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司欠款不还的起诉方法:1、其职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提起民事诉讼。2、符合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立案审理。3、人民法院立案后法院向被告公司送达开庭传票。4、法院开庭审理。在职工起诉的过程中,是需要搜集相应的证据的,以确保其能够胜诉。
欠公司不还怎么起诉
公司欠款不还,你们可以根据合同协商解决,解决不了的到法院进行起诉,法院判决后仍然拒不执行的会强制执行。法院宣判后有能力还是拒不执行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正)》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一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依法维权:公司拖欠工资,员工可尝试哪些途径?
197人看过
-
淘宝维权的几种途径
169人看过
-
企业维权有3种途径
65人看过
-
依法维权:工人工资拖欠问题的解决途径
456人看过
-
借款人拒不偿还民间借贷,依法维权有哪几种途径?
56人看过
-
公司上市有几种途径方式
8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合法讨债有几种途径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061、和解法: 2、调解法: 3、仲裁法: 4、诉讼法: 5、申请支付令法: 6、申请先予执行法: 7、申办强制执行公证法: 8、优先受偿权法:9、保证人优先追偿权法:10、位追偿法。
-
劳动争议的维权途径有几种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22从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四条: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和解,即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达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协议的达成和履行完全靠双方的自愿、自觉。 2、调解,即在第三人主持下,通过说服、劝导,使劳动争议在当事人双方的互谅互让中得以解决。调解一般指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3、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当事人请求解决的劳动争议依法裁决。劳动争议仲裁经一方当事人申请即可启
-
债务人财产调查有几种途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301、由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线索。 2、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 3、对被执行人人身及住所进行搜查,搜查是调查被执行人来产状况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威慑被执行人的有效措施。 4、查询银行存款、车辆登记、房产及土地登记情况。 5、对一些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可根据被执行人身份信息到证券公司期货营业部查询其持有股票、期货持仓情况。
-
债权人要债的法律途径主要有几种?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3通过法律途径主要是:1、督促程序。2、诉讼程序。督促程序即申请支付令,适用于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金钱给付义务,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没有其他债务纠纷,能够送达被告。支付令的行使快捷,费用低。但是,只要债务人提出书面的异议,支付令即失效,债权人需要提起诉讼。
-
被拖欠工资维权的途径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5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