强制执行。3.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如果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申请时,申请人需要注意债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的支付情况,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4.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如果申请人的权利受到损害已经超过二十年,则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此时,申请人需要寻求其他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5.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如果申请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
    2023-09-29
    322人看过
  • 买房子注意哪些事项 购房有什么注意事项
    有不少人反应自己在买房的时候,因为缺乏经验,不知不觉中就掉入了对方设置好的陷阱之后,最后造成利益的损害。但其实一开始不具有购房经验是正常的,但此时需要先了解清楚其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比如应该要注意的事项,这其实对购房维护权益也是有帮助的。那究竟买房子注意哪些事项呢?详细内容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一、买房的注意事项——尽量回避问题开发商的期房目前大部分开发商资金链状况还是比较安全的。但近段时间以来,关于各个楼盘延期交房或者交房质量问题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对于某些盲目扩张以及实力弱小的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在加大,楼盘烂尾的危险也在加大。所以买期房的时候一定要选品牌开发商,这样安全性要高一些。二、买房的注意事项——继续观望降了息,也免了税,房价也合理许多,现在买房确实是成本低了不少。但在宏观经济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这些政策还将会继续加大力度。应该说利率还有一定的下浮空间,而税费的减免甚至
    2023-03-08
    158人看过
  • 刑事责任年龄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刑事责任年龄有哪些注意事项(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负相对的刑事责任时,所触犯的8种犯罪不是指罪名,而是指行为。比如说,15周岁的行为人实施了拐卖妇女、儿童罪并故意造成受害者重伤或死亡的后果,虽然8种犯罪中并没有拐卖妇女、儿童罪,但此时因为该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也因此需要承担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绑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对涉及“毒品”的犯罪,仅对“贩卖”毒品行为负刑事责任,对其他涉毒罪行不负刑事责任;(三)如果是不满16周岁不处罚的,法院应当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四)对未成年人罪犯适用刑罚时,一般应当充分考虑是否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教育和矫正,比如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次犯罪、犯罪后的悔罪表现等等。二、刑事责任年龄知识大全
    2022-04-02
    135人看过
  • 哪个了解买房收楼注意事项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项
    开发商在合同约定的交房期限内,将符合约定交付条件的住宅交付于买受人,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房子的质量是越来越不好,我们经常都会听到一些业主维权的事,那么收房验房注意事项有哪些,我这边就来简单介绍一下,你可以参考看看的。1.交房时要带上工具包当谈到交房时注意事项有哪些首先要准备好工具吧,盖房有盖房的工具,当然验房也要有验房的工具,要带上小锤、软管、电笔。这些是必备的工具。带好工具,另外还要考虑这些工具的用处。小锤是用来敲墙面的,是否有空鼓。软管是用来检查地漏及排水坡度用的。电笔就不用说了,自然是检查开关电路插座的。2.交房时要仔细核对图纸交房时注意事项有一个特别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对于房子面积的检查。一平米动辄上万元,看在钱的面子上,你也要认真检查对比。另外,注意一些特殊地方的尺寸。例如厨房和卫生间,厨房要放置冰箱,卫生间要放置洗衣机,这些要考虑尺寸,避免所留的空档的地方不足。除了这些还要考虑图纸
    2023-02-07
    368人看过
  • 刑事讯问程序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如何讯问犯罪嫌疑人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为了提高讯问效率,保证讯问质量,防止违法乱纪,确保讯问安全,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对于已经被拘留或者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留或者逮捕后的24小时以内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或者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首先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犯罪行为。如果犯罪嫌疑人承认有犯罪行为,即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否认有犯罪事实,则让其陈述无罪的辩解,然后根据其陈述,向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但是对与本案
    2023-06-06
    43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执行死刑在什么地方执行, 执行死刑的程序规定有哪些, 注意哪些事项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10
      执行死刑应当在关押场所(监狱)或者专门的刑场执行。《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执行死刑
    • 执行死刑期间的注意事项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6-03
      执行死刑注意事项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原审人民法院接到死刑执行命令后,应当在7日内执行。执行死刑的这一法定期限必须得到严格遵守,不得借故延期执行。 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执行死刑命令后,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立即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
    • 进行监外执行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22
      依据我国 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主要是实施社区矫正,社区矫正人员除了遵守相关刑法规定,还应当遵守如下规定: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 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
    • 停止执行死刑的事项有哪些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09
      停止执行死刑的情形有: 1、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怀孕。
    • 古代执行死刑前罪犯家属可以见面吗,古代执行死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7
      1、只要是罪犯本人或罪犯家属提出会见申请,人民法院均会依法批准,安排会见。古代执行死刑前,官府也会允许罪犯家属送上临刑前“断头饭”或“断头酒”,死刑是对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的惩罚,其目的是给受害人或受害人家属交代,震慑有潜在犯罪风险的存在,维护社会安定,但是,律法是人制定的,人心又是肉长的,所以,律法不会那么不近人情,面对死刑犯或死刑犯亲属的最后要求,如果不予以满足,则无法体现法律及社会的进步,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