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他人是否违反个人信息自由流通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0-11 08:07:49 405 人看过

一、人肉搜索他人是否违反个人信息自由流通规定

个人信息自由流通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获取、使用或者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因此,如果有人未经他人允许获取、使用或者泄露他人的个人信息,就违反了个人信息自由流通规定。

人肉搜索行为可能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如果人肉搜索行为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者损失,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泄露个人信息向哪里举报是有效的

个人信息泄露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由确凿的证据,去报警公安机关会立案的。个人信息泄露可以报警,但是如果个人信息只是被泄露,但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一般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只有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由确凿的证据,去报警公安机关才会立案。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

具体立案标准为:

1.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4.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5.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6.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7.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n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n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n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22: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人肉搜索他人构成侵权吗
    针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出现的一系列法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了个人信息的范围,家庭住址等信息不得“人肉”曝光。那么,网上盛行的人肉搜索是否构成侵权呢?人肉搜索的发动和参与者多为经常上网,具有较好网络应用技术的网民,他们看见令人愤怒,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人肉搜索?由于人肉搜索行为均有网络上的陌生人进行常常肆无忌惮的公开他人信息,那么人肉搜索是否属于侵权行为呢?下文将为您解答。一、什么是人肉搜索人肉搜索,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在逐个甄别基于人工方式搜索的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匿名知情人公开资料等方式搜集信息,以查找人物或者事件真相的群体性搜索行为。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搜索手段其本身与侵权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由于人肉搜索的盲目性和非理性、搜索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搜索内容的广泛披露,极易在搜索的过程中对他人的权利造成侵害,构成人肉搜索侵权行为。
    2023-04-27
    377人看过
  • “人肉搜索”是否涉及违法行为
    人肉搜索可能构成违法目前盛行的网络“人肉搜索”,也会造成侵权。法律中指出:“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而民事权益则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和隐私权等权利。“人肉搜索”中,难免会涉及到当事人照片、阅历等内容,其间不乏个人隐私,网络公开之后又常为当事人带来负面影响。“‘人肉搜索’等现象已经让我们感到,网络领域对于民事合法权益的保护已经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对网络侵权进行规制,可以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法的进步。”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定义】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请求权】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
    2023-06-13
    117人看过
  • 人肉搜索侵犯他人什么权利
    隐私权人肉搜索更多情况下,侵犯的是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隐私权的内容包括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维护权和隐私支配权。隐私权人有权隐瞒自己的隐私,其他任何人未经隐私权人同意都不得以披露、利用等方式和手段对他人隐私权进行干预,否则就构成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但现实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通常以侵犯名誉权来定责,因为一般情况来说,任何披露他人不良隐私信息的行为都必然导致名誉受损。名誉权网络有着高度的自由发言权,因而也造成了信息良莠难分,真假难分。不少网友在人肉搜索时都自认为是在“做好事”、“替天行道”,但是很多时候信息本身就是诽谤伪造的,人肉搜索使得事情放大,对受害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名誉,是指社会上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
    2023-04-29
    184人看过
  • 谈人肉搜索与网络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网络世界对人们现实生活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的深化和扩展。在网络高效、便捷地给我们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易于把我们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在某种程度上侵蚀着我们个人隐私的空间,大大降低了个人生存的安全感。人肉搜索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人肉搜索一词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名词,其含义是指搜索人通过将被搜索人的体貌特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血型、学习和工作单位、收入状况、成长经历、照片等个人信息甚至其亲朋好友的相关信息放在网上,展示给广大网友,以此得到网友回应,从而达到自己获得相应信息或者传达某种信息之目的的一种网络互动行为。人肉搜索最初起源于2001年的微软陈自瑶事件,此后愈演愈烈,2006年有女子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等,2007年的史上最毒后妈,张殊凡很黄很暴力事件,再次掀起了人肉搜索的高潮,到2008年人肉搜索事件趋于泛滥。网
    2023-06-11
    62人看过
  • 人肉搜索是否违法以及责任由谁承担呢
    人肉搜索是违法的。责任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如果违反刑法,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一般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肉搜索是否违法以及责任由谁承担呢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
    2022-07-09
    263人看过
  • 人肉搜索的网民是否违法犯罪
    优衣库事件据知情人透露,不雅视频在网上大量流传后,视频中的两名当事人随即向北京警方报案。随着视频流传范围越来越大,疑似两名当事人的社交媒体账号、当事人的真实姓名身份等信息大量被网民“人肉”出来,甚至传出女性当事人跳楼自杀等假消息。拍摄视频的两名当事人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北京警方表示,对于视频中两名当事人,警方正在进一步处理。不是所有转发的行为都要按照刑事犯罪来处理。是否只是因为好奇心,还是确实怀有主观恶意要把它传播到别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给当事人造成恶劣影响,在刑事处罚上应该持谨慎的态度。对于普通的传播者,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时,对于拍摄视频的两名当事人,法律专家认为,从目前警方公布的情况看,两人的行为不足以构成刑事犯罪,不够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他们的行为是发生在试衣间这种公共场所,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处罚。此外,针对网民的“人肉搜索”行为,法律专家指出,这起
    2023-06-03
    256人看过
  • 立法规范人肉搜索是否有必要
    所谓滥用人肉搜索负面影响巨大主要是指侵犯个人隐私权和引发网络暴力等。人肉搜索确实有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可能,有时候也很暴力,但绝不能以此为理由限制网民人肉搜索的权利。个人隐私权在法理上属于私权,而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等行为则涉及到保障国家机关顺利运行的公权,显然不能因私损公。虽然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直接保护个人隐私权,但可以通过有关法律保护名誉权从而对其加以间接保护。个人隐私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保护个人信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应是为了利用而保护,目的是为个人信息的开发利用成为多方受益的良性模式,为信息社会奠定法治化的基础。因此,不能以保护个人信息为由限制个人信息的利用。而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既然是社会暴力的延伸,对待网络暴力就像对待社会暴力一样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专门修法加以规范。以负面影响巨大这种貌似正当而又空洞的理由对人肉搜
    2023-04-24
    139人看过
  • 民法典对人肉搜索的规定
    关于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有关问题,相关法律作了具体规定。人肉搜索就是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通过人工或数据的方式收集关于特定人或物的信息,寻找人物或事件的真相。这是一种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但又常常能通过“行踪轨迹”窥探到对方的隐私,因此,这应该是公民的重要个人信息。《民法典》对于离婚的规定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
    2023-08-12
    425人看过
  • “人肉搜索”是否应加为罪名
    人肉搜索一词因广东省陆丰市高中女生张某跳桥身亡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人们在为一条年轻鲜活生命的终结痛心之余发出疑问:拿什么勒住脱缰的互联网人肉搜索?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言论自由必须以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为前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法官表示。12月3日,因怀疑张某前一日偷窃服装,一店主将监控视频截图发至微博求人肉搜索。很快,张某的个人隐私信息曝光网络,成为同学朋友指指点点的对象。目前,当地警方已立案侦查并将服装店主蔡某刑事拘留。法官说,人肉搜索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如曝光天价烟、官员腐败等,推动了网络反腐热潮。与此同时,人肉搜索又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教授也表示,网络时代,人肉搜索时有发生,个人电话、家庭住址、工作地点等被放大到网络后,被搜索人不堪其扰,而搜索人往往不会被追究责任。2008年1月9日,某论坛一篇题为《因为小三她从24楼跳下去了好惨》的帖子
    2023-04-25
    184人看过
  • 人肉搜索是不是侵权
    人肉搜索,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在逐个甄别基于人工方式搜索的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匿名知情人公开资料等方式搜集信息,以查找人物或者事件真相的群体性搜索行为。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搜索手段其本身与侵权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由于人肉搜索的盲目性和非理性、搜索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搜索内容的广泛披露,极易在搜索的过程中对他人的权利造成侵害,构成人肉搜索侵权行为。1、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业,在人肉搜索侵权行为中,其行为的违法性主要是指提供的信息内容上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2、在网站内容服务提供商的人肉搜索侵权行为中,损害一般表现为其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权行为。人肉搜索侵犯名誉权吗侵犯了名誉权。网络有着高度的自由发言权,因而也造成了信息良莠难分,真假难分。不少网友在人肉搜索时都自认为是在“做好事”、“替天行道”,但是很多时候信息本身就是诽谤伪造的,人肉搜索使得事情放大,对受害人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名誉
    2023-07-26
    116人看过
  • 进行人肉搜索是违法行为吗
    人肉搜索是违法行为,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上述规定处罚。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解释有哪些规定?第一条《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第二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第三条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
    2023-03-01
    240人看过
  • 如何认定人肉搜索犯法?
    人肉搜索犯法吗?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网友来说似乎都有过疑问,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意,须知道,人肉搜索是有可能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所以使用人肉搜索时需要谨慎,万一被认定违法行为就麻烦了。一、人肉搜索会造成哪些侵权?1、隐私权人肉搜索更多情况下,侵犯的是隐私权。隐私权的内容包括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隐私维护权和隐私支配权。隐私权人有权隐瞒自己的隐私,其他任何人未经隐私权人同意都不得以披露、利用等方式和手段对他人隐私权进行干预,否则就构成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2、名誉权网络有着高度的自由发言权,因而也造成了信息真假难分。不少网友在人肉搜索时都自认为是在“做好事”、“替天行道”,但是很多时候信息本身就是诽谤伪造的,人肉搜索使得事情放大,对受害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3、姓名权、肖像权如果人肉搜索曝光了受害人的网名,而又有证据证明该网名指向的对象为受害人时,也构成侵权。肖像权,是指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
    2023-04-30
    306人看过
  •  网络人肉搜索是否构成犯罪?
    人肉搜索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违反相关法规或收集、提供个人信息,将承担民事责任。人肉搜索是一种在互联网上通过逐个甄别基于人工方式搜索的信息,并在匿名知情人公开资料等方式搜集信息的行为,旨在查找人物或事件的真相,属于群体性搜索行为。通过网络公开当事人个人隐私、个人信息等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公民的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实施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2023-10-31
    223人看过
  • “人肉搜索”入罪的三个前提
    8月25日,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时,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需要追究网络人肉搜索者的刑事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刚提出,网上通缉、人肉搜索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个人电话等基本信息,同样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其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更为严重,因此建议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在刑法中,针对名誉权的罪名主要有两个:诽谤罪与侮辱罪,并没有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不过,此次提交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履行公务或者提供服务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或者以窃取、收买等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未尝不可,但是,在将人肉搜索入罪前,我们有一些前提性的问题不得不考虑。其一,刑法打击什
    2023-04-24
    49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人肉搜索是否违法人,肉搜索的责任该有谁来承担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25
      人肉搜索违法。进行人肉搜索操作的当事人首先要承担责任,情节严重会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追责其刑事责任。
    • 人肉搜索是否合法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2-28
      "人肉搜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网友在网上将涉嫌违法、违纪或道德上存在严重问题的人或事件以及相关信息公布在网上,进行监督与评判促进以及监督事件的发展。但是,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将他人的个人信息公布到网络上,会涉嫌侵犯他人的隐私,甚至会涉嫌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 人肉搜索是不是违法行为?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3
      人肉搜索是违法行为,人肉搜索将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当时是违法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人肉他人并把他人个人信息发到网上是否犯罪或违法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5
      这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隐私权。这是侵权行为,当然违法!但是,公民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人肉搜索是否侵犯了名誉权,人肉搜索中涉及的哪些问题是法律规定的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5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信息搜集方式本身具有“价值中立性”,它既可以被用作合法、正当目的,也可以被用作非法目的。目前“人肉搜索”中涉及的问题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隐私侵权问题,一类是名誉侵权问题。对于第一类问题而言,是否构成隐私侵权,要视所征集和提供的个人信息类型而定。如果单纯征集和公布他人的姓名、电话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与人格尊严名誉直接关系的个人信息的话,并不构成隐私侵权;只有擅自公布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