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法人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1 18:50:58 115 人看过

1、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企业法人解散或者被撤销的,应当由其主管机关组织清算小组进行清算。企业法人被宣告破产的,应当由人民法院组织有关机关和有关人员成立清算组织进行清算。

3、清算组织是以清算企业法人债权、债务为目的而依法成立的组织。它负责对终止的企业法人的财产进行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清偿。对于涉及终止的企业法人债权、债务的民事诉讼,清算组织可以用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以逃避债务责任为目的而成立的清算组织,其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民法典关于非法人组织的代表人的规定内容是什么

1、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等。

2、非法人组织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登记。

设立非法人组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3、非法人组织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其出资人或者设立人承担无限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非法人组织可以确定一人或者数人代表该组织从事民事活动。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非法人组织解散:

(1)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2)出资人或者设立人决定解散;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6、非法人组织解散的,应当依法进行清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五十八条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九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第六十条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1: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人相关文章
  •  外孙女是否属于法定继承人?民法典如何规定?
    该段文字介绍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其中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子女,但不包括外孙女。法定继承人的范围还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但不包括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外孙女不属于法定继承人。法定继承人包括以下这些人,但不包括外孙女:(一)配偶、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法 律 知 识 】 外 孙 女 继 承 权 的 规 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七条规定,外孙子女享有与子女同等的继承权。这意味着,外孙子女可以依法继承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的财产。这一规定有利于保障外孙子女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家庭和睦与和谐。然而,在行使外孙子女继承权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2023-09-07
    149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人体临床试验的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人体临床试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08条规定,为研制新药、医疗器械或者发展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应当依法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向受试者或者受试者的监护人告知试验目的、用途和可能产生的风险等详细情况,并经其书面同意。进行临床试验的,不得向受试者收取试验费用。二、临床试验要满足哪些条件1、临床试验的目的是为研制新药、医疗器械或者发展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2、依法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3、向受试者或者受试者的监护人告知试验目的、用途和可能产生的风险等详细情况,并经其书面同意;4、不得向受试者收取试验费用。5、有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异地备份等灾备措施。6、急危重症诊疗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与处置能力7、有急危重症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8、有防范和处理临床试验中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和措施。9、建立急危重症绿
    2023-04-12
    254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寄存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寄存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规定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根据保管物的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施的,寄存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保管人。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损失的,保管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保管人因此受损失的,除保管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且未采取补救措施外,寄存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按合同约定支付保管费。有偿的保管合同,寄存人(委托人)按规定向保管人支付一定的费用,是保管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保管人收取了保管费,才能依约履行保管义务,因此,按合同约定支付保管费,是寄存人(委托人)的基本义务。2、向保管人交付保管物。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为寄存人(委托人)保管物品,委托人向保管人交付保管的物品,是保管合同成立的必备条件,不交付保管物品,保管合同不成立。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3、向保管人说明保管物的瑕疵。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品的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管
    2023-04-12
    109人看过
  • 民法典中关于继承公证的费用如何规定
    一、关于继承公证的费用如何规定证明财产继承、赠与、接受遗赠的收费标准,由之前实行的按受益额的2%收取下调为:受益额20万元以下的部分,按不超过1.2%收取;超过20万元不满5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1%收取;超过50万元不满50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0.8%收取;超过500万元不满100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0.5%收取;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不超过0.1%收取。证明单方赠与或受赠的,减半收取。二、遗嘱公证的办理的条件1、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精神正常,有正常的思维意识能力或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2、遗嘱
    2023-05-18
    299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集资房规定?
    集资房不属于小产权房,具体而言集资房是由政府、单位、职工三方共同承担成本,并直接由政府进行分配的房屋。集资房是改变住房建设由国家和单位统包的制度,实行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建造的房屋。职工个人可按房价全额或部分出资、信贷、建材供应、税费等方面给予部分减免。集资所建住房的权属,按出资比例确定。个人按房价全额出资的,拥有全部产权,个人部分出资的,拥有部分产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距离城区较远的独立工矿企业和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业,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住房建设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利用单位自用土地进行集资合作建房。参加单位集资合作建房的对象,必须限定在本单位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2024-05-09
    73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范围的规定是如何的
    一、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范围的规定是如何的夫妻共同债务范围的规定如下: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和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二、个人债务与夫妻债务的界限是怎么规定的如果是在以下范围之内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2024-01-25
    219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认定
    一、民法典规定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如何认定民法典规定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1.工资、奖金以及劳动报酬;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二、夫妻共同财产认定的标准是怎么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具有平等的处理权。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者
    2024-01-21
    102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直系亲属的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直系亲属的规定民法典关于直系亲属的规定是,直系亲属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父母、夫妻、子女。直系血亲是指彼此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己身所从出和从己身所出的两部分血亲。己身所从出的血亲,即是生育己身的各代血亲,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从己身所出的血亲,即是己身生育的后代,如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值得注意的是,直系血亲除自然直系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等都是直系血亲。二、直系亲属之间可以买卖房屋吗可以进行买卖的。只有买卖双方的户口不在一起(当然银行卡等也不能有任何关联),且银行查不到你们的直系亲属关系,你们才能贷款来交易这套房子。直系亲属之间,选择贷款进行房产交易,银行会认为有骗贷的嫌疑。所以直系亲属之间不能贷款买房,银行是不会批贷的。三、亲属之间可以结婚吗亲属能不能结婚要
    2023-04-30
    498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按法定继承办理的规定
    一、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怎样的法定继承人是在没有遗嘱继承人或者是没有遗赠抚养协议的受遗赠的人情况下,法定继承人才来继承遗产的。或者说是在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继承之后,剩余的遗产由法定继承人来继承。那么在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继承顺序,也就是说有第一顺位继承人,即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以及被继承人的子女,第二顺位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第一顺位中所说的子女,不仅包括婚生子女,还包括非婚生子女。另外还包括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第二顺位中所说的兄弟姐妹,不仅包括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还包括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另外,我们说,处在同一顺位的上法定继承人,一般情况下继承遗产的份额是均等的,但是如果在被继承人生前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的时候是可以多分的,那么同样的,在被继承人生前没有抚养被继承人的,或者是拒绝抚养被继承人的
    2023-04-12
    170人看过
  • 民法典第657条是关于什么的规定?
    一、民法典第657条是关于什么的规定?1、赠与合同定义是《民法典》第657条的规定,具体规定如下: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定义】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2、受赠人的主要权利义务受赠人有无偿取得赠与物的权利,但赠与合同约定负担义务的,受赠人须按约定履行义务。对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以及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物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在赠与属于附义务赠与时,受赠人应在赠与物的价值限度内履行所附义务,受赠人不履行其义务时,赠与人有权请求受赠人履行其义务或撤销其赠与。二、签订赠与合同应注意事项1、赠与合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赠与合同主要包括:合同当事人双方、赠与的财产名称、财产目前状况、赠与合同履行的时限以及方式、赠与是否附条件以及什么条件、赠与合同的违约责任以及争议解决方式。2、从赠与人的角度考虑,若赠与行为
    2023-04-13
    244人看过
  • 民法典中如何规定关于借款协议的合法有效期
    一、民法典中如何规定关于借款协议的合法有效期有效期限是无限长的,只要对方没有死亡、公司没有破产终结。但需要注意的借款协议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借款协议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协议。协议仍然有效,但借款催收要及时。借款到期,如借款人逾期不还,从借款到期之日的次日起两年内,出借人可向法院提出诉讼。为防止超过诉讼时效,出借人可在时效届满前,让借款人写出还款计划或催要证明等,这样诉讼时效就可从新的协议订立之日重新计算。二、借款协议中的条款哪些是无效的借款协议中的下列条款是无效的:1.有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的条款是无效的;2.有关利息的条款,如果超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无效;3.以非法目的,违法犯罪的条款无效。三、借款合同担保时效有多长时间借款合同担保时效,由担保方式来定,具体如下:1.一般责任保证中,保证期限为约
    2023-10-29
    113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民法典的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改名字的规定,:1、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2、申请修改姓名被拒绝,或者限制姓名所引用的文字,从法理上来说,都是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公民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合法的姓名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离婚的新规定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离婚的新规定如下:1、新增了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若一方对离婚反悔的,可以在30日内撤回离婚申请;2、明确判决不准离婚后,分居又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3、增加了夫妻一方挥霍财产,离婚时法院可以给其少分或者不分给挥霍一方共同财产。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
    2023-07-07
    309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二、什么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作为人力所不可抗拒的强制力,具有客观上的偶然性和不可避免性,主观上的不可预见性以及社会危害性。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者推迟履行合同。三、不可抗力的认定1、不可预见性。法律要求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2、不可
    2023-06-19
    261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
    一、民法典关于紧急避险的规定民法典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紧急避险指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避险意图。指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的目的在于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因此,行为人实行紧急避险,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为了保护非法利益,不允许实行紧急避险。2、避险对象。紧急避险是采取损害一种合法权益的方法保全另一种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客
    2023-04-12
    246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人
    词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法人
    相关咨询
    • 2022年关于定金,民法典如何规定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01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条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 民法典规定民法关于合伙的规定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8-30
      在我国,合伙分为个人合伙、法人合伙和合伙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30至35条的规定,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由合伙人按照厨子比例或协议约定,以各自的财产对合伙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法人合伙是指企业之间、企业与事业单位之间联营,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的联合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52条,法人合伙必须是由法人组成的联合体,该联合体不
    • 如何理解民法典第61条关于法定代表人的规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23
      《民法典》第六十一条【法定代表人】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 民法典民法典关于彩礼的规定,有哪些相关规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4
      民法典关于彩礼的规定是:允许按照一般习俗给付的彩礼,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要求返还彩礼,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适用前述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民法典关于可撤销婚姻的规定是怎么规定的,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3-11-25
      因胁迫结婚或者是隐瞒重大疾病结婚的婚姻可撤销。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