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隐藏致人死亡需要并罚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07 03:57:57 326 人看过

一、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隐藏致人死亡需要并罚吗

如果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擅自转移、藏匿受害者的尸体以致使受害者最终死亡,那么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交通肇事范畴,触犯了肇事逃逸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多项罪名。

在这种情况下,肇事者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数项罪名并罚,具体的量刑标准可能包括无期徒刑乃至死刑等严重处罚措施。

通常而言,只有当事故后果导致人员死亡或者重伤以上伤害等级时,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时才能够将肇事者所涉及到的交通肇事罪与其他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进行数罪并罚处理。

否则,仅能视为一般的交通肇事行为,当刑法对于此类行为作出特殊规定作为特定犯罪构成要件的时候,不得再对其另行设立单独的罪名进行定罪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后,是否需要赔偿误工费或是交通费

是否赔偿误工费的前提是受害人是否具有劳动能力、是否因伤导致收入减损。如果有事实证明受害人在受害前具劳动能力,且因遭受人身损害而不能从事原有的工作或劳动,确因误工而遭受了收入的丧失或减少的,均可以主张误工费。交通费是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隐藏致人死亡需要并罚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n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n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02: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是否因交通肇事导致他人死亡将面临刑罚?
    该司法解释明确了交通肇事罪的三种情形,即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同时,如果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并具有特定情形,则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公共安全和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罪有以下三种情形:1)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3)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二)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
    2023-09-11
    281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将受害人隐匿或遗弃如何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这里的“隐藏”或“抛弃”构成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明知或应当知道其将被害人“隐藏”或“抛弃”会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后果,并对这种后果持放任或希望的态度。一、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哪些交通肇事罪的主体包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及直接操纵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直接操纵交通设施的业务人员、直接领导指挥交通运输活动的领导指挥人员、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人员。还包括非交通运输人员,即无合法手续或暂时无合法手续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非机动交通工具运输人员和行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构成本罪。注意:从事
    2023-06-23
    491人看过
  • 男子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后藏身废弃猪圈
    专案小组拉网式排查三轮摩托车鉴于案情重大,为了及时侦破此案。上栗交警立即启动重大逃逸事故侦破机制,由大队领导亲自挂帅,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了4.17专案小组,分组安排民警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勘查、走访周边目击证人。由于事发路段附近没有监控设施,加上清晨路面车辆、行人稀少,初步调查结果很不理想,案件的侦破一时陷入僵局。通过召开案情分析会,专案组及时调整侦查方向,分成三个小组,一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再进行调查访问;二组调取沿线相关路口的监控录像搜寻查找事发时段所有三轮摩托车的行驶轨迹;三组请事故痕迹鉴定部门、专业维修人员对肇事车辆现场遗留物进行鉴定,明确肇事车辆车型。经维修商、配件商比对分析,现场遗留的栏板锁扣为福田五星三轮摩托车上侧边栏板所有,以此为突破口,民警反复甄别分析沿途所有监控录像图像信息,并对周边地区200余辆福田五星摩托车进行细致排查,在2015年4月17日5时47分桐木卡口出城方向的一
    2023-06-08
    429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应将受害人安葬后才能处理吗
    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机动车辆所有人。第四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第四条第(三)项的起点数额标准。第七条单位主管人员,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负事故同等责任的。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第一百三十五条,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自治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交通肇事后,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五)严重超载驾驶的:(一)酒后,致使被
    2023-03-03
    224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定罪量刑一样吗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定罪一样,同属于交通肇事罪,但量刑标准各有不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6-12
    279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拖行被害人致其死亡应当如何定罪
    交通肇事后拖行被害人致其死亡的定罪,如果驾驶人为了毁灭罪证,或者明知被害人挂附车辆的,应以故意杀人罪处理,不属于逃逸致人死亡。交通肇事后拖行被害人致其死亡应当如何定罪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
    2022-07-10
    379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故意轧死被害人
    昨日,记者从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法院判决大货车司机莫XX犯故意杀人罪,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承担十八万余元的民事赔偿。法院审理查明,2009年12月18日下午4时许,被告人莫XX驾驶一辆蓝色大货车途经中山市东升镇105国道同茂工业区中国石化加油站时,与被害人赵XX驾驶摩托车发生碰撞,致其倒地。随后,莫XX企图驾驶上述货车离开,赵XX见状即跑到货车车头前面,要求莫XX停车,但莫XX不予理睬并驾车向前行驶。赵XX随即用背部顶住货车车头并大声呼救,但莫XX仍不予理睬,继续驾车推着赵XX缓慢向前行驶几十米。见赵XX一直不肯离开,莫XX即加速行驶,将赵XX撞倒在地并轧压。随后,为逃离现场,莫XX又倒车以绕开前面行驶的汽车逃跑,在此期间,莫XX驾驶的货车后轮再次轧压赵XX致其当场死亡。经中山市公安局法医鉴定,赵XX系被巨大钝性暴力作用致颈椎、胸椎分离和多脏器破裂导致死亡。同月24日,莫XX在云浮市被
    2023-04-23
    185人看过
  • 交通事故导致被害人死亡情况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问题: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向受害者、保险公司向承保车辆造成的损失所依据的标准。全国各省的交通事故赔偿标准都不一样,要根据具体所在地区进行判定。主要赔偿的项目包括: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一、农村事故保险公司不退误工费怎么办农村交通事故65岁保险公司不出误工费肇事者要赔:1、如果肇事车辆有购买保险,可以将肇事车辆车主、司机和购买保险的保险公司一起起诉进来,先由承保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肇事者承担;2、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二、交通事故有赔偿的误工费还要赔偿吗因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意外伤害的,其赔偿项目和标准是:因就医
    2023-03-07
    367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司机将如何受罚
    1.若驾驶员在未触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之情形下导致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则无需对此承担刑事责任,但却需对受害者承担民事赔偿职责。2.倘若驾驶员违背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以致造成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但并非该次事故全责方,仍然不能以此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在此种特殊情况且未经证实存在醉酒驾驶行为的前提下,则无需承担刑事责任。而在被明确证实存在醉酒驾驶行为时,其最高刑罚应为六个月至一年的拘役。3.当驾驶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进而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三人死亡,且在事故中负同等责任抑或对一人死亡负全责之时,将判定其构成交通肇事罪。通常情况下,这类罪行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不等。假如出现逃避法律追责、或者存在其他极为恶劣的情节,则量刑范围可能扩大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更为严重的是,倘若肇事者在躲避警方追捕过程中意外让他人死亡,其刑罚将至少高达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
    2024-08-09
    354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隐藏尸体
    王某某驾车为某镇某村建设改路工程装运石料,由某县某村上江小组高石街石场往该村上江小组新农村建设改路工程工地方向行驶,当日上午10时30分许,当车辆行驶至黄先生家门口路段时,因未察明车后情况,在操作倒车时,将黄先生家门坪边上正在玩耍的被害人黄某碾压,致其当场死亡。尔后,王某某将死者黄某的尸体藏匿在黄黄先生家房屋背后的柴堆里,并驾车逃离现场。不久,王某某将事故情况告诉了某村党支部书记黄某(王某某亲戚),然后先后逃窜到黄某家及亲戚曾某家躲藏。同年2月24日,王某某到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主动投案。经法医鉴定,被害人黄某系交通肇事致颅脑崩裂死亡。2008年2月28日,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作出2008年第018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被告人王某某驾驶机动车,途经肇事地点,倒车时未察明车后情况,未确保安全后倒车,其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条条之规定,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被害人黄
    2023-03-30
    420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和交通肇事
    1.过失致人死亡罪,系指行为人由于粗心大意并未察觉到亦或虽然察觉但却误以为可以规避,以致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后果产生,从而严重侵犯被害人生命权的犯罪行为。2.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凡是在交通肇事过程中导致一人死亡或者三人重伤,且对事故发生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人员,其刑事责任起点应定为一至二年有期徒刑;如果致使四人重伤且行车责任也属于全责或主责的话,其刑期起点则将确定在一年六个月至二年六个月之间的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5-02
    396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赔吗,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需要赔偿,但是保险公司只会在交强险的限额范围内赔偿,超过的部分需要责任人自行承担。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存在其他恶劣情形的会加重处罚。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赔吗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保险公司需要进行交通事故赔偿。而保险公司根据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超过部分,由其他责任人进行承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
    2023-06-05
    176人看过
  •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必须坐牢吗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要承担刑事责任。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一、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样判刑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依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2023-02-26
    91人看过
  • 交通事故肇事人死亡还需要赔偿吗
    一、交通事故肇事人死亡还需要赔偿吗在探讨交通事故肇事者死亡后是否仍需赔偿的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即使肇事者不幸身亡,其民事责任并不会因此消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1.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并导致损失,无论肇事者是否健在,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2.如果肇事者已经死亡,其赔偿责任将由其财产继承人在所继承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这意味着,如果肇事者拥有财产,比如房产、车辆、存款等,这些财产在继承给其亲属的同时,也将承担因肇事者交通事故而产生的赔偿责任。二、交通肇事认定标准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后,事故当事人选择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2.当事人在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的情况下,选择驾车离开事故现场;3.当事人存在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嫌疑,报案后未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当事人虽然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
    2024-07-13
    43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帮朋友咨询交通肇事后隐藏被害人结果致死怎么处罚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7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被害人带离现场,且隐藏或遗弃,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而不是并罚。当行为人实施了将被害人隐藏,遗弃等行为后,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要件。这里故意杀人吸收了交通肇事罪,因此定故意杀人罪就行。
    • 交通肇事遗体转移隐藏被害人致死是怎么来的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14
      交通肇事遗体转移隐藏被害人致死的行为已是属于肇事逃逸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量刑标准为无期徒刑直至死刑都有可能。交通肇事和交通肇事罪不是一样的哦,事故结果造成人死亡或重伤,才构成交通肇事罪,此时才可以将交通肇事罪和其他所犯罪行数罪并罚。否则只能说是交通肇事行为,刑法上有规定为特定犯罪构成要件时,不再单独成立罪名,例如交通肇事后转移隐匿被害人致死的,如果交通肇事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达不到交通肇事罪
    • 藏受害人致死会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 交通肇事者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隐藏或遗弃有何后果?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2
      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234条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后转移被害人致被害人死亡行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5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6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33号)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