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自己的承包土地被别人使用了怎么办
我国法律法规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如有个人或组织侵害可向村委、乡镇政府要求调解,也可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九条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五十一条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十三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我们可以了解到按照规定对于根据所承包土地的用途不同,相应的承包期限也是不一样的,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
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
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遇到土地被他人非法占用,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80人看过
-
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456人看过
-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应采取何种处理措施
311人看过
-
地下车位被占用,应该采取哪些合法处理措施
165人看过
-
不同意征地补偿方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51人看过
-
撞车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70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他人侵占承包土地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25若土地承包经营权遭受侵犯,关于由此产生的纠纷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相应措施进行妥善处理: 1. 首先,允许当事人采取协商解决的途径。如果协商未能达成一致,可以进一步请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明确处理。 2. 同时,当事人如果认为个别人民政府针对这一事件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存在不当之处,且其个人权利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书后的第30个自然日内未得到解决,可以在该日起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二轮土地承包制政策具体采取哪些措施呢?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8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是在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进行的。开展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要使绝大多数农户原有的承包土地继续保持稳定。不能将原来的承包地打乱重新发包,更不能随意打破原生产队土地所有权的界限,在全村范围内平均承包。已经做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的地方,承包期限不足30年的,要延长到30年。
-
地力侵蚀地区人民政府依法采取哪些措施,应当包括哪些防护措施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6在水力侵蚀地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单位和个人,以天然沟壑及其两侧山坡地形成的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保护性耕作等措施,进行坡耕地和沟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风力侵蚀地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单位和个人,因地制宜地采取轮封轮牧、植树种草、设置人工沙障和网格林带等措施,建立防风固沙防护体系。在重力侵蚀地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单位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侵犯后,发包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承包人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8因发包方违法收回、调整承包地,或者因发包方收回承包方弃耕、撂荒的承包地产生的纠纷,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发包方未将承包地另行发包,承包方请求返还承包地的,应予支持; (二)发包方已将承包地另行发包给第三人,承包方以发包方和第三人为共同被告,请求确认其所签订的承包合同无效、返还承包地并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但属于承包方弃耕、撂荒情形的,对其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前款第(二)项所称
-
作为银行贷款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贷款到期没有偿还的情况,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以中止执行,并在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当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并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