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弘认为,司法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应该尊重民意,但为了片面地追求裁判的社会效果去迎合民意,就会与司法公正背道而驰,导致冤案发生。
先抓人后取证易使侦查人员对证据出现误读
司法审判不能无原则尊重民意
避免冤案需改革侦查模式
在中国政法大学日前举办的刑事冤案的成因、发现及纠正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刑事错案研究中心主任何家弘称,冤、错案之所以一再被复制,与先抓人,后取证的侦查模式有关。此外,我们的执法观没有从长官至上转变为法律至上。
在犯罪案件发生后,侦查人员千方百计查找嫌疑人,然后竭尽全力去拿下认罪口供,之后再想方设法收集补足相关证据,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这种侦查模式是由供到证,等于先抓人,后取证。
由于侦查人员主观地认为抓到的嫌疑人就是实施该犯罪行为的人,就只去收集能够证明该嫌疑人有罪的证据,甚至对于已发现或由嫌疑人提供的无罪证据有意无意地忽视。在取得证据后,为了破案,侦查人员存在对证据的不当解读。例如把倾向性鉴定结论误读为确定性鉴定结论,如相重合;把试用期科学证据误读为成熟期科学证据,如测谎结论。
刑事案件到了法院后,法官对证据的认定和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主要不是通过法庭上的举证和质证完成,而是通过庭审之前或之后对案卷的审查来完成;或者说,法院的判决主要不是由主持庭审的法官作出的,而是由法官背后的法官作出的。
刑事诉讼的中心环节应该是法庭审判,目前未审先判、下审上判、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等现象容易造成冤错案。此外,过度强调打击犯罪的价值观念使司法人员不自觉地放宽证明标准,在证据不足时多采用疑罪从轻的处理办法。
何家弘称,司法人员在办案中放弃原则的遵从民意也是造成冤错案原因之一。被害人或其家人所代表的民意;情节恶劣的犯罪行为所引发的民愤;当事人或其亲属上访所表达的民意,都成为了司法人员办案的指挥棒。
何家弘认为,司法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应该尊重民意,但为了片面地追求裁判的社会效果去迎合民意,就会与司法公正背道而驰,导致冤案发生。
要走出或避开上述误区,就要转变执法观念,从权力本位的执法观转向权利本位的执法观;从长官至上的执法观转向法律至上的执法观;从查明事实的办案观转向证明事实的办案观;从倚赖人证的证明观转向重视科学证据的证明观。
-
尊重儿童意识
197人看过
-
人格尊重与民族什么获得尊重权
150人看过
-
民法典尊重子女意愿的年龄是怎样规定的?
217人看过
-
尊重创新尊重知识产权
478人看过
-
怎样尊重人格尊严
51人看过
-
评论:新房产税政策要充分尊重民意
248人看过
法庭审判是人民法院采取开庭的方式,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听取控、辩双方对证据、案件事实和运用法律展开辩论的情况下,依法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判刑,给予何种刑事处罚的诉讼活动。 ... 更多>
-
-
尊重孩子意愿是民法上的年龄限制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18确认抚养权尊重孩子意愿年龄为八周岁。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重审司法案件会判得更重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141、不一定,要看有没有新的犯罪事实。 2、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外并且经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3、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非法从事运输、携带、邮寄除毒品、武器、弹药、核材料、伪造的货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淫秽物品、固体废物以外的其他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
-
法院审判的时候,对于中级人民法院打回重审多久重判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3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审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复杂的可以延长六个月,一审简易程序审限为三个月;案件的审判程序一般要经过多次开庭审理,查清案件事实,查清案件事实并有相关证据证明后,法院才可以宣判,当庭宣判时,法院不能立即作出判决书,所以一个案件定期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判决书,定期宣判的,立即发判决书。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
-
第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如何进行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2-171、只要有检察院的抗诉,不管被告人一方是否上诉,都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 2、检察院抗诉的原因之一包括量刑过轻,如果检察院上诉也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检察院的抗诉就失去的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