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出车祸,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进行索赔。具体是:
(1)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2)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规定,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没有住院就不需要赔偿误工费。
车祸没有住院能赔偿误工费吗
车祸没有住院是否能赔偿误工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1、如果交通事故给受害人造成了实质的误工损失,不管有没有住院都需要赔偿误工费;
2、若没有造成人身受损,不需要赔偿误工费。
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规定,在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没有住院就不需要赔偿误工费。关于误工费的说法,是因为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导致实际收入的减少。误工费会根据有固定收入和无固定收入的情况来进行对受害人的赔偿,与受害人的收入能力相关,且计算的依据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推绎性。
临时工买社保吗
第一种情形:双方存在实际雇佣关系。所谓任职或者雇佣关系,一般是指所有连续性的服务关系,提供服务的任职者或者雇员的主要收入或者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来自于任职的企业。如果临时工与企业存在实际雇佣关系签订了劳动合同,同时参加单位的考勤、服从单位的规章制度管理。那么临时工与正式员工一样,应该享受同等待遇,企业需要按照“工资薪金”给临时工发放报酬,同时需要帮临时工代扣代缴社保以及个税。第二种情形:临时工提供劳务,不存在实际雇佣关系。如果临时工与企业不存在实际雇佣关系,没有与单位签订有期限的劳动合同,只是提供偶尔或按次提供的劳务,这种情况就应该按照劳务费处理。比如企业办公室等房屋装修,请来的粉刷工,油漆工,搬运货物临时找来的搬运工,企业一般是不会固定设置这些岗位,员工提供的也不是连续性的服务。接受劳务的企业不需要为提供劳务的人提供社保。第三种情形:被劳务派遣员工。被劳务派遣的员工的社保应该由谁缴纳?关键要看当初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合同是如何签订的。如果合同中约定用工单位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单位劳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发生车祸出租车误工费怎么索赔的
73人看过
-
误工费可以赔多少天车祸?
463人看过
-
退休工人出车祸能索要误工费吗
471人看过
-
车祸至腰受伤赔多少误工费?
275人看过
-
车祸索赔:出租车司机的误工费如何解决
158人看过
-
车祸脑出血一级误工费是多少?
201人看过
临时工,是非长期性的员工,有的临时工属于派遣性质的劳务工,签订的是劳务合同,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某项目的需要,临时招聘的员工。不论是哪一种性质的临时工,基本都需要签订合同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临时工的性质虽然不同于正式员工,但是对合理劳动的... 更多>
-
临时工误工费赔偿多少,临时工误工费怎么赔偿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9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费赔偿金额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收入状况对应的计算公式: 一、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注:对有固定收入的,应当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损失计算误工费损失赔偿。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则是执行的问题。 二、无固定收入的: 1、受害人能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
-
-
出车祸临时工怎样赔偿河南在线咨询 2023-01-07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
-
出车祸时是谁出的误工费河南在线咨询 2022-06-09交通事故误工费一般由全责方负责赔偿。全责方和公司有劳动关系的话,公司部可以要求司机承担,如果属于雇佣的话,在司机有重大过失的情况下,公司可以向司机追偿。没有驾驶证司机要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
车祸误工费是多少工资赔偿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1-10-19交通事故中错误劳动费的赔偿标准如下:受害者有固定收入者的,错误劳动费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人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