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中如何认定主观故意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9 23:01:02
163 人看过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受贿罪这一刑事犯罪在主观动机上主要由故意心理状态构成。在此基础上,唯有当犯罪行为人为实现故意犯罪的目标而采取行动时,才能被认定构成受贿罪;任何因过失导致的行为都无法构成此项罪名。举例来说,若某位国家公职人员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付出努力,但并未怀有接受贿赂的意图,那么即使后者以感谢之名将财物送到前者的住所,只要前者对此毫不知情,就不能将这种情况视为受贿行为进行处理。
然而,在实际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常常会运用各种巧妙手段来掩饰他们真正的犯罪意图,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些案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判断。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如何认定“受贿罪”,是否受贿罪的主
319人看过
-
如何认定权钱交易型受贿罪的主观要件
303人看过
-
非国家人员受贿罪的主观故意
76人看过
-
受贿罪怎么认定如何认定受贿罪
447人看过
-
行贿罪需要主观故意吗
377人看过
-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主观要件如何认定
6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对行贿罪主观故意的认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03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贿人对于自己行贿行为的目的、性质都十分清楚,但为了谋取私利而仍然为之的故意行为。一、在被诉前主动交待,并有重大立功表现,不追究刑事责任;二、在被诉前主动交待,可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五、行贿在5000元以上,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六、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七、情节特别严重,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
-
诈骗罪如何认定主观故意,诈骗罪的主观故意是否有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6合同诈骗罪主观要件的认定: 1、主体。本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犯本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本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2、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
-
偷税罪人身故意或主观故意如何认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22根据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在对偷税罪的相关条款规定中,没有作出过失犯罪的特别规定,因此只有故意才能
-
如何认定“受贿罪”,是否受贿罪的主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1受贿的共同故意是指各行各业人均对接受他人财产的不正当性抱有明确的主观心理,利用国家职员的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有意义。通常,行为者之间有利用国家职员的职权为他人寻求利益和财产的共同意志的相互勾结的各共同犯罪者,希望通过权利交易获得一定的财产,主观故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贯通。
-
盗窃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21盗窃罪故意的认定: 1、行为人明确地意识到其盗窃行为的对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财物; 2、对盗窃后果的预见; 3、已经着手实行盗窃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造成公私财物损失的,是盗窃未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