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公司协商解决。合同到期后不续签的自动解除,单位应当为你办理离职手续,包括结算工资、开具离职证明、办理户口和档案的迁转等。
当事人可以提前向单位申请离职,也可以与单位协商,如果单位有违法的,可以直接离职。
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也可以委托律师代为仲裁。
2、申请劳动仲裁。
一、辞工拖欠工人工资怎么办?
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二、续签公司离职承诺书是否合法
续签公司离职承诺书不合法。公司不得通过强迫员工签订离职承诺书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利己目的。离职承诺书虽然具有法律效果,但离职员工未获得离职证明,原单位又不肯补充出具离职证明,当事人不得已,只能通过续签离职承诺书方式,来获得离职证明的,该承诺书是有法律效果的。离职手续,当事人可以提前向单位申请离职,也可以与单位协商,如果单位有违法的,可以直接离职。如果单位故意刁难,可以去劳动局申诉。
-
合同到期单位应该给我出什么手续
254人看过
-
单位不给员工办理离职手续怎么办,离职是什么意思
268人看过
-
没办离职手续算辞职吗,办理离职手续单位不发工资怎么办
323人看过
-
单位没有续签劳动合同离职怎么办理手续
191人看过
-
员工不正常办理离职手续,单位怎么办?
118人看过
-
合同到期,用人单位应为职工办理相应手续
394人看过
仲裁委员会是自律性社会公益组织,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法人,经省司法厅登记,挂靠于政府法制局。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又通过自己的办案活动取得一定的收入。仲裁会可以为被聘用的没享受退休待遇的工作人员缴纳三金。... 更多>
-
劳动合同到期不给办离职手续怎么办, 劳动合同到期不给离职证明咋办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2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不续签,劳动关系终止,用人单位应该依法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违法不开具离职证明,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
-
离职后原单位不给办理离职手续怎么办离职手续办理流程是怎么走人的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07离职后与单位就解除劳动关系了,当事人没必要再纠结原单位的事情,如果同事影响声誉,属于侵权行为,可以要求停止该行为,否则情节严重的,可以报警处理。辞职和离职的流程通常如下: 1、员工原则上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 2、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 (1)、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部门负责人
-
试用期一个月离职单位不给签合同我该怎么办天津在线咨询 2023-07-221、他们的法律依据是:在试用期内辞职,应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而你在离职的时候,没通知他们; 2、你应该回去一趟,口头交待一下,或办理一下交接方面的手续等。否则,如果涉及到行业竞业限制的话,你将说不清楚; 3、回去口头交待时,记着,就以单位不给签劳动合同为由,有权离职,因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没有保障,再因不签劳动合同,自己年轻不懂法,因年轻气盛而没提前三天打招呼,没能办理相关手续等,口头
-
职工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该怎么处理北京在线咨询 2023-04-12职工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处理办法如下: 1、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存在的情况下要求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话,用人单位拒绝续签违法,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2、劳动者不续签的话,除非是以用人单位提供的新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降低为由才有经济补偿金,否则无经济补偿金。 满足上述情况,用人单位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而拒绝
-
单位不能办理离职手续,公司不给签离职书合法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09用人单位规定劳动者不能离职,是不合法的,同时,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社保是与工资相挂钩的,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生育保险(0.8%全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单位0.5%-1.6%全由单位承担)。因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区承担的比例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