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赃物的定价标准如下:
(一)流通领域的商品,按市场零售价的中等价格计算;
(二)单位和公民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物品,原则上按购进价计算;
(三)农副产品,如粮食、猪、羊、家禽、鱼等,一律按农贸市场同类产品的中等价格计算。
一、盗窃赃物是否构成盗窃罪
根据刑法第264条的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它的构成要件主要有: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
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盗窃违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
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对主体的修改是对本罪修改的重要内容。依原刑法,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少年犯惯窃罪、重大盗窃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法取消了此规定。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盗窃违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因此,盗窃赃物也依然会构成盗窃罪。
二、盗窃赃物退还会减刑吗
犯罪嫌疑人如果赔偿被害人损失的,法官会酌情考量从轻、减轻量刑。不过,被害人还是可以提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损失的。如果销售赃物的与盗窃行为人不是同一人,但有串通的,视为共同犯罪,销赃人构成掩饰隐藏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如果购买赃物的人是明知赃物而购买的,同样构成掩饰隐藏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
-
盗窃罪赃物怎么处理,依据赃物价值如何量刑?
225人看过
-
盗窃所得赃物的定价方法
171人看过
-
盗窃罪销赃价高于鉴定价的情况如何处理
111人看过
-
盗窃罪赃物估价有异议吗
484人看过
-
分析盗窃罪赃物定价的实践与挑战
257人看过
-
盗窃罪赃物的鉴定标准
269人看过
-
盗窃赃物价值如何评估天津在线咨询 2024-04-29盗窃赃物价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被盗财物有有效价格证明的,根据有效价格证明认定;无有效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认定盗窃数额明显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估价;2、盗窃外币的,按照盗窃时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机构公布的人民币对该货币的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
没有赃物的盗窃案如何认定犯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8只要证据确凿充分,足以认定刑事被告人实施了入户盗窃、扒窃、多次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或者实施其他盗窃行为且数额较大,就可以定罪判刑,并非必须查获了赃物才能定罪。法律依据如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
-
销赃数额高于赃物价值的,盗窃数额应当如何认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02销赃数额高于赃物价值的,其盗窃数额应当按照销赃数额认定。盗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
盗窃赃物属于盗窃罪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2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
-
盗窃犯如何要回赃物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4《刑法》第64条的规定对赃款赃物的返还与没收。对已经追缴或退赔的赃款赃物,属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予以返还;属于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予以没收。按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受害人的财物,只有在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效后,有关机关才会依法返还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