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让人: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身份证号码:
受让人: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身份证号码:
证明人:________(以下简称丙方)身份证号码:
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甲方将该建房指标自愿有价转让给乙方,双方就建房资格的指标转让达成的协议如下:
一、甲方自愿将建房指标作价现金人民币?万元整(金额小写:?元),转让给乙方。
二、自筹资金建房款由乙方以甲方的名字缴纳,实际出资人亦是乙方;因目前该项目的房地产商无法提供该房屋的房地产证,待该房屋建好后,甲方是该房屋的名誉财产主人,乙方是该房屋的实际出资人和所有权人。若该房屋的房地产证需办证,其办证所需费用由乙方承担,甲方应将所取得的该房屋的房地产证及相关证件及时交给实际出资人乙方。甲方子女、亲属以后不能以该房屋的房地产证及相关证件来证明甲方是该房屋的所有权人。如需过户该房屋的房地产证,甲方必须全力配合,所需费用由乙方负责。
三、甲方将建房指标以货币的形式转让予乙方后,一旦甲方要来索取已转让出去的建房指标及财产,则甲方必须承担提出诉讼时的实际评估价值的两倍补偿给乙方或房屋的实际拥有者。若乙方在该房屋建成后,无论任何时候,任何理由,合法或不合法均不能把该房屋退还给甲方,否则,乙方必须承担提出诉讼时的实际评估价值的两倍补偿给甲方。
四、乙方必须在该协议签订的当天,一次性付清房屋的指标转让费给甲方。且该房屋付款后甲方中途不得反悔,若反悔,则甲方须双倍退还乙方指标转让费以及该房屋的首付费用。
五、乙方必须遵守集资房各项建房政策,方案,措施以及有关精神和今后的由业主委员会同各业主所达成的物业管理方案;若发生问题,违反建房方案,政策,措施及有关精神和物业管理方案,其责任均由乙方负责。
六、该协议签订后,购房所要缴纳的所有费用及办理各种相关证件(包括水电上户)的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七、未尽事宜,双方协商处理。
八、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方、乙方、证明人各持一份。
甲方:(签章)年月日
乙方:(签章)年月日
丙方:(签章)年月日
相关知识:
返回地建房指标,就是民间所说的红证,正式名字叫土地分配计划使用证,是建农村安置房的凭证。
按照现行的政策,国家在向村集体征用土地后,会按照比例,返回一部分国有土地给村集体建房,本意是用来保护失地农民。但由于这些返回地多数处在城乡结合部,经济价值和增值空间大,一些村民就把土地分配计划使用证拿到房屋介绍所出售。
-
房屋指标转让合同未签合同是否成立
81人看过
-
转让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合法吗
489人看过
-
招标人可以转让建筑合同吗
92人看过
-
在建工程转让合同纠纷否转让
107人看过
-
商标转让协议与商标转让合同
367人看过
-
安置房指标能不能转让
297人看过
转让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将其合同权利、合同义务或者合同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合同。根据转让的内容不同,转让合同可以分为债权转让合同、债务承担合同和债权债务概括转让合同三种类型。... 更多>
-
房指标转让指标转让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3拆迁商品房指标买卖我有个朋友家里拆迁得到了一个商品房的指标.我可以直接把指标买下来吗到时候用这个指标买房子户主是谁如果可以买那么可以用按揭的方式吗
-
单位指标房,指标转让合同,可以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2拆迁商品房指标买卖我有个朋友家里拆迁得到了一个商品房的指标.我可以直接把指标买下来吗到时候用这个指标买房子户主是谁如果可以买那么可以用按揭的方式吗
-
购房指标转让合同的效力是怎么样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8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会议纪要》的规定,当事人签订合同将房屋(包括拆迁安置用房等)的购买指标转让给他人,当事人一方主张转让合同无效的,一般不予支持,但当事人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购房指标的除外。
-
集资房指标转让合同应写哪几个方面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18房地产转让的程序(1)签定房地产转让合同。房地产转让必须签定书面合同。房地产转让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的姓名或名称、住所;房地产权属证书名称和编号;房屋坐落绘制、面积、四至界限;土地宗地号、土地使用权年限及取得方式;房地产的用途或使用性质;成交价格及支付方式;房地产交付使用的时间;违约责任;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2)房地产转让权属登记。房地产转让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申请房产变更登记
-
转让购房指标合同纠纷方式是如何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31合同纠纷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合同当事人的请求,在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合同争议的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法律关系的总和。 它是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与其他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相比,诉讼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诉讼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进行审理裁判,最具有权威化性;其次、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裁判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