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隐藏致人死亡需要并罚吗
如果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擅自转移、藏匿受害者的尸体以致使受害者最终死亡,那么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交通肇事范畴,触犯了肇事逃逸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多项罪名。
在这种情况下,肇事者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数项罪名并罚,具体的量刑标准可能包括无期徒刑乃至死刑等严重处罚措施。
通常而言,只有当事故后果导致人员死亡或者重伤以上伤害等级时,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时才能够将肇事者所涉及到的交通肇事罪与其他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进行数罪并罚处理。
否则,仅能视为一般的交通肇事行为,当刑法对于此类行为作出特殊规定作为特定犯罪构成要件的时候,不得再对其另行设立单独的罪名进行定罪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后,是否需要赔偿误工费或是交通费
是否赔偿误工费的前提是受害人是否具有劳动能力、是否因伤导致收入减损。如果有事实证明受害人在受害前具劳动能力,且因遭受人身损害而不能从事原有的工作或劳动,确因误工而遭受了收入的丧失或减少的,均可以主张误工费。交通费是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隐藏致人死亡需要并罚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二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n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n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交通肇事后藏匿受害人致其死亡
462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将认为已死亡的被害人藏匿致死如何定性
232人看过
-
交通肇事者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隐藏或遗弃有何后果?
429人看过
-
酒后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酒驾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255人看过
-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后转移被害人导致死亡
399人看过
-
交通肇事后致人死亡与交通肇事逃逸后致人死亡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吗
251人看过
-
帮朋友咨询交通肇事后隐藏被害人结果致死怎么处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7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将被害人带离现场,且隐藏或遗弃,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而不是并罚。当行为人实施了将被害人隐藏,遗弃等行为后,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要件。这里故意杀人吸收了交通肇事罪,因此定故意杀人罪就行。
-
交通肇事遗体转移隐藏被害人致死是怎么来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3-07-14交通肇事遗体转移隐藏被害人致死的行为已是属于肇事逃逸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量刑标准为无期徒刑直至死刑都有可能。交通肇事和交通肇事罪不是一样的哦,事故结果造成人死亡或重伤,才构成交通肇事罪,此时才可以将交通肇事罪和其他所犯罪行数罪并罚。否则只能说是交通肇事行为,刑法上有规定为特定犯罪构成要件时,不再单独成立罪名,例如交通肇事后转移隐匿被害人致死的,如果交通肇事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达不到交通肇事罪
-
藏受害人致死会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
交通肇事者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隐藏或遗弃有何后果?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2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234条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后转移被害人致被害人死亡行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5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6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33号)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