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位继承裁判文书由谁作出?
代位继承裁判文书由法院作出,不管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都必须是针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的。而所谓遗产,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所遗留的个人的合法财产。而抚恤金,因为是被继承人死亡后由被继承人单位向被继承人的近亲属和生前被抚养人支付的经济补偿,同时也带有精神抚慰的性质,所以,抚恤金不属于遗产,不能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被继承人也不能在遗嘱中确定自己的抚恤金的归属。
因为代位继承仅适用于法定继承,而继承只是针对遗产的特定概念,所以代位继承同样不适用于抚恤金,也就是说,抚恤金不存在代位继承的说法。但是,如果代位继承人本身属于被继承人生前抚养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的话,也是可以与其他近亲属一起主张分割抚恤金的。
二、代位继承的条件是什么
代位继承的适用条件:
(1)享有继承权的被代位继承人于继承开始前死亡。在正常情形下,被继承人死亡时,法定继承人便可依继承顺序的直接行使继承权。但也有可能出现被代位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这时被代位继承人在客观上就无法行使继承权。
(2)被代位继承人须为被继承人的子女。通常情形下,公民死亡,其对其他公民的继承权也一并消失。但若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则其继承权并不消失,根据法律规定,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可有其子女代位行使其继承权。
(3)代位继承只能是被代位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也就是说,被代位继承人的配偶、长辈亲属、旁系血亲均无权行使代位继承权。被代位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包括被代位继承人的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曾外孙子女等晚辈直系亲属。
(4)代位继承只能发生在法定继承方式中。在遗嘱继承中不发生代位继承问题。因为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只有在遗嘱人死亡时才取得继承权。如果遗嘱继承人于遗嘱生效前已死亡,则其已无民事权利资格,无法取得继承权。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在当代的社会,代位继承必须是严格的按照我们国家《民法典》第1122条当中的规定来进行确定,如果不符合代位继承的条件,那么就不能够适用于代位继承所发生一些纠纷的话,可以到人民法院来进行解决的,法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n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
继承公证书由谁做出
145人看过
-
拒不履行裁判文书罪由谁立案
111人看过
-
继承公证书的制作由谁来完成?
281人看过
-
商标侵权判决书由谁作出?
66人看过
-
谁能进行代位继承
77人看过
-
无效婚姻的判决文书由谁做出?
220人看过
-
代位继承权是由谁承担?湖北在线咨询 2021-09-30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9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无论其是否再婚,依继承法第12条规定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时,不影响其子女代位继承。”因此,即使方某随后再婚,但只要其对婆婆履行了主要赡养义务,其女儿芳-芳仍可依照法律规定代位继承奶奶姚某的遗产。 关于代位继承人的范围,《最高法意见》第25、26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外曾
-
五保户代书遗嘱由谁来继承澳门在线咨询 2023-01-191、五保户与村委会(居委会)签订有扶养协议的,一般不能再立遗嘱,即使立遗嘱也是无效的; 2、五保户没有与村委会(居委会)签订扶养协议,其可以立遗嘱,但按遗嘱继承五保户的遗产时,村委会有权要求扣回“五保”费用; 3、在第2条的基础上,五保户可以变更自己的遗嘱,前一份遗嘱是公证遗嘱的,在变更遗嘱时还应当由原公证处办理。
-
代位继承法律上是在死亡后由谁继承的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04代位继承人死亡后由其他继承人依法继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代位继承人死后,其子女无权继承代位继承人的份额,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
代位继承的民事申诉书范文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04代位继承民事反诉状范本: 反诉人:李 XX ,男,白族,现年 XX, XX 路 xxx 号,联系电话 XXXXXXXXX 。 诉讼代理 人:xx,xx,xxxx 律师事务所 律师,联系电话 xxxxxxxxx 被反诉人(原告) :杨 XX ,男,白族, xxxx 年 xxx 月 xxx 日生,xxxxxxxxxxxxxxx 市,身份证号码: xxxx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 xxx
-
继承人第二顺位继承人由谁继承?辽宁在线咨询 2023-10-01第二继承人的范围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