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认定书驶离现场和逃逸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5 14:32:35 166 人看过

交通事故逃逸和驶离现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交通事故逃逸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后,驾驶员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驶离现场并不是法律术语,是肇事者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事故发生现场。

2、目的不同

交通事故逃逸会导致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肇事者妄图推卸、逃脱责任。

驶离现场,主观上讲,肇事者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并且事后主动归案,这样的行为就不能依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来处罚。

《刑法》

第133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5日 03: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责任认定书上写的驶离现场于当日查获算逃逸吗
    一、责任认定书上写的驶离现场于当日查获算逃逸吗首先通过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如果调解无效,可以向法院起诉肇事人及保险公司。起诉的注意事项:1、赔偿执行有保障。现在的车辆基本已覆盖交强险,大部分购买了商业险,只要提起诉讼并经法院判决。2、赔偿金额高。由律师提供合法合理的赔偿请求,经过法院审理,赔偿金会严格按照法律计算。交通事故逃逸和驶离现场的区别:1、含义不同交通事故逃逸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后,驾驶员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驶离现场并不是法律术语,是肇事者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事故发生现场。2、目的不同交通事故逃逸会导致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肇事者妄图推卸、逃脱责任。驶离现场,主观上讲,肇事者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并且事后主动归案,这样的行为就不能依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来处罚。二、交通事故逃逸和驶离现场的区别:1、含义不同交通事故
    2023-03-09
    349人看过
  • 交通事故现场交警会开认定书吗
    不是交警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一、交通事故致行人死亡责任是怎么划分的?交通事故致行人死亡责任划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二、被撞,小孩该谁的责任小孩子乱跑被撞是孩子的监护人的责任,根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
    2023-03-04
    322人看过
  • 交警认定交通肇事逃逸就是逃逸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一、交通肇事逃逸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一)犯罪客体的上的区别。犯罪客体是区别此罪彼罪的重要标准,交通肇事的犯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
    2023-02-22
    146人看过
  • 认定书驶离现场保险全赔吗
    1、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划分责任,并承担赔偿责任;2、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赔偿金,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3、协商不成向法院起诉,要求承担赔偿责任,申请法院做伤残鉴定,根据伤残等级来计算伤残赔偿金等相关费用。一、撞到人后续赔偿问题将肇事车辆的车主、司机和车辆购买保险的保险公司一起起诉到法院;二、根据交警做出的责任认定、法医做出的伤残鉴定结论进行索赔;三、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残疾辅助器具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2023-06-22
    270人看过
  • 肇事逃逸交警多久传唤现场处理
    如果现场有监控能拍摄到的车辆的车牌号,车牌号在数据库上有记载着车主的个人信息,这就给破案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如果能传唤成功,一般在24小时内就会和肇事者取得联系。一、出了交通事故怎么报警出交通事故怎么报警公民在遇有交通事故时,请不要惊慌。要用手机或到临近的地方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免费的,如果您的手机不是在发生交通事故所在地办理的业务,拔打时要加当地的区号即可。(1)及时报警。(2)地点讲清。(3)说明险情。应简要报告事故原因与人员、车辆伤损情况。(4)留下姓名。(5)保护现场。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及周围群众应尽可能保护现场原貌,以利于事故处理时民警收集物证,判断事故性质;同时注意尽可能不妨碍交通秩序。因妨碍交通不得不变动现场的,先标明事故现场位置,或用手机、相机拍下事故现场位置,再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6)警示标志。发生交通事故,应在车辆周围
    2023-03-27
    339人看过
  • 肇事逃逸认定与交通事故认定的区别
    一、肇事逃逸认定与交通事故认定的区别(一)肇事逃逸认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
    2023-04-12
    196人看过
  • 肇事者逃离事故现场是否能认定为肇事逃逸
    需结合具体情况由交警部门判断确认。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
    2023-03-16
    318人看过
  • 怎样判定肇事逃逸后逃离事故现场的现场情况
    肇事后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一、撞车走了算不算肇事逃逸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肇事者走了就构成逃逸。二、小区内擦到车跑了算逃逸吗小区里擦到车跑了不算逃逸。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对方撞到停放在路边的车没有打电话报警也没有与爱害车主联系,逃脱以逃避责任,是逃逸。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
    2023-06-27
    398人看过
  • 肇事逃逸必须现场报警吗
    是需要报警的。逸涉嫌犯罪,公安局立案后进行侦查,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法院判决。这个三个阶段一般在五个月左右时间。《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2023-04-21
    146人看过
  • 肇事逃逸和离开现场有何异同?
    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不属于肇事逃逸。离开现场就是逃逸吗离开现场就是逃逸。凡是交通事故发生后,无故离开现场都算逃逸行为。以下行为均可以定义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
    2023-07-06
    325人看过
  •  肇事逃逸与驶离现场罪在法律上的界定
    交通事故逃逸和法律术语驶离现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通事故逃逸是指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而驶离现场是指肇事者为了逃避被害人家属可能的报复而逃离事故现场。交通事故逃逸会导致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而驶离现场则不会影响法律追究。一、含义差异。交通事故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驾驶车辆或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驶离现场并非法律术语,而是指肇事者为了逃避被害人家属可能的报复而逃离事故现场。二、目的不同。交通事故逃逸会导致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肇事者妄图推卸、逃脱责任;驶离现场,主观上讲,肇事者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并且事后主动归案,这样的行为就不能依照“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规定来处罚。 交 通 事 故 逃 逸 与 驶 离 现 场 的 区 别交通事故逃逸与驶离现场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交通事故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或者乘车人离开现场,没有采取
    2023-09-11
    195人看过
  • 肇事逃逸现场认定有几种情况?
    肇事逃逸现场认定的情况有: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一、交通肇事逃逸认定情形有几种(一)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二)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三)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四)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五)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六)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七)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
    2023-02-21
    299人看过
  • 机动车逃逸现场 事故责任认定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一、构成交通肇事的是什么?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023-03-13
    91人看过
  • 肇事逃逸人员离开现场还能报警吗
    发生交通事故,双方都离开现场后也能报警处理。车辆剐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只造成了财产损失的属于轻微交通事故。轻微交通事故可进行快速处理或自行前往交通事故报案中心报案。如遇有伤亡或较大损失,应立即报警,详细说明事故发生地点及伤亡人数。一、开车时发生轻微交通事故要不要报警开车时发生轻微交通事故不要报警。1、不需要报警的情形发生轻微物损交通事故后,事故当事人在相互查验证件及保险凭证后(最好手机拍照留存),立即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报告,同时应当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将车辆移至附近不影响交通的地点。获得保险公司报案号后,自行协商处理有关赔偿事宜,双方共同填写《协议书》,共同签名并各自留存一份。无协议书的,当事人应当以文字方式如实记载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联系方式、机动车驾驶证号、机动车牌号,交强险的投保公司、保险单号、事故形态、碰撞部位、事故责任等内容,并共同签名。对事故现场拍照留存后,
    2023-04-01
    34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无现场报警和逃逸的区别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03
      交通事故逃逸和驶离现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交通事故逃逸是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后,驾驶员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驶离现场并不是法律术语,是肇事者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事故发生现场。 2、目的不同 交通事故逃逸会导致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肇事者妄图推卸、逃脱责任。 驶离现场,主观上讲,肇事者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并且事后主动归案,这样的行
    • 交警现场怎么判定逃逸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05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
    • 报警后离开现场与肇事逃逸有什么区别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2-28
      报警后离开现场与肇事逃逸的区别是,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肇事者报警后逃离现场是指在事故现场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现场,主观上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事后主动归案,这样的行为不能以“交通肇事后逃逸”论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
    • 怎么区分肇事逃逸和逃离现场的区别,处罚怎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30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肇事者逃离现场是指在事故现场因害怕遭到被害人家属的殴打而逃离现场,主观上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事后主动归案,这样的行为不能以“交通肇事后逃逸”论处。 但是,在审查此类案件时,应当慎重起见,不能轻信肇事者的口供,以防止这一特殊情况成为肇事者逃避因逃
    • 驶离现场与肇事逃逸的区别保险公司理赔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5
      交强险即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对于交强险的赔偿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汽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