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酒后驾车涉嫌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行为人在酒后驾车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则相应的刑事处罚为: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是否应该逮捕肇事逃逸者?
201人看过
-
肇事逃逸者被追捕并要求赔偿交通事故
190人看过
-
肇事逃逸者会被扣分吗?
485人看过
-
肇事逃逸者被行政拘留
84人看过
-
肇事逃逸怎么找肇事者?
285人看过
-
肇事逃逸者被扣证的时间
408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肇事逃逸者怎么找到肇事逃逸者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3肯定能,其中涉及的内容有: 目击证人。在肇事逃逸的过程中,如果被害人有知觉或者一旁有目击证人,通过走访和调查,找到现场目击证人,了解肇事者的基本信息,很多情况下可以找到肇事者。 车辆牌号。对方肇事记下车辆牌号,已经成为大家自我保护的手段。不论是通过自己亲眼所见,还是来自其他方面的信息,知道车辆号牌基本上就可以找到肇事者。 视频监控。现代科技迅猛发展,公共和私人视频监控覆盖很广,通过查找、浏览现场附
-
车被刮蹭肇事者逃逸香港在线咨询 2023-04-12一、刮车肇事逃逸会怎样 1、发生车辆刮蹭的交通事故后,肇事者有逃逸行为的,要承担以下的责任: (1)首先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由肇事者进行赔偿。 (2)行政处罚责任,给予200-2000元的罚款,再依据逃逸情节,决定是否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
-
交通肇事逃逸,肇事者逃逸被追回怎么处理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13发生事故后,要经交警部门调查,再确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行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做如下处理: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21元罚款,可以并处15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
-
肇事逃逸被逮捕要处罚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051、驾驶人造成交通事故并且逃逸的处罚:一般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处最低刑三年以上或拘役,最高刑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立案可以扣车,对需要调查取证或者车辆存在违法状态不能上路的车辆,交管部门可以予以扣留。 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二条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
-
各位律师:肇事者在肇事后逃逸被目击者追回算不算肇事逃逸?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41、显然属于逃逸,这个没有疑问。逃逸法律规定是指发生事故驾车逃离现场或弃车逃离现场的行为。你说的情况严格些说属于逃逸未遂。但是行为人主观上有逃逸的动机这点没有问题。建议委托律师协助你办理案件。 2、就此案件我可为你出具专业《法律咨询意见书》,可以为你详细指导你该用哪些程序处理及怎么具体操作。需要帮助可来电详谈 3、可就你咨询的问题提供详细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同时可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