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同犯罪的认识有哪些内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7 10:30:50 204 人看过

对共同犯罪的认识有: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单位,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目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知道自己在与他人配合共同实施犯罪。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全部犯罪处罚;对于从犯和胁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一、职务诈骗罪构成要件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要件:(一)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具体来讲,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形: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所谓的单位共同犯罪。3.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中通常谓之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二)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关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三)主观要件: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二、胁从犯怎样处罚

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是指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

三、职务侵占的共犯要件

职务侵占有三个共犯要件,具体如下: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形: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这种自然人共同犯罪,要求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两个以上的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即刑法理论中所谓的单位共同犯罪。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这在刑法理论中通常谓之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2、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关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在发生危害结果时,其行为均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主观要件。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4: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知识产权犯罪所侵犯的客体要件有哪些内容?
    一、知识产权犯罪所侵犯的客体要件有哪些内容?1、涉事范围“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权益。其中的权主要指权利,包括国家权利、法人等单位权利与公民个人的权利,其中的益指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台湾学者林山田认为:“经济刑法的保护法益为国家的经济秩序与经济结构的安全以及个人的财产法益。易言之,经济刑法的保护法益包括‘超个人’与个人的经济利益,即经济社会中的公益,以及消费者及参与经济活动者个人的财产利益。”侵犯知识产权罪属于类罪,作为一个上位概念,其下位包括侵犯商标罪、侵犯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侵犯商业秘密罪等个罪。2、无形产权就知识产权本身而言,无论是商标权、专利权还是著作权,其均属于一种无形产权。其客体与所有权的客体尽管性质相同,但是,其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所有权的客体是一定的动产或不动产这种有形物体,而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无形物
    2023-04-27
    174人看过
  • 赌博罪共同犯罪从犯的辩护词包含哪些内容
    一、赌博罪共同犯罪从犯的辩护词包含哪些内容赌博罪从犯辩护词首先需要写明犯罪嫌疑人和辩护律师的基本信息,然后写清具体的辩护意见以及案件事实与理由,最后写明致送法院,注明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参与国(境)外赌博,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赌博罪主犯和从犯区别是什么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第二,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
    2024-01-23
    355人看过
  • 共同犯罪特征有哪些?怎么认定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特征:(一)、犯罪主体必须是在二人以上,无论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两个以上的单位,或者一方是自然人,另一方是单位,均可以构成共同犯罪。作为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包括实行行为、组织行为、帮助行为等,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三)、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首先,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还认识到有其他共同犯罪人与自己一道在共同实施该种犯罪;各个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共同犯罪行为结合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
    2023-06-18
    420人看过
  • 必要共同犯罪具备有哪些知识
    必要共同犯罪具备的知识有:必要共同犯罪简称必要共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其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而且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一个人不可能单独构成犯罪。一、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成立的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指符合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主体条件的人,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既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也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所构成的共同犯罪,还包括单位与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二、共同故意构成共同犯罪吗?有什么罪名?可以构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这个时候也包括间接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其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其特征是:1.共
    2023-06-21
    169人看过
  • 认罪认罚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1、明确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坚持证据裁判、坚持公检法三机关配合制约原则等。2、明确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认罪认罚适用于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适用。但“可以”适用不是一律适用,认罪认罚后是否从宽,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3、明确了“从宽”的把握。从宽处理既包括实体上从宽处罚,也包括程序上从简处理。“可以从宽”,是指一般应当从宽,但不是一律从宽,应当区别认罪认罚的不同诉讼阶段、对查明案件事实的价值、罪行严重程度等,综合考量从宽的限度和幅度。一、犯罪嫌疑人签了认罚书就是认罪了吗1、犯罪嫌疑人签了认罚书,就是认罪了。如果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
    2023-04-01
    307人看过
  • 认定著作权犯罪的问题有哪些内容?
    认定侵犯著作权罪,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实施侵犯著作权出于破坏他人名誉等其他目的的,不构成本罪。第二,注意违法所得数额和其他情节在区分罪与非罪中的作用。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是区分侵犯著作权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主要标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和“有其他严重情节”是选择性要件,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即可构成本罪,无需同时齐备。同时,在区分罪与非罪的时候也应把握以下几点:1、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有无合法根据,是区分侵犯著作权罪与非法的重要标准。合法的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包括:(1)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行为,根据《著作权法》第23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合同或者取得许可”。(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使用其作品的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包括:
    2023-06-17
    298人看过
  •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内容有哪些?
    一、单位犯罪的一般处罚1、原则上两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单位也只能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2、处罚例外,单罚:仅对单位的直接负责人员判处刑罚。3、对犯罪单位本身判处刑罚:只能判处罚金刑。二、不以单位犯罪处罚的特殊情形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的原因在于:如果以单位犯罪论处,对于自然人的处罚会适当减轻一些。或者说以单位犯罪论处实际上是放纵犯罪。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打着单位的幌子,行个人犯罪之实)——单位本身不具有合法性。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单位本身虽具有合法性,但主要是干坏事。3、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此种情形下,利益并没有归单位所有,因此,不成立单位犯罪。单位犯罪相关知识介绍:单位犯罪的种类(一)纯正的单位
    2023-06-18
    152人看过
  • 认定单位犯罪的判决书的内容有哪些
    刑事判决书(一审单位犯罪案件用)文书用途:本样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关“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程序”的规定制订,供第一审人民法院对于实行“双罚制”的单位犯罪公诉案件,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终结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依据相关法律,在作出被告单位和被告人是否有罪、何罪,判何种刑罚或免除处罚,或宣告无罪等处理决定时使用。刑法规定只实行“单罚制”的单位犯罪,不适用本文书。文书样式: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一审单位犯罪案件用)(××××)×刑初字第××号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告单位……(写明单位名称、住所地)。诉讼代表人……(写明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辩护人……(写明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被告人……(写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
    2023-06-18
    272人看过
  • 如何正确认识共同犯罪
    (一)共同犯罪的主体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是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这一要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对共同犯罪人的理解应当将人”做扩大理解,包括两种:自然人,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即刑法规定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单位。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虽然被处以相应刑罚,但却不能成为共同犯罪人,因为具有犯罪主体身份的是单位,而非责任人。需要说明的是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自然人之间共同故意实施刑法规定的犯罪,应当认定为共同犯罪。对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如果其与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其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故意实施,应当认定为共同犯罪。对于刑法规定必须以具有特定身份作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身份犯罪,无身份者能否构成共同犯罪,要作具体分析。一般,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具有犯意联络,利用有身份者的身份实施共同犯罪行为,以致造成特定身份犯罪的结果,
    2023-04-17
    165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的从犯的相关内容有什么
    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它包括两种情况:(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相对于主犯的主要作用而言的,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行为人虽然直接实施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行为,但是在共同犯罪中较主犯所起的作用小。(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行为人虽然没有直接实施某种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但却为共同犯罪的实行和完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刑法》第二十七条的理解:本条是关于从犯的定义及对其处罚原则的规定。本条分为两款。第一款是关于什么是从犯的规定。根据本款规定,从犯有两种情况: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所谓“起次要作用的”是指在整个共同犯罪活动中,处于从属于主犯的地位,对主犯的犯罪意图表示赞
    2023-04-28
    460人看过
  • 应合理界定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解析违法性认识是否属于犯罪故意内容之争
    成立犯罪故意要求行为人对自己行为达到何种认知程度,是社会危害性认识,还是违法性认识,抑或必须两者兼具,是近年来我国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研究中富有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犯罪故意内容是否包括违法性认识的问题上,我国刑法学界存在以下争议:其一,否定说。该种观点认为,违法性认识不是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如有学者认为,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可以说对构成犯罪与否毫无影响。法院不是根据行为人是否认为自己的行为构成犯罪来决定其是否犯罪,而是根据每一刑事案件的具体事实,按照刑法的规定衡量其是否构成犯罪来决定。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刑法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坚持“不得因不知法律而无犯罪故意”的原则,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否则大批的法盲犯罪就会逃避法律制裁。对于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构成犯罪,但其却误认为不是犯罪的情形,应当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还有学者认为,社会危害性认识不同于违法性认识,有社会危害性认识不一定有违法性认
    2023-04-22
    76人看过
  • 故意伤害共同犯罪的认定内容是什么?
    故意伤害共同犯罪认定一、主犯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条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这条法律规定,从立法上明确了主犯的概念,同时,我国刑法学说中的相关学界理论认为,在共同犯罪案中,一般存在两种共同犯罪的情形,即所有犯罪人都是主犯或者是存在从犯与主犯混合的情况,但是绝对不会出现所有犯罪人都是从犯的情况,因为从犯是依附主犯存在的。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主犯主要是指两种犯罪分子,第一是在犯罪集团中起领导、组织作用的犯罪分子,即我们所称的首要分子。这种主犯往往是犯罪活动的中心分子,犯罪集团由其领导、建立、指挥。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人数不定,应根据其在集团中是否起领导作用来确定;第二种是在犯罪集团中的其它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以及在其它非犯罪集团的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二、共同犯罪中基于共犯的主犯分类在刑法理论与实务界
    2023-04-28
    61人看过
  • 共同犯罪的量刑具体内容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团伙抢劫,首先这帮抢劫的人肯定都是犯罪了,但由于是多人参与,并且每个人在作案过程中起到的角色和作用也不一样,这种情况就是属于共同犯罪,那么我国对于共同犯罪的量刑是什么样子的呢?具体有哪些规定和处罚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共同犯罪的量刑的具体内容。共犯犯罪的量刑依据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行为中充当的角色进行具体裁定,我国《刑法》第25条至第29条对共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充当的角色不同,划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这四种的量刑原则是不同的,(一)主犯《刑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由于一般主犯虽然在共同犯罪中对其所参与的犯罪起主要作用,但其毕竟还不能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样,组织、策划、指挥甚至参与犯罪集团的全部活动,因此,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的主犯,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也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同。他
    2023-04-19
    345人看过
  • 有关共同还款人的内容有哪些
    现今中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一方面是人们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是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这在年轻人的身上尤为突出,月光族,超前消费成为当今年轻人的重要标志,对于消费过后的款项问题多数人选择花呗,京东白条,但是也有选择共同还款人的,那么,有关共同还款人的内容有哪些呢?共同还款人的内容共同还款人是指在借款人无力偿还银行本息时的第二还款人,只有债务没有权利,是主债务人之一。共同还款人对债务有连带清偿责任一、如何解除共同还款责任解除共同还款关系必须取得出借人同意,因此想要解除共同还款责任,那么需要跟银行沟通,变更合同主体及还款责任主体,否则,如果银行不同意,不履行还款义务是不行的,一旦逾期,需要承担违约责任,那么信用上肯定会产生不良影响的。除非当时的借款不是真实意愿,存在重大误解、胁迫、欺诈,出借人有过错,借款本身违法等原因,可以不取得出借人的同意,但是也必须经过法庭审理确认。二、共同还款人有什么连带责
    2023-06-01
    285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共同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有共同犯罪的特征有共同犯罪的相关认识因素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09
      共同犯罪构成要件:一是两个人或两人以上;二是必须是共同故意;三是必须有共同行为是。r共同犯罪的特征:一是犯罪主体必须是在二人以上,作为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r三是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有共同犯罪的认识因素:(1)各个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在实施某种犯罪,而且还认识到
    • 概括共同犯罪的相关内容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9
      各共同犯罪人都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客观方面行为的共同犯罪。需要指出的是,共同实行犯也并非根本不存在行为的分工,只有在并进的共同实行犯中共同犯罪人都完全实施了犯罪的实行行为,如甲和乙一同对丙实施暴力,进而一起将丙的财产劫走;在分担的共同实行犯中,在实行行为内部还存在着分工,如抢劫罪的共同犯罪中,一部分人实施暴力手段,另一部分人实施取得财物的行为。
    • 共同犯罪要件的犯罪内容包括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4
      构成要件如下: 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2、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联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 3、主观要件。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
    • 经济犯罪共有哪些内容?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3
      经济犯罪是什么案件解答如下:经济犯罪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一)任何经济犯罪都必须具有经济的内容;(二)经济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非上述三类人员不构成这类犯罪;(三)经济犯罪分子获取非法的物质利益必须是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四)从总体上看,经济犯罪是一种腐败行为。
    • 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可分为哪些情况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16
      共同犯罪故意有以下方面的认识因素: 1、都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 2、都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危害结果,而且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会导致该种危害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