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虚假身份,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招聘资格等,即合同主体不合格,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一、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的犯罪构成:
1、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或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该结果发生。
3、犯罪客体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信用,及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会对社会诚实信用秩序带来破坏。
4、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的行为。
-
应聘者使用虚假学历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206人看过
-
身份信息虚假合同有效吗
438人看过
-
劳动合同的某一条款无效,是否会导致整个劳动合同无效
455人看过
-
劳动合同欺诈是否会导致无效判定
360人看过
-
员工提供虚假信息入职会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吗
455人看过
-
提供虚假教育的劳动合同无效
121人看过
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形有: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从而损害国家利益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是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 更多>
-
无法办理身份证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生效,是否可以办理身份证以便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河南在线咨询 2024-12-15在办理身份证更换手续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 申领人的《居民户口簿或居住证》; 2. 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格》或《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登记表》; 3. 原身份证; 4. 公安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证明。 此外,办理更换手续时,还需交验居民户口簿,并采集人像信息,填写申请表。身份证照片要求:二代身份证一寸近期彩色正面免冠图像,无论图片质量,还是拍摄技术,都要求比一代身份证有所提高。在拍摄前,
-
劳动者提交虚假学历和会导致无效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3是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将导致合同内容部分或全部无效。同时按照该法第86条规定,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26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员工提供虚假信息入职会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04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实践中,员工提供虚假信息并不必然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并不一定属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通常需要考虑员工提供的虚假信息、资料对录用、履行劳动合同、工作内容是否存在实质影响和不利因素。 如果这些虚假的信息、资料对履行劳动合同、工作内容等没有任何实质影响,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或者解除劳动合同,通常在法律上无法得到支持。 我们建议按照不诚信行为给予劳动
-
员工提交虚假学历能否导致劳动合同解除?北京在线咨询 2024-11-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雇佣方在向求职者介绍招聘职位时,必须详细且真实地阐述该职位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伤害情况以及工业安全生产问题,以及薪资水平和其他可能影响求职者的重要事项。与此同时,求职者有义务向雇佣方提供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具有直接关联性的基本信息。
-
合同虚假是否属于无效合同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41、虚假合同是无效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是无效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条款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恶意串通,并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5)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6)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或者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