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在学校被恐吓欺凌导致抑郁症怎么判
最终裁决取决于事宜的详细情况和个体。
倘若涉及精神虐待并导致未成年人身患忧郁症,若无其它显著性恶劣情节,通常不会被视为犯罪。
在这种情况下,施暴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关的民事赔偿责任,用以弥补受害者因此遭受的精神创伤。
然而,如果存在进一步的违法犯罪行为,那么施暴者就有可能面临刑事指控,甚至被法院判处某种法定刑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未成年人在哪些情形下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的,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法律是一种普遍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未成年人在学校被恐吓欺凌导致抑郁症怎么判”,法律的学习和理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过程,把它看作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损害赔偿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n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在学校被人威胁恐吓胁迫是校园欺凌吗
293人看过
-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到成抑郁症可以起诉吗
271人看过
-
抑郁症学生如果在学校自杀,学校怎么办
410人看过
-
校园冷暴力导致抑郁症判刑吗
202人看过
-
女生遭欺凌患抑郁症,校园暴力如何处罚
277人看过
-
家暴导致抑郁症如何判定?
234人看过
-
打架吓成抑郁症病人怎么判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16这个需要做伤情鉴定。构成轻伤涉嫌故意伤害罪应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34条,犯故意伤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是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
-
被领导恐吓导致抑郁可以认定工伤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11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上下班途中”的规定进行了细化,《规定》自9月1日起施行。《规定》第六条明确: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
-
在校中职学生,几个月前,口头恐吓一位抑郁症患者,但这学生不知她有抑郁症算有罪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14自杀导致他人死亡怎么办一、刑事责任:1、如果自杀者未死,则要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2、如果自杀者已死,免去了刑事责任;3、
-
亲吻未成年孩子导致对方精神抑郁症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13我不是开玩笑哦。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研究的深一点,从人身伤害角度出发,如果是美女的话另当别论,如果是天赋异禀容貌异常之人,则我们必须要考虑她对未成年人采取的亲吻行为是否会给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心理影响,举例而言,大话西游里星爷作为成年人吐啊吐啊的也就习惯了,但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很有可能会让其产生对异性的排斥、恐惧心理及其他不良心理影响。如果这些不良心理影响达到足够的程度,不排除
-
学校要抑郁症的诊断书怎么办问题学生没有抑郁症宁夏在线咨询 2024-09-13若未患抑郁症,且学校强行索要抑郁诊断书,应切实阐述自身处境,以揭露无此病症。在这基础上,可追加心理健康证明材,例如心理咨询师的评估报告或校园学习生活纪录等。假如学校坚持所求,则有权拒接此类不当请求,并可将此事提交给有关部门或机构,捍卫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