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含义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3 13:20:32 133 人看过

合非法占有的目的,行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判定,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目的是人的主观心理。主观心理支配客观行为,客观行为反映主观心理。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人的犯罪目的,必定表现为犯罪行为、方法手段等,并与犯罪客观方面的其他因素相联系。只有结合行为人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判定其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有无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有效担保。判断行为人有无履约能力或有效担保,要先看行为人有无真实的主体资格。在正常的经济交易活动中,合同双方当事人签约是为了履约。如果行为人签订合同时隐瞒真实身份,“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假冒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其主观上即可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二是看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有效担保。如果行为人在客观上不具有实际履约能力也无相应的有效担保而与他人签订合同,如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而与他人签订合同;-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履行合同等,则其主观上可能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履行行为的有无最能反映行为人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的诚意,也是认定行为人是否存非法占有目的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凡是有履行合同诚意的,在签订合同后,总会积极创造条件去履行合同,即使不能履行,也会承担履约责任。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合同实施诈骗的人,在合同签订后,根本不去履行或者只是虚假履行。“实际存在的履行行为,必须是真实的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而不是虚假的行为。”

(3)行为人是否采取欺诈手段。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欺骗手段的,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应视欺骗手段及其在整个案件中的作用来具体分析、判定。一般而言,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或隐瞒某些事实,但是并非掩盖其根本无法履行合同的事实,而且实际上也未能影响其对合同的履行的,说明行为人并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而行为人虚构或隐瞒某些事实,如伪造证件,使用假证件,编造谎言等,掩盖其根本无法履行合同的真相,给对方当事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则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应当指出,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人采取的欺骗手段比较典型,可以作为确认行为人非法占有目的的重要依据。但是,具有这些欺骗手段之一,并非一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只有将这些欺骗手段与案件其他事实、行为人客观方面的其他因素结合起来,分析全部客观事实中隐藏的行为人的主观心态,才能做出有无非法占有目的的判定。

(4)行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行为人不履行合同有主客观两种情况。如果合同未履行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造成的,应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果行为人尽了最大努力去承担义务,只是由于客观上发生了使行为人无法预料的情况,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不应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04: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占有相关文章
  •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认定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界定为:即以合同诈骗的方法,非法掌握、控制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收益、处分该财物,形成非法所有的事实状态。在司法实践中,还应考虑以下诸方面因素。(一)合同签订前行为人有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二)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三)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诈骗行为;(四)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五)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六)行为人违约后的态度。一、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呢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1、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罪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合同诈骗罪除了财产的所有权还包括经济秩序。2、
    2023-03-11
    380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合同诈骗罪是目的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是立法对合同诈骗罪的抉择。有学者认为,凡是使用刑法所规定的欺诈手段的,原则上均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当然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的几种客观行为与非法占有目的这一主观要素密不可分。但某种含有欺诈因素的行为是否是合同诈骗罪构成中的客观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有无非法占有目的。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在司法推定时,应全面考察行为人以下各方面的客观因素:1、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约能力。行为人的履约能力可分为完全履约能力、部分履约能力和无履约能力三种情形,应分别不同情况加以认定:(1)有完全履约能力,但行为人自始至终无任何履约行为,而以欺骗手段让对方当事人单方履行合同,占有对方财物,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2)有完全履约能力,但行为人只履行一部分,如果其不完全履行的目的旨在毁约或避免自身损失或由不可避免之客观原因造成,应认定为民事欺诈行为;如果其部分履行意在诱使相
    2023-02-23
    444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表现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是指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构成本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一房二卖能报案吗一房二卖能报案。一房二卖不仅可能涉及民事违约和赔偿责任,还可能违反刑法诈骗,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赌博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罪吗若行为人向他人借款进行赌博,且无力偿还的,一般不属于合同诈骗的范畴,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
    2023-03-15
    86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合同诈骗罪是目的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是立法对合同诈骗罪的抉择。⑥有学者认为,凡是使用刑法所规定的欺诈手段的,原则上均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⑦当然刑法规定的合同诈骗罪的几种客观行为与“非法占有目的”这一主观要素密不可分。但某种含有欺诈因素的行为是否是合同诈骗罪构成中的客观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有无非法占有目的。因此在判断一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时,除看行为人是否符合刑法第224条所规定的行为类型外,还必须看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由此可见,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是认定合同诈骗罪的关键。而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查证和认定行为人“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许多诈骗案件由于受侦查技术及侦查人员能力的局限,难以查证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而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那么,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呢?笔者认为,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应当根据其是否是刑法所规定的具体
    2023-04-27
    73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的认定是什么
    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的认定:1、合同签订前行为人有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2、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行能力;3、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诈骗行为一、欠房租是否属于合同诈骗欠租不属于合同诈骗。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的处罚情形如下: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合同诈骗60万判几年合同诈骗六十万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合同诈骗六十万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
    2023-03-25
    215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是怎么认定的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界定为:即以合同诈骗的方法,非法掌握、控制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收益、处分该财物,形成非法所有的事实状态。合同一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合法财物,且数额较大的,应当认定为合同诈骗,由人民法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司法实践中,还应考虑以下诸方面因素。(一)合同签订前行为人有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二)行为人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三)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诈骗行为;(四)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五)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六)行为人违约后的态度。一、什么是工程诈骗罪行为人利用建设工程诈骗对方当事人的钱财的,构成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
    2023-03-08
    143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占有
    词条

    占有指占有人对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实际控制。占有人可以是依法有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如根据租赁合同在租期内占有对方交付的租赁物。 占有人也可能是无权占有他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如借他人的物品,过期不还。占有人不知道自己是无权占有的,为善意占有;明... 更多>

    #占有
    相关咨询
    •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09-30
      在判断一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时,除看行为人是否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所规定的行为类型外,还必须看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由此可见,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是认定合同诈骗罪的关键,而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查证和认定行为人“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因此,全面考察行为人以下各方面的客观因素: 1、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约能力。 2、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诈骗行为。 3、行为人在
    • 合同诈骗罪是非法占有目的。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11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的目的是非法占有对方的财产。构成本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诈手段,骗取对方财产,数额较大的行为。
    •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1-01
      构成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是指: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构成本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 合同诈骗罪是非法占有目的吗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27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应当界定为:即以合同诈骗的方法,非法掌握、控制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收益、处分该财物,形成非法所有的事实状态。 合同一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合法财物,且数额较大的,应当认定为合同诈骗,由人民法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在司法实践中,还应考虑以下诸方面因素。 (一)合同签订前行为人有无虚构事实、隐瞒真
    • 合同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规定是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6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办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该法条所列举的五种情形: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即虚假主体);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即虚假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