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死刑与死缓在法律适用中的差异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18 14:23:25 122 人看过

死刑和死缓是两种在法律中具有严格区别的刑罚方式。死刑适用于特别严重的罪行,而死缓适用于较轻的罪行。执法方式也不同,死刑需要经过公开审判,而死缓则可以由公安机关执行。考验期限也不同,死刑的考验期限为两年,而死缓的考验期限为一年。最后,法律后果也不同,死刑一旦执行即不可逆转,而死缓在考验期满后可以予以解除。总之,死刑和死缓在适用条件、执法方式、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死刑和死缓在法律中的区别在于,它们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同。执法方法不同。考验期限不同。法律后果不同。死刑是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

死刑与死缓的区别

死刑与死缓是两种不同的刑罚方式,在法律适用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死刑是指被定罪为犯罪的人,被判处死刑后,就失去了生命。在执行死刑前,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如上诉、申请再审等。

死缓则是指被判处死刑,但暂缓执行死刑,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期考验。在缓期考验期间,被判处死刑的人仍然可以享有某些人身权利,如请律师辩护、获得家人探视等。如果缓期考验期间没有被提出异议或者被发现有符合缓期考验的条件,死刑将会被解除执行。

可以看出,死刑与死缓在刑罚执行方式和程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人身权利的限制和对刑罚执行的阶段上。

死刑和死缓在法律中存在明显区别。死刑是基于法律赋予的权力结束罪犯生命,而死缓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在缓期考验期间,被判处死刑的人仍然可以享有某些人身权利。如果缓期考验期间没有被提出异议或被发现符合缓期考验的条件,死刑将会被解除执行。可以看出,死刑与死缓在刑罚执行方式和程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人身权利的限制和对刑罚执行的阶段上。

《刑法》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05: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死缓相关文章
  • 死刑与死缓在法律上区分
    法律区分死刑与死缓:1、死刑又称正法、处决,是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以结束罪犯的生命作为刑罚。2、死缓是对罪行足够死刑者,在判处死刑的同时给与两年的缓期,期间罪犯如果没有故意犯罪,则自动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减为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经查证属实,则执死刑。死刑与死缓有什么区别死刑与死缓的区别是:(一)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二)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三)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四)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
    2023-08-14
    311人看过
  • 死缓案件如何处理:缓刑与死缓之间的差异与衔接
    缓刑和死缓的区别:1、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2、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两年。3、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4、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缓刑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缓刑和死缓是什么意思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死缓执行,实行劳动改造
    2023-07-08
    339人看过
  • 探讨公民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差异及如何适用法律
    公民的名誉权与荣誉权区分如下:虽然名誉权和荣誉权都是人格权,但两者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公民身上,法人无一例外都享有名誉权。名誉是对公民个人道德、情感、才能、声誉、声誉、形象、法人声誉、形象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法律规定的公民和法人保持和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法人只能享有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的公民荣誉权。公民必须明确名誉权利的权利内容:公民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名誉既然是社会对于一个公民的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价是公民长期以来生活作风、品德、才能和素养的客观反映,因此对于该具有客观性的评价,公民有保持这种评价的完整性、客观性的权利。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诉讼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誉权权利内容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07-15
    381人看过
  •  探讨调任与转任在职业发展中的差异
    调任和转任是两种不同的公务员身份转换方式。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而转任则是指公务员身份的转换,即“调入”的工作人员具有了公务员的身份,“调出”的公务员则不再具有公务员的身份。转任适用于公务员身份的转换,既适用于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也适用于国家公务员。调任和转任有三个区别:1.性质上的区别: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而转任则是指公务员身份的转换,即“调入”的工作人员具有了公务员的身份,“调出”的公务员则不再具有公务员的身份。2.身份变化上的区别:调任主要涉及进、出公务员队伍的问题,“调入”的工作人员因此获得了公务员身份,“调出”的公务员则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3.适用对象的区别:调
    2023-09-30
    297人看过
  • 法律执行与法律适用的差异
    法律执行和法律适用的区别是主体、性质、价值取向不同。法律执行,广义上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法律适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这种意义上的法律适用一般被称为法的实施。狭义的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其职权范围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事项的活动,特指拥有司法权的机关及司法人员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的活动。法律适用的原则:1、法治原则;2、平等原则;3、独立原则;4、责任原则。法律适用特征:1、法定性,国家机关对具体案件的处理,无论是在程序上还是在实体上,都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2、权威性,国家机关尤其是司法机关的活动是以国家名义进行的,司法裁决一旦发生法律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执
    2023-07-20
    401人看过
  • 关于几种罪名死刑适用的探讨
    一、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问题故意杀人罪是我国刑法分则所有罪名唯一法定刑倒序设置的,其首选为死刑,从而向下排列。原因是故意杀人罪是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自由的犯罪,它侵犯了社会所保护的至高无上的利益——人的生命。但不能以此认为凡犯故意杀人罪的均要判处死刑,因为同为故意杀人的案件,情况千变万化:穷凶极恶的连杀数人、临时起意的激情杀人、大义灭亲、生母杀婴等等,都是故意杀人。可这些完全不同的情况,在我国刑事立法的规定中并没有相应的规定。对故意杀人罪死刑的适用,早在199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下称《纪要》)中就规定:对于故意杀人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罪,适用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
    2023-06-11
    239人看过
  • 缓刑和死缓有什么差异
    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为条件。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构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缓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4、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死缓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死缓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一、缓刑期满后犯罪是否累犯被判缓刑再犯罪的不构成累犯。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
    2023-04-04
    302人看过
  • 死缓和无期徒刑的差异
    死缓是指,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是一种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的刑罚方法,也是一种在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严厉的刑罚。死缓和无期徒刑之间存在着刑罚变更和考验期限计算上的区别。死缓期间,如果表现良好,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可以改判无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会被执行死刑;重大立功者,满两年,会被减为25年有期徒刑;死缓从生效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无期徒刑考验期从入监之日起计算。死缓和死刑有什么区别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为条件。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缓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限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4、法律后果不
    2023-07-01
    237人看过
  • 终身监禁与死刑、死缓的适用条件
    一、终身监禁与死刑、死缓的适用条件刑法修正案(九)对贪污罪、受贿罪的死刑适用主要作了两处调整:一是修改了死刑适用条件,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修改为“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二是增加了终身监禁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第4条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和我国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和慎重适用死刑的死刑政策,分三款规定了贪污罪、受贿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般死缓和终身监禁的具体适用。第4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死刑立即执行。即死刑立即执行只适用于犯罪数额特别巨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贪污、受贿犯罪分子。换言之,对于极少数罪行特别严重、依法应当适用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应当坚决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第4条第二款规定一般死缓。即对于虽然
    2023-04-26
    194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主犯与从犯的量刑差异探讨
    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2、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3、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4、从参加共同犯罪的强度来看,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而从犯的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5、从对犯罪结果的作用来看,主犯由于行为强度大或者技巧热练,通常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因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
    2023-07-04
    128人看过
  • 洗钱罪刑罚及死刑适用情况探讨。
    构成洗钱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一般要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洗钱罪,刑法规定:一、没收实施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5%以上20%以下罚金;二、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5%以上20%以下罚金;三、单位犯本罪的,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洗钱一百万会判多久洗钱100万元,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金额5%以上20%以下罚款。洗钱罪是指知道是毒品犯罪、黑社会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入;为掩盖、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提供资金账户,或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证券;或者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
    2023-07-11
    225人看过
  • 司法实践中缓刑和死刑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一、司法实践中缓刑和死刑有哪些明显的差异司法实践中缓刑和死刑有的明显的差异如下:1.执行机关不同:死刑的执行机关是监狱,缓刑的执行机关是社区矫正机构;2.适用条件不同: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二、缓刑是怎么执行缓刑的执行方式为:1.缓刑判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应当立即交付执行。2.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交付考察。3.实行亲属责任担保和经济担保的方法,敦促缓刑犯自觉接受改造。4.回访考察。5.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
    2023-08-27
    125人看过
  • 探讨审判长与主审法官在司法审判中的分工差异
    审判长是主审法官,主审法官不一定是审判长。诉讼审理活动中有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由法官一人独立审判,因此是主审法官。审判长只存在于普通程序中,有三人或五人组成合议庭,审判长负责住持。因此,只有在有合议庭的审理中才会有审判长,而且审判长也是主审法官,二者竞合,在简易程序中不存在审判长,只有主审法官。审判长是什么职位?审判长是审理时的职务,临时的,没有级别。在合议庭中,一般是职务最高的人任审判长,如院长参加审判,院长任审判长,院长没参加,副院长参加,副院长就是审判长。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一般需要几个人临时组成一个合议庭,这几个人负责审理一个案子,其中职务最高的任审判长,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审理完一个案子,合议庭解散,审判长也就免职,下一个案子,再组织合议庭,再任命审判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九条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
    2023-07-10
    98人看过
  • 缓刑和死缓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一、缓刑和死缓之间的差异是什么缓刑和死缓之间的差异如下: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4.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缓刑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二、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缓刑的适用条件
    2023-09-01
    39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缓
    词条

    对于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 1、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 更多>

    #死缓
    相关咨询
    • 探讨我国死刑适用范围是?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7
      关于探讨我国死刑的适用的回答为我国刑法贯彻保留死刑、坚决少杀、防止错杀的政策,适用死刑必须非常慎重,把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范围缩小到最低限度,根据这些原则,死刑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所犯罪行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别严重和情节特别恶劣的。刑法分则对于可以适用死刑的条文作了严格的限制,如对可以判处死刑的,都规定了“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
    • 不能适用死刑的人可以适用死缓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2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适用死缓的条件有两个: 1、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至于什么才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要靠法官综合考虑全案的情况,包括犯罪情节、被害
    • 死刑的最新标准的死缓适用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9-04
      死缓执行死刑的条件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下级人民法院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 死缓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死缓与缓刑的区别是什么与缓刑的区别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死缓的适用条件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根据刑法第48条第1款规定,适用死缓的条件是:(1)罪犯分子应当判处死刑。(2)犯罪分子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对于刑法所规定的不适用死刑的犯罪分子,也不能适用死缓,这些人包括:(1)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2)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3)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审
    • 刑事法律案件中,缓刑的适用与限制在哪里
      云南在线咨询 2021-12-24
      缓刑适用条件: 1、犯罪情节较轻; 2、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有悔罪表现; 5、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缓刑不适用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主要分子。 缓刑限制:缓刑不适用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主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