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诈骗行为是侵占罪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7 18:42:10 435 人看过

诈骗类罪是被害人在行为人的欺骗下形式上自愿地将财物交与行为人,即行为人对他人财物的支配及欺诈之果;而侵占罪则是被害人基于委托、信任等原因完全自愿地将财物交与行为人支配,并非行为人欺骗所致。

侵占罪该如何认定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有故意而无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毁坏所代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偿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费用而迟延交还的或者因不小心毁坏或丢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论处。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有故意而无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毁坏所代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偿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费用而迟延交还的或者因不小心毁坏或丢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论处。

侵占罪和诈骗罪的区别有哪些

诈骗类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一类行为,含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等。侵占罪与诈骗类罪除在犯罪主体、告诉形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外,在客观方面还有区别:

(1)财物交付的原因不同,这是二者的关键区别。诈骗类罪是被害人在行为人的欺骗下形式上自愿地将财物交与行为人,即行为人对他人财物的支配及欺诈之果;而侵占罪则是被害人基于委托、信任等原因完全自愿地将财物交与行为人支配,并非行为人欺骗所致。

(2)危害行为不同。诈骗类罪的危害行为是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侵占罪则是非法占有、拒不退还。

(3)财物交付与犯意产生的时间关系不同,诈骗类罪被害人将财物交与行为人是在行为人产生犯意之后;侵占罪则是在犯意产生之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16: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侵占诈骗罪可以报案吗
    职务侵占诈骗都要报案。一、被骗了钱报警需要什么流程报案时,带上当事人身份证到最近的公安局,配合警方即可。一般情况下,民警会让你写报案材料,或者给你做询问笔录,但无论采用那一种形式,都要求你如实提供相关情况,供民警对案件进行正确判断,至于案件的性质和立案、侦查等方面均由派出所来确定。一但侦破案件,犯罪嫌疑人将负担法律责任。二、鉴定职务侵占罪的标准职务侵占罪属于刑事案件,是私营企业,发生较多的一种犯罪。公司员工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侵占了单位的财产,达到一定数额的,会被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要看是否满足以下三大条件,一、必须是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二、必须有侵占的行为;三、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总结而言就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属于职务侵占。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职务侵占罪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工
    2023-03-10
    328人看过
  • 侵占经营权是否构成侵占罪行为
    非法侵犯他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通常构成了非法占用他人财产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行为对他人的合法土地承包经营权造成了损害,那么这就被视为一种侵权行为,相应的侵权责任人应当根据具体的侵权状况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原物等一系列的民事责任。另外,如果行为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被擅自非法占有且数额较大,并且拒绝归还的话,那么他将会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刑事惩罚;而如果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可能会被判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要缴纳罚金。同样地,如果行为人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并且拒绝交出的话,也将按照上述规定进行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六十五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变更、解除承包经营合同,干涉承包经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强迫、阻碍承包经营当事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互
    2024-05-10
    438人看过
  • 是职务侵占还是诈骗犯罪?
    张某退休后隐瞒个人欠债三十余万元的事实,2000年8月,与南通某公司达成了南通公司在重庆设立分支机构的意向。2000年9月,南通公司根据张某的要求,两次发货至某弹簧厂,10月张某将该笔货款中的8万元,抵算了其个人原先欠该厂的债务。2000年11月,张某与南通公司签订了承销协议,约定成立南通公司重庆销售公司,销售南通公司的产品,委托张某管理,开办费用由南通公司承担。后张背着南通公司,采用虚假发票,注册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重庆公司。公司成立后正常经营过程中,张将重庆公司的货款多次用于个人还债和消费,并以压库、难收款等为借口欺骗南通公司继续发货。后南通公司召开了重庆公司重组会议,明确了重庆公司是南通公司的分公司,并由南通方派人直接管理,调整了张的职责,并明确张不得一人收款,张某对此均没有异议。4月,尽管重庆公司发了传真或电话要求客户不要将货款交给张,但张通过给回扣的方法从3家业务单位先后3次
    2023-06-08
    478人看过
  • 诈骗算不算侵占罪
    法律综合知识
    实施诈骗行径并不构成侵占罪,通常情况下应被划分为诈骗犯罪范畴。若涉案情节严重,将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之惩罚,同时还需承担罚金责任。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主要目的,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或是掩盖客观真相等手段,以此获取数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产的违法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30
    334人看过
  • 为什么不是诈骗罪而是职务侵占罪两者区别
    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两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1、主体要件不同,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物。《公司法》和《刑法》。
    2024-04-25
    493人看过
  • 侵占罪以有权占有为前提吗
    侵占罪与财产所有者之权利无关。侵占罪,简称侵占罪,是指基于非法占有的意图,违背他人意愿,擅自将由其他人托付给自身保管的财货、被遗忘或隐藏的物品以及埋葬于地下的宝藏非法据为己有,并且该等财货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即数额较大)时,行为人仍然拒绝归还给物主的行为。因此,只要行为人在处置财物过程中存在着非法占有的行为,并且对其予以拒绝返还,那么他就有可能触犯侵占罪,而无需考虑其最初的占有是否具有合法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2024-08-09
    357人看过
  • 侵占行为如何构成侵占罪的?
    满足四个构成要件可以认定为侵占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该财物即持有该财物就具有非法性,则不可能构成本罪。(2)必须是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3、主体要件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有故意而无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毁坏所代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偿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费用而迟延交还的或者因不小心毁坏或丢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论处。一、职务侵占罪是告诉才
    2023-04-10
    438人看过
  • 侵占罪侵占财物的行为分为哪些方面的行为
    侵占罪的行为表现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他人保管的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数额较大的。侵占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构成犯罪。一、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有哪些?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有:1、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占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有故意而无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毁坏所代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偿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费用而迟延交还的或者因不小心毁坏或丢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论处。二、侵占罪具有什么法律特征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
    2023-06-23
    427人看过
  • 诈骗属于侵占罪吗判几年
    一、诈骗属于侵占罪吗判几年一、关于诈骗罪,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涉及诈骗公共或私人财物的行为,如果数额达到法定标准,即在3万元人民币至10万元人民币之间,犯罪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相应的罚款;若数额超过10万元人民币,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且同样需要缴纳罚款;而对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犯罪者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款或者没收其个人财产。二、关于侵占罪,我国法律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具体来说,如果有人将原本属于他人委托自己保管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且数额较大,且拒绝归还给原所有人,那么这种行为将被视为侵占罪,犯罪者将面临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刑事处罚。如果数额较大,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那么该犯罪者将面临更严厉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更为严重的罚款。《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
    2024-07-14
    415人看过
  • 侵占罪与诈骗罪侵犯的法益相同吗?
    一、侵占罪与诈骗罪侵犯的法益相同吗?1、侵占罪与诈骗罪侵犯的法益相同,被侵犯的都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诈骗罪侵害的法益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侵占罪侵犯的法益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2、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区别(1)犯罪客体不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可以是简单客体,也可以是复杂客体。而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侵占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将自己已经合法持有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或者将合法持有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出的行为。诈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的行为。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诱骗被害人,使其将财物交付给行为人“代为保管”,进而非法占为己有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2023-06-17
    496人看过
  • 侵占罪属于民事行为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侵占罪属于民事行为吗侵犯占有罪属于一类刑事案件,该犯罪涉及对公民财产权益的侵犯。一旦被告人擅自将原本属于他人所有的物品据为己有,且其行为满足了法律所规定的一系列标准,即可被视为构成侵犯占有罪。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侵犯占有罪在刑事诉讼法范畴内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的一种类型。《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二、侵占罪属于什么管辖侵占罪应由犯罪行为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负责管辖,倘若由被告人居住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此案更为妥当,则可将案件移送至被告人居住地所在的人民法院进行审判。在存在多个同级别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的情况下,应由最先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2024-07-25
    118人看过
  • 职务侵占是行为犯吗
    行为犯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在我国刑法学界,总的来说主要有两大类观点:一是从犯罪既遂的角度解释行为犯,即只要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行为就成立既遂的犯罪。另一大类观点认为,判断是否行为犯,应当从法律规定的犯罪构成或者说法律条文本身规定来看,如果条文没有规定特定犯罪结果,只规定危害行为,那就是行为犯。总之,行为犯,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又不是一着手即告完成,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施过程,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在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完成了犯罪行为,就视为犯罪的完成,构成了犯罪的既遂。综上所述,职务侵占罪不是行为犯。
    2023-06-13
    417人看过
  • 侵占罪诈骗罪两罪判刑有哪些
    一、侵占罪诈骗罪两罪判刑有哪些关于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之间的明确区分:首先,两者在责任主体上存在明显区别。诈骗罪的行为人可以是普通大众,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则必须是参与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运营的在职员工。其次,两罪的犯罪对象亦有所差异。诈骗罪的侵害对象为非自身所掌控的他人财产,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则是指企业、公司或组织本身拥有的财产。此外,两罪在具体行为表现上也有着显著差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2024-07-10
    391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是否构成诈骗
    一、职务侵占罪是否构成诈骗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二者乃性质截然不同之刑事犯罪。职务侵占罪,系指活动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之工作人员,凭借其职务上所享有的便利条件,秘密地窃取本单位之财务并据为己有,数额颇大。与此相对照,诈骗罪系指行为人为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之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法,使他人陷入错误认知从而交付财物,且该行为涉及金额亦需达到一定标准。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行为人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的必须是本单位的财物,并且行为人必须怀揣着非法占有的意图。而诈骗罪的构成要素则包括:行为人须运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的必须是非特定对象的财物,并且行为人也必须怀揣着非法占有的意图。在某些特殊情形中,若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非法占有单位财物,则可能同时触犯职务侵占罪及诈骗罪。然而,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尚需进一步深入剖析行为人的行为
    2024-07-14
    215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诈骗罪中职务侵占罪的三种行为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6-09
      职务侵占不是三类罪犯。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职务侵占达到6万元构成犯罪,应予追究刑事责任。
    • 诈骗罪里面的非法占有行为与诈骗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05
      刑法意义上的“非法占有”,不仅是指行为人意图使财物脱离相对人而非法实际控制和管领,而且意图非法所有或者不法所有相对人的财物,为使用、收益、处分之表示。
    • 如何区分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侵占罪、侵占罪、诈骗罪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22
      侵吞、窃取、骗取是贪污罪的三种基本行为形态,这使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在行为形态上具有相似性。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才能实施;而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实施。(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行为人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
    • 算诈骗罪吗,还是职务侵占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8
      职务侵占罪中的诈骗与诈骗罪的区别: 1、就主体而言,职务侵占罪中的诈骗,须是特殊主体,即非国有的公司、企业、单位的非国家用工作人员,须在上述单位中担任一定的职务,或是具有一定的职权,即在上述单位中从事具有一定管理性质的活动。而诈骗罪则属一般主体,即只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即可构成; 2、从客观方面看,职务侵占中的诈骗,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诈骗罪则不存在利用职务之便这一要求。 3
    • 侵占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30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贪污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和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对象一般只能是公共财产,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本单位财产,既有公共财产,也有非公共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