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如下:
1、诉讼程序终止,法院调解生效后,说明人民法院最终从法律上解决了双方的纠纷,诉讼程序终止,未经审判监督程序,法院调解结果不得随意撤销、变更或作出与原调解相抵触的裁判;
2、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得再次起诉,但调解不允许离婚、调解、撤诉的离婚案件除外;
3、当事人不得对同一案件再次起诉或者上诉人民法院,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调解书和变更调解书的内容;
4、有支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不自觉履行有效调解书的,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人民法院调解,送达调解书时,一方或双方拒绝接受调解书,视为调解不成。
调解书的效力主要表现为:
1、终结诉讼程序,法院调解生效后,说明人民法院最终从法律上解决了双方当事人的纠纷,结束了诉讼程序。法院调解结果,不经审判监督程序,不得随意撤销、变更或作出与原调解相抵触的裁判。
2、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不得再行起诉,但是调解不准离婚或者调解和撤诉的离婚案件等几类涉及人身关系的案件除外。
3、当事人不得就同一案件再行起诉或上诉人民法院非经法定程序也不得撤销调解书和改变调解书的内容。
4、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生效调解书,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
羁押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46人看过
-
哪些方面能体现财产分割协议的有效性
434人看过
-
洗钱犯罪的国际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99人看过
-
防水工程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78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401人看过
-
行政回避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03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养老保险对公民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体现在哪些方面? 体现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6国家欲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省际之间基金不平衡问题,靠省级统筹自身难以解决,所以必须提高统筹层次,在全国范围内调剂基金,养老保险对公民生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
-
羁押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29首先,有利于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错误羁押,不当羁押的出现。在我国逮捕即伴随着羁押,羁押是逮捕的一种应然状态。羁押必要性审查首先应对逮捕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如发现错误逮捕的情形,可以及时纠正。羁押是一个过程,是否有羁押之必要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当被羁押对象无社会危害性及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情形时,便无必要继续羁押,应当及时解除羁押,这样将有助于避免一押到底,频繁延长甚至是超期羁押等不
-
专利权的实用性在哪些方面体现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12专利权的实用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作为专利的技术方案,不应是抽象的思维阶段的东西,而应是能够在工业上实施,具备可实施性、再现性、有益性。可实施性是指该发明创造能够在产业上制造或使用。
-
调解书生效离婚调解书的生效方式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31具体应当咨询当地公安机关,以山西省为例,未对离婚后变更户口簿婚姻状况的时间作出规定。 根据《山西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 第一百零三条公民申请婚姻状况变更登记的,除提交本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外,还应当提交以下相应材料: (一)在国内结婚或者离婚的,提交民政、法院等部门出具的《结婚证》、《离婚证》或者法院判决书; (二)在国外结婚或者离婚的,提交《结婚证》或者《离婚证》、我国驻外使(领)馆认证
-
国家赔偿的违法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21国家赔偿违法性体现是行为违法、主体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违法原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违反归责法律造成他人权益损害的,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即以行为违法为归责标准,而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只要能够证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或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即可依法请求国家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