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标案件如何突破
(一)按有关规定判别。对照《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号)(以下简称87号令)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一)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编制;(二)不同投标人委托同一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投标事宜;(三)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或者联系人员为同一人;(四)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者投标报价呈规律性差异;(五)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相互混装;(六)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出。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就可视为投标人串通投标。
(二)查看投标文件样式。看是否有多个投标文件样式雷同。从两份(或多份)招标文件的装订形式、纸张情况、目录编排、文字风格等方面入手,分析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似的情况。电子标书,则主要应从文件属性、目录编排、内容描述等方面来辨别。如果有投标文件在这些形式方面存在相似性或一致性,那么就要仔细审查了。
(三)查看投标文件内容。一是鉴别公章,在一些串标的投标文件中,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开标一览表、声明等文件中盖有别家公司的公章,这表明串标嫌疑很大。二是文件混装,供应商的投标文件中出现别家企业的相关资料。三是内容编排、文本格式异常一致,用自家公司的标准来编写投标文件,却与其他投标人的内容、形式异常一致。四是错误相同,不同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方案、文字描述等有多个相同的错误。
(四)查看投标保证金。如果投标保证金从同一个账户转出,就可认定串标。
二、串标行为的惩戒路径
对于投标人串通投标,只要客观上符合87号令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就可以认定视为投标人串通投标,如果是评审时发现的,作无效标处理;如果是评审后发现的,则由财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如果串标行为在两年内被发现的(因为行政处罚追诉时效为两年),财政部门应启动行政处罚程序和财政监督程序,取得进一步证据,以证实是否属于恶意串通。
三、串标情节严重的如何处理
比如,以行贿谋取中标;三年内多次以上串通投标;串通投标行为损害招标人、其他投标人或者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定数额以上的;投标人自串通投标处罚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一段时间内又串通投标的,可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
-
找出突破点多年“死案”突破
81人看过
-
病历质证如何突破
271人看过
-
围标串标属于什么案件
131人看过
-
如何判断串标犯罪是否立案
50人看过
-
如何判断投标串通罪立案的标准
320人看过
-
如何在男友串通投标罪案件中申请缓刑?
399人看过
-
受贿案件的侦查途径和突破口如何找的?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7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作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
-
如何认定串通投标罪, 串通投标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如何认定串通投标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14一、如何认定串通投标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复杂客体,既侵犯其他投标人或国家、集体的合法权益,又侵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串通投标的行为。所谓串通投标是指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违反有关程序所发生的限制竞争行为的统称,具体地说,就是指在招标投际的过程中,投标人之间私下串通,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共同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的利益,或者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相
-
法院受理围标串标案件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5人民受理刑事案件审查的内容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中有明确规定: 第一百八十条对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书(一式八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增加起诉书五份)和案卷、证据后,指定审判人员审查以下内容: 是否属于本院管辖;起诉书是否写明被告人的身份,是否受过或者正在接受刑事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种类、羁押地点,犯罪的时间、地点
-
哪些为串通投标罪,如何立案江西在线咨询 2021-08-19本罪的主体就招标人而言,是特殊主体,就投标人而言,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刑法第231条之规定,单位也能成为本罪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本罪属于共同犯罪,构成本罪的投标人或招标人都是共同犯罪的实行犯,行为人有可能有主犯和从犯之分,但不存在教唆犯和胁从犯。
-
破产案件虚假破产如何处罚新疆在线咨询 2023-03-21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