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判死刑用赔偿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5 09:32:13 122 人看过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如果被害人家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法院会依法判决。

一、刑事案件不能提起附带离婚诉讼

追究刑事责任不能附带提起离婚诉讼。这是因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离婚是解决人身关系不在此列。对此《刑诉法》明确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被告人已经承担刑事责任是否影响民事责任

被告人已经承担刑事责任不影响民事责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民事损害赔偿的处理有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被害人个人由于交通肇事者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有权在刑事诉讼中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对其损失进行赔偿;

2、如果被害人是国家或集体的,可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对国家、集体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三、盗窃罪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吗

盗窃罪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16: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因杀人不追究赔偿金,能否被判死刑?
    这段内容讲述了是否需要对杀人案件判处死刑与是否进行赔偿的关系。赔偿并不意味着可以避免刑罚的执行,而故意杀人的可以处死刑,过失致人死亡且情节特别严重的也可以处死刑。正当防卫致犯罪嫌疑人死亡的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致犯罪嫌疑人死亡需负刑事责任但一般不处死刑。因此,判断是否需要对杀人案件判处死刑与是否进行赔偿需要考虑犯罪情节。是否需要对杀人案件判处死刑与是否进行赔偿没有直接关系,判断取决于犯罪情节,赔偿并不意味着可以避免刑罚的执行。故意杀人的,可以处死刑;过失致人死亡,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死刑;正当防卫致犯罪嫌疑人死亡的,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致犯罪嫌疑人死亡的,需负刑事责任但一般不处死刑。 素 材 : 故 意 杀 人 是 否 可 以 免 除 赔 偿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故意杀人属于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对受害人的死亡及家庭造成的创伤和损失,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受害人家属有
    2023-09-03
    449人看过
  • 杀人会判死刑吗杀人罪怎么处罚
    一、杀人会判死刑吗杀人罪怎么处罚1.在我国刑法中,故意杀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故意杀人罪,刑罚可能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故意杀人的案件都会被判处死刑。实际上,判决是否执行死刑,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犯罪动机、手段、后果等,以及法院的最终判决来决定。因此,故意杀人并不一定会被判处死刑。二、故意杀人的处罚标准对于故意杀人罪的处罚,主要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来确定。1.如果犯罪情节严重,例如出于图财、奸淫、报复等卑劣动机杀人,或者利用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或者杀害特定对象如亲人、知名人士等,那么犯罪者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2.如果犯罪情节较轻,例如义愤杀人、激情杀人、受嘱托杀人、帮助他人自杀、生母溺婴等,或者属于防卫过当的情况,那么犯罪者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犯罪情节的认定,以
    2024-07-19
    325人看过
  • 老公杀死老婆怎么判刑、赔偿
    按规定,故意杀人后要赔偿以下费用:1、丧葬费;2、被扶养人生活费;3、死亡赔偿金。确定赔偿数额时,一般可以对赔偿进行协商,协商不一致的可以去法院起诉处理。一、过失杀人附带民事责任过失杀人附带民事职责为:如果受害人及家属或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可以要求行为人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以及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双方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二、过失致人死亡罪赔偿是什么过失致人死亡罪赔偿:主要费用有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丧葬费等。赔偿方面可以协商,也可以通过法院解决。城镇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农村居民为: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三、过失致人死亡赔偿标准
    2023-06-23
    368人看过
  • 七十二岁老人杀死人要判死刑吗
    一、七十二岁老人杀死人要判死刑吗在刑法中,只有对年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的犯罪有特别的量刑规定,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之一的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七十二周岁的人构成犯罪的几个月应正常追究刑事责任,当然也应按规定执行刑事拘留或逮捕,从而由负责羁押,但是,如果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在由办案机关予以取保候审并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后,才可以暂时不送羁押。《刑法》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
    2023-03-12
    68人看过
  • 杀死小孩也判死刑吗
    若是行为人故意杀害儿童的,可能会判死刑,具体要看其犯罪情节而定;但若是过失致儿童死亡的,不会判死刑的。一、故意杀死人要被判死刑吗故意杀死人不一定要被判死刑,具体判刑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杀人后自首会判死刑吗?杀人后自首不一定会判死刑,要看具体情况。我国《刑法》对自首的规定是,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属于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是否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依然需要法官酌情决定。如果虽有自首情节,但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
    2023-06-28
    391人看过
  • 谋杀罪只要交赔偿金就不用死刑吗?
    谋杀罪的正确表述应为故意杀人罪。犯此罪的,不是只要交赔偿金就不用判死刑。因为对被害人进行赔偿,并不能免除犯罪人应当受的刑事处罚,但是积极进行赔偿,取得谅解的,可以在量刑时予以减轻处罚。行为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蓄意谋杀罪怎么判刑蓄意谋杀涉嫌故意杀人罪,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7-29
    294人看过
  • 防卫过当杀死人了,会判死刑吗
    防卫过当一般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而做出的过激行为,有故意和过失之分,但是两种情况致人死亡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防卫过当一般不会判死刑,理由如下:对于防卫过当,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防卫过当,应当依据其罪过形式和客观行为的性质,按照我国刑法分则的有关条文定罪量刑。但因为正当防卫行为是不法侵害引起的,是为了使被不法侵害者所侵害的客体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以依法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根据死刑适用于对罪大恶极、严重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分子的原则,防卫过当不会被判处死刑。一、防卫过当以及死刑的相关法律规定:1、根据《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无限
    2023-04-11
    225人看过
  • 75周岁杀人适用死刑吗
    75周岁杀人一般是不适用死刑的,但是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1、犯罪时间早于行为人18周岁生日第二天之前的,就属于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2、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被告人是怀孕的妇女,不管其怀孕是否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一、死刑的适用要注意哪些注意下列事项:
    2023-02-28
    226人看过
  • 杀人偿命是否必须判处死刑?
    杀人赔偿情节较轻的可不判死刑,是否需要判死刑与是否赔偿关联不大,具体根据犯罪情节而定,赔偿不代表可以免除刑罚。故意杀人的,可以处死刑;过失致人死亡,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死刑;正当防卫致犯罪嫌疑人死亡的,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致犯罪嫌疑人死亡的,需负刑事责任但一般不处死刑。故意杀人罪中谋杀成立能判死刑吗在中国犯故意杀人罪是可以判处死刑的,但是犯了故意杀人罪却不一定会被判处死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但是最终承担何种刑罚,需要依据具体情节,有无从轻减轻或者免除的情节等综合判断,并不是所有的故意杀人罪都是必须死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
    2023-08-16
    358人看过
  • 精神病人杀几个人判死刑吗
    不可以。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一、因为抑郁症被人砍伤能判刑吗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抑郁症并不属于精神病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形,所以砍人造成他人重伤时,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
    2023-03-29
    415人看过
  • 骑电动车撞死老人赔偿用判刑吗
    一、骑电动车撞死老人赔偿用判刑吗恐怕是要坐牢的。如果致一人死亡,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的,那就够成交通肇事罪,如果是全责,那就是够成交通肇事罪。如果民事上能达能赔偿和解,对方出具了谅解书,这样一般的符合适用缓刑的条件的,是可以使用缓刑的。如果达不能和解,大概率会判实刑的。交通事故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营养费、鉴定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二、交通肇事罪的概念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肇事罪的特征。即交通肇事
    2023-04-20
    126人看过
  • 孕妇杀人适用于死刑吗
    孕妇杀人不会判死刑。根据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因此孕妇故意杀人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持枪杀人一定会判死刑吗持枪故意杀人罪是否判死刑需要根据具有的犯罪情节来确定,如果手段极其恶劣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持枪同时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与故意杀人罪一起数罪并罚。《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17岁杀人怎么判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也是中国刑法中性质最恶劣的犯罪之一。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
    2023-06-20
    328人看过
  • 2023杀人后自杀还用赔偿吗
    杀人后自杀还用赔偿吗杀人后当事人自杀的,不会再追究刑事责任,但民事赔偿是免除不了的,被害人家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被害人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2023-05-29
    114人看过
  • 杀人案20年后会判死刑吗
    杀人案20年后会承担刑事责任,但不一定会被判处死刑,是否要判死刑要考虑犯罪动机,犯罪手段是否残忍等因素。杀人刑事案件属于严重刑事犯罪行为,不论是否已经被国家司法机关立案或受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都会被列为“必须追究刑事责任的”。对于超过追诉期、但必须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023-06-18
    33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入室故意杀人,判死缓,用赔偿死亡赔偿金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9-15
      1】需要承担两种责任,一种是刑事责任即定罪量刑,如死刑或者、,另一种是,就是对死者的人身损害进行赔偿。2】针对第二种责任,赔偿标准的依据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死亡的标准为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依据是第29条。此外其
    • 外用杀人枪杀人20年会判死刑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10
      过失杀人逃了20年抓到不会判死刑。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逃逸20年不是法定的加重情节,所以过失杀人逃了20年抓到不会判死刑。
    • 杀人一定判死刑吗,之后怎么赔偿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3-08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 杀人不一定判死刑,具体刑罚要根据案情决定。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刑法》第233条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来看,过失杀人的时候,最高刑不超过7年。 具体赔偿的数额要根据地区和受害人情况来确定,除赔偿抢救
    • 杀人赔偿是否可以不判死刑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7-18
      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杀人赔偿可不判死刑。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 杀人犯赔偿了死者的安葬费会判死刑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14
      杀人犯家属,赔偿了死者的安葬费,跟杀人犯量刑当然是有关系的。主动赔偿受害人损失,化解矛盾的,酌情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一般来讲,赔偿了受害人损失,就不会被处以死刑了。如果不赔偿,法院可以依法做出判决,并从重对犯罪嫌疑人量刑。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