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作为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如何采信当然也要从合法性、客观性及关联性去分析。对于法院委托进行的鉴定,关联性一般没有问题,应当着重审查其合法性、客观性。
鉴定结论的合法性,是指鉴定结论是由法定鉴定部门的法定人员,依照司法鉴定程序对诉讼设计的事实进行鉴别和判断后所提供的,符合法律要求。主要表现在:鉴定结论是由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的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根据委托事项、委托要求及提供送检的鉴定材料,指派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的鉴定人员,依照司法鉴定程序、技术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对检案中某种事件事实进行检验鉴定后形成的书面结论。
1、鉴定材料的质证程序
在鉴定程序开始后,双方应当向法院提交检材,对于医疗纠纷来说主要就是患者钓病历材料。对于双方提交的书面陈述或医学理论书籍,仅是为了支持己方的主观观点而提供的参考意见,不属于检材的范围。法院应当组织双方对病历材料当面质证,详细记录双方意见,尤其是对于病历材料记录客观性方面的异议,给予当事人发表意见的充分权利。即使双方对于病历材料的客观性认识存在一些分歧,如果双方均认可病历材料作为检材,法院即可按照法定程序向鉴定机构移送鉴定材料、委托鉴定。
2.鉴定书的形式审查
医疗纠纷经鉴定机构鉴定作出鉴定结论后,由于鉴定结论本身涉及专门知识的运用,审批人员往往只能凭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形式上进行审查,要真正对鉴定的依据、技术手段的运用等专门问题进行实质性的审查是比较困难的。
《证据规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审判人员对鉴定人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是否具有下列内容:
(1)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2)委托鉴定的材料。(3)鉴定的依据及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4)对鉴定过程的说明。(5)明确的鉴定结论。(6)对鉴定资格的说明。(7)鉴定人员及鉴定机构签名盖章。在以上的形式审查中,需要注意的是鉴定人的执业范围中是否包括鉴定的委托事项。《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对于鉴定的执业分类作出了明确规定,审判人员应予宙查。
-
鉴定工伤与疾病的关联性结论分析
152人看过
-
鉴定结论的界定及属性
138人看过
-
浅谈如何规范鉴定结论的审查
380人看过
-
有效性评估:司法鉴定结论
158人看过
-
自行委托鉴定结论的属性
218人看过
-
什么是推断性司法鉴定结论?
60人看过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
浅析省级职业病鉴定中的方法研究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9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职业病鉴定程序如下: 1、申请 当事人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鉴定申请需提供的材料包括:鉴定申请书,职业病诊断病历记录,诊断证明书,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审核 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的鉴定申请后,要对其提供的与鉴定有关的资料进行审核,看有关材料是否齐备、有效.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10
-
鉴定技术结论的真实性审查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1鉴定结论的真实性主要是以下三点:鉴定材料来源是否真实;鉴定过程与鉴定方法是否真实;鉴定结论与鉴定要求是否真实。(一)对鉴定材料的审查: 1、鉴定材料的发现、提取、固定和保全的具体方法是否科学、可行; 2、鉴定材料的提取部位是否准确; 3、鉴定材料在储存、运送和保管过程中是否损坏或者污染; 4、鉴定材料有无变形、缺损、掉包或加工。(二)对鉴定过程及方法的审查:1、鉴定人所适用的技术设备是否先进,有无
-
工伤鉴定浅表性疤痕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16司法鉴定从受理之日起一般应当在15日内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如确需延长的,经向委托人说明理由,可延长至30日。复杂、疑难案件的鉴定时限确需延长的,经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征得委托人同意,可再适当延长。延长期不得超过60日。 法医精神病鉴定及司法会计鉴定的时限可适当延长,一般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鉴定过程中需要补充鉴定材料所需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
同一性笔迹法鉴定结果为无结论是怎样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2没有明确结果的笔迹鉴定法院不会认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 第二十五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 对需要鉴定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提出鉴定申请或者不预交鉴定费用或者拒不提供相关材料致使对案件争议的事实无法通过鉴定结论予以认定的应当对该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
-
结果加重犯的共同负犯浅论宁夏在线咨询 2023-08-10共同正犯是指共同实施实行行为,共同制造违法事实。 两个人成立共同正犯时,要求有参与意识。成立共同正犯,意味着在制造违法事实上具有连带性,所以是“部分实行,全部负责”的处理原则。 因此,如果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犯罪行为有造成加重结果的危害,那么共同正犯人应当对加重结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