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犯罪过失有哪些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需要考虑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
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即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而非任何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在已经预见危害结果的同时还实施该行为,是因为行为人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相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但所凭借的主客观条件并非真实可靠:过高估计自己的主观能力、不当地估计了现实存在的客观条件对避免危害结果的作用或者误以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而可以避免结果发生。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认识因素。
二、犯罪过失的概念
犯罪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三、犯罪过失的特征
1、没有犯罪故意。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具有希望的态度也不具有放任的态度。如果具有犯罪故意,则成立故意罪,排斥成立过失罪。
2、没有保持必要的小心谨慎的态度。
四、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1)对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刑法分则各条规定的犯罪,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其主观罪过形式当然是故意,并且不能理解为当然包括过失。只有当法律条文明示该条之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或者包括过失,过失才可能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这充分显示刑法是以惩罚故意犯罪为主,以惩罚过失犯罪为例外。
(2)对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所规定的过失犯罪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就是都必须以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为构成要件。换言之,刑法规定的过失犯罪只有完成形态并且只处罚完成形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刑法不仅处罚故意犯罪完成形态,而且处罚其未完成形态(预备、未遂、中止)。
(3)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轻于故意犯罪。
五、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疏忽大意的过失事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所以又称无认识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事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有所预见,故又称有认识的过失。
-
哪些类型的犯罪是过失犯罪
109人看过
-
网络金融犯罪相关法律规定有哪些犯罪类型
206人看过
-
过失犯罪类型及其法律特征
280人看过
-
过失肇事罪有哪些类型?
411人看过
-
既遂犯法律规定包括哪些类型?
380人看过
-
列举法律规定的过失犯罪种类?
268人看过
-
刑法中有哪些过失犯罪的类型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26《刑法》中有以下这些过失犯罪的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过于自信的过失,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
什么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主要有哪些类型?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151、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并不具有犯罪的故意,而且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时持有根本否定态度心理。但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者是过于自信而到导致了危害结果。 2、疏忽大意致人死亡,比如,成年人带儿童到水库游泳,儿童是处于成年人的管理控制之下,但是成年人只顾自己玩手机,却没注意到儿童已经游到深水区,没有及时将儿童带回,导致儿童溺水身亡的,该成年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3、过于自信致人死亡,比如,甲乙之间互相打闹
-
2022年哪些类型的犯罪是过失犯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21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
过失犯罪属于哪个类型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4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
共同过失犯罪的类型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05有下列类型: 1.论以同一罪名。即是说在共同过失犯罪中,虽然存在不同的实施过失行为之人,其过失行为共同造成危害结果之发生,但他们的过失行为触犯的是同一罪名,故应以同一的过失罪分别予以定罪。 2.论以不同罪名。也即对共同过失犯罪中各行为人所实施的过失行为分别以不同罪名予以定罪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罪名相异之情况,主要是由各行为人的具体过失行为以及其所具有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 【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