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营养费会打给公司,再分配给个人。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或社会对生育的职工给予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保险制度。
生育营养费的领取流程如下:
1、女参保人员妊娠后,持本人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及用人单位开具的《职工婚育证明》(流动人口须同时提供户籍所在地计生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配偶居民身份证,灵活就业人员须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到所在社区计生部门办理生育登记手续。计生部门审核确认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出具《生育保险联系单》;
2、女参保人员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在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围产保健检查,并在首诊医院建立《围产保健卡》。围产保健检查费按医疗保险规定结付;
3、女参保人员生育时,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和《生育保险联系单》到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经医院审核确认符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资格的,由经治医生填写《参保职工生育与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告知单》,交本人签字确认;
4、市社保中心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生育医疗费的次月,将一次性产前检查补贴和生育营养补助拨付至参保人员本人社会保障卡上的银行借记账户;在女职工产假期满的次月,将生育津贴拨付至用人单位。
生育营养费一般多少钱
符合国家规定享受3个月及以上产假的女职工,由基金按照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支付一次性营养费。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1)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2)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30天乘以假期天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六条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国家保障妇女就业合法权益,为因生育影响就业的妇女提供就业服务。
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父母育儿假。
-
女职工生育营养药费单位给报销吗
147人看过
-
生育险的个人账户是否包括营养费用?
362人看过
-
生育保险金给付方式全面解析
481人看过
-
生育津贴打到哪个卡内?
375人看过
-
国家规定的生育营养费标准
204人看过
-
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助
91人看过
营养费,是受害人通过平常饮食的摄入尚不能满足受损害身体的需求,而需要以平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作为对身体补充而支出的费用,是一种辅助治疗。 营养费的赔偿标准,可以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的比例计算。... 更多>
-
怎样补缴生育营养费?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8营养费是属于生育保险中的一种,要领取的话,一般是参保女职工结束后或流(引)产后一年内,由单位经办人携带各项材料之后,到市医保中心办理生育津贴、一次性营养补助费的申领。医保中心审核材料后,确认符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按相关规定将生育津贴、一次性营养费划入参保单位帐户。生育津贴按月发放,职工分娩或流(引)产当月开始享受。
-
计划生育多胎打着哪个生育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03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即有计划的生育。1982年9月被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2月写入宪法。计划生育多胎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计划生
-
非婚生育能否申请营养费山东在线咨询 2023-12-081、可以。营养费是指受害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 2、营养费给付标准可根据受害人实际需要补充营养情况酌定。打胎月份不同,对女性的伤害不同,胎龄越大伤害越大,术后一般需要休息两周到一月,这是计算营养费的一个参考标准。 3、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
-
离婚后单方面给报销生育险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3不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生育险只要交满一年就可以享受,跟离不离婚没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
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助浙江在线咨询 2021-01-19我市从去年1月31日起施行“职工生育保险实施办法”,将单位参加生育保险的缴费费率从1%调整为0.5%,并根据生育保险基金收支和累计结余情况及时调整,进一步减轻参保单位负担、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生育保险基金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生育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按照国家规定的存款利率计息,专款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不得用于平衡其他政府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