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自己受到损失
法律风险: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时,因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损失的,委托人应当赔偿受托人的损失。委托人经受托人同意,可以在受托人之外委托第三人处理委托事务,因此给受托人造成损失的,受托人可以向委托人要求赔偿损失。
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时,应当透彻了解处理委托事务可能给受托人带来的损害的情况,明确防范这些风险的措施,并将风险及防范措施告知受托方,确保处理委托事务不会给受托人带来损害。
二、两个以上受托人共同处理委托事务
法律风险:两个以上受托人共同处理委托事务的,可能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委托人可以要求受托人承担连带责任;两个以上受托人共同处理委托事务,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的,可能存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受托人没有过错,但基于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而要承担责任。
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两个以上的委托人可以在处理委托事务前约定共同处理委托事务的方式,并约定责任。
三、解除委托合同
法律风险: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委托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
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委托人和受托人事前预知影响处理委托事务的各种因素,并预测各种因素影响程度,建立这样的基础之上决定是否处理委托事务,尽量避免解除委托合同,如果发生事前不能预知的情况,必须解除委托合同的,应当尽量避免、减少因解除委托合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四、委托人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
法律风险:因委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因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的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
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因委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者破产,致使委托合同终止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承受委托事务之前,受托人应当继续处理委托事务;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及时通知委托人。因委托合同终止将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作出善后处理之前,受托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组织应当采取必要措施。
-
委托合同的法律风险防范,委托合同可以任意解除吗
229人看过
-
合同风险如何防范如何防范合同风险
162人看过
-
预防委托合同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183人看过
-
被委托人的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289人看过
-
合同风险是什么,合同风险应如何防范
324人看过
-
医疗风险应该如何防范?
131人看过
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 更多>
-
合同风险是什么,合同风险应如何防范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6通过下列措施防范合同风险: 1.了解合同对方的基本情况,审查其是否具有签约的主体资格。 2.认真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 3.合同施行分级管理。 4.实行承办人制度。 5.注意争议解决条款的约定。当合同当事人约定管辖法院时,所选择管辖的法院一定要明确,不能同时选择两个法院或者违反有关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的规定。
-
应该如何防范第三方支付法律风险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03如何防范第三方支付法律风险 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的是一种信用中介服务,而第三方支付企业是否是交易中的一方,是否属于金融机构,是否应该接受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以及法律属性、责任归属等方面都亟待相关法律进行规范,此外,第三方支付派生了信用担保、虚拟账户等多样化的网上支付服务,这些都使得第三方支付市场存在着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需要一定的法律规制。 1,立足市场,鼓励创新。第三方支付方式是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
-
口头合同债务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25防范口头合同法律风险的方法: 1、有证人在签订口头合同时应在场; 2、用录音录像记录口头合同的订立过程; 3、保留转账记录、提单、签收单等相关证据材料。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检验笔录。 必须核实证据,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
合同风险的现象如何防范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23通过下列措施防范合同风险: 1.了解合同对方的基本情况,审查其是否具有签约的主体资格。 2.认真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 3.合同施行分级管理。 4.实行承办人制度。 5.注意争议解决条款的约定。当合同当事人约定管辖法院时,所选择管辖的法院一定要明确,不能同时选择两个法院或者违反有关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的规定。
-
企业间的借贷有哪些法律风险?应该如何防范这些法律风险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26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可能因违背相关法律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在企业间的借贷行为中,因借款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无效,对出借方来说是重大风险。因此,企业间在借贷过程中可通过改变借贷方式、改变法律上借贷主体等方式来规避,对于企业间的借贷,企业的决策者们要小心谨慎,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