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的第一百九十四条、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了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的情形。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当事人因法律规定情形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民事诉讼时效为几年
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二、债权转让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吗
债权转让可以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法律规定一般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为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诉讼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三、快贷逾期了三年是否会被起诉
逾期还款的,属于违约行为,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可能会被对方起诉。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在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主动行使权利或者义务人主动履行义务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中断以后重新计算时效期间。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诉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止计算,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
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后时效怎么计算,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327人看过
-
中止和中断:诉讼时效的特殊规定
402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中诉讼时效中断的后果
104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止,中断重新计算起诉时间吗?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区别
434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主要有哪些,诉讼时效的中断与中止的区别是什么?
135人看过
-
遗产纠纷的法律规定中有哪些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446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催款能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有哪些法律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3-11-27催款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95条当中明确的规定,如果存在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的情节,或者是权利人提出诉讼仲裁等相关的情况,那么就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
一建法规诉讼时效中止中断中断区分有哪些不同?河北在线咨询 2021-09-301.两者法律效力不同:中止只是暂时终结了本次程序,并不是对案件的终结,相反,终止后,当事人申请执行权利的消灭。 2.结果不同:中止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终止是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不再恢复。 3.产生条件不同:中止是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殊情况,人民法院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终止是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的。
-
中止中断诉讼时效补救方法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4-09-30中止中断诉讼时效补救方法有:对于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应根据法律规定,采用签订债务安排协议、贷款重组等方法恢复时效,或更新债权关系,降低资产的时效风险。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超诉讼时效的债权丧失了胜诉的权利,程序上已不受法律的保护,但实体上变成了自然债权,可以采取补救措施,重新确认时效。
-
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包括哪些条件甘肃在线咨询 2023-02-12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一种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的,而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则包括起诉、请求、认诺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中止和诉讼时效中断认定后,所涉及到的诉讼时效是需要重新进行计算的,具体以司法机关的认定为准。
-
中断后诉讼时效与中止后诉讼时效有哪些不同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2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不同的发生时间。时效中断可以发生在时效期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的最后6个月。 二是法定原因不同。时效性中断的法定原因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等;时效性中断的法定原因是当事人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三是法律后果不同。时效性中断,中断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不再计算,诉讼时效期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