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返还问题:未领证是否能起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9 08:25:12 199 人看过

女方一直不愿意领证的,男方可以向女方要求返还彩礼;彩礼可予以返还的法定条件为以下三种:1、双方未领取结婚证。2、双方虽领取结婚证,但未共同居住。3、一方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的。符合以上三种情形的,在主张彩礼返还时,才有可能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女方婚内出轨女方婚内可以要回彩礼吗

女方婚内出轨可以净身出户,双方协商一致即可,但是如果双方协商后女方不同意,则男方不能强制让女方净身出户。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双方可以到法院起诉,由法院进行判决。而一方的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能进行分割,但是双方有约定的除外。彩礼没有证据要回彩礼可以协商调解,也可以去法院起诉要求对方退还彩礼,但是如果对方不承认的话,非常容易败诉。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16: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彩礼相关文章
  • 未领结婚证彩礼退款问题
    如果给付彩礼后,双方未结婚登记,给付彩礼的一方要求退还彩礼的,可直接要求向另一方提出要求,另一方应当予以返还。婚前男方给付女方彩礼实质上是以缔结婚姻为目的附条件赠与。双方未成功结婚登记,则赠与实现条件不成就,受赠人有义务返还彩礼。如果对方拒绝不退还,则可向法院起诉。离婚彩礼不能退还的情况离婚彩礼也有不能要回来的情况并且共同生活的,或者是同居两年以上的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再或者是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这三种情况,彩礼不能要回来。以下是具体情况的介绍:(一)、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这种情形下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二)、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或者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的情况,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三)、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离婚后彩礼不需要归还。共同生活的界定,主要限制在家庭成员因生活、生
    2023-07-11
    403人看过
  • 彩礼退还问题:婚姻是否有效与彩礼返还权益?
    婚姻无效,也就是两人没有经过合法的婚姻登记,则根据法律规定,女方应当返还彩礼。但有下列情形的彩礼不退还:1.双方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2.双方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3.双方同居生活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的。4.在婚约存续期间,婚约当事人死亡的。彩礼离婚需要退还吗双方在离婚时关于是否退还彩礼的问题,是有法可依的。根据《民法典婚姻编解释》第10条第3款规定,判决返还彩礼应当以给付人因给付彩礼造成生活困难为前提。生活困难,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这种困难是一种绝对困难。确实生活困难应当考虑以下因素:(一)给付人为缔结婚姻,全家共同举债,致使家庭背负债务较多;(二)家庭成员没有固定收入;(三)家庭成员中重大疾病;(四)其他突发事件致使家庭生活困难;按照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给付人对自己生活困难的事由负有举证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
    2023-08-06
    77人看过
  • 未领证彩礼不还怎么起诉?
    彩礼纠纷诉讼有以下四个程序: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2024-04-17
    337人看过
  • 是否可以返还未领取结婚证的彩礼钱?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此条规定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在决定彩礼是否返还时,是以当事人是否已经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的。即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收受彩礼一方应当返还彩礼;给付彩礼后如果已经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结婚前谈崩了,彩礼钱还能要回来吗如果双方存在以下情况的,男方可以要回支付的彩礼: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离婚后男方可以主张返还彩礼;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离婚后男方可以主张返还彩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
    2023-07-05
    310人看过
  • 同居期间未领证的彩礼是否需要返还
    一、同居期间未领证的彩礼是否需要返还同居没领证,彩礼要全部归还,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婚姻家庭的禁止性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二、彩礼官司需要的证据1.证明男女双方当时正处于谈婚论嫁的状态的证据,如订婚仪式的录像或者照片;2.提供已给付彩礼的证据,如转账记录、银行卡的账户明细;3.证明双方未共同生活的证据,如亲朋好友的证人证言。《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
    2023-09-29
    228人看过
  • 彩礼能否返还?男方起诉女方?
    男方能起诉要求女方返还彩礼。在婚约财产案件中,应以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为前提。如已办理结婚登记,在两种情形下,男方仍可请求返还彩礼:一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双方离婚后,男方可请求返还彩礼;二是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男方生活困难的,在此情形下,双方离婚后,男方可请求返还彩礼。女方不迁户口男方能分户吗?女方没迁男方户口的,当事人符合户口所在地的分户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分户的:1、分户条件:当事人年满18周岁、经济独立、并有单独的门牌号、户口所在地的村(居)委会及户主出具同意分户的书面意见等;2、当事人可以带上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分户协议书等,具体咨询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工作人员,以对方的答复为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
    2023-08-15
    76人看过
  • 拒不返还彩礼男方能否起诉
    一、拒不返还彩礼男方能否起诉男方能起诉要求女方返还彩礼。在婚约财产案件中,应以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为前提。如已办理结婚登记,在两种情形下,男方仍可请求返还彩礼:一是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双方离婚后,男方可请求返还彩礼;二是婚前给付彩礼导致男方生活困难的,在此情形下,双方离婚后,男方可请求返还彩礼。二、彩礼纠纷案开庭之后多久审判简易程序一般是3个月,普通程序是6个月,有特殊情况还可以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彩礼纠纷案件审判的时间一般是六个月,如果是简易程序的话就是四个月。彩礼返还的比例也是有规定的,如果是没有建立夫妻关系或者没有同居的话,一般就是全额退还。三、民法典如何认定彩
    2023-11-11
    60人看过
  • 举行婚礼未领证离婚彩礼应返还
    刘某(男)与薛某(女)两人举行了婚礼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一起生活,后因矛盾纠纷闹分手。近日阳谷县人民法院审理此案,依法认定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解除同居关系时,女方应返还彩礼,男方应返还女方嫁妆。刘某与薛某2013年6月订婚后,双方常因琐事吵架。刘某曾分三次给付薛某彩礼款9万元,2013年11月两人在刘某家举行结婚典礼,但未办理结婚登记。2014年2月,两人生气后,薛某离家出走。后刘某多次找薛某沟通协商处理矛盾,但两人就是否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退还彩礼等事无法达成共识,刘某随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被告薛某返还彩礼9万元。开庭审理时,薛某辩称其与刘某虽没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举行了结婚仪式,且以夫妻名义生活了一段时间,所以刘某要求返还彩礼没有依据。而且刘某所称的彩礼数额也不属实,其中有部分彩礼属于刘某赠与,还有部分已回押给刘某。薛某同时还提出,刘某应返还自己的结婚陪嫁物品。法院经审理认为,刘某与
    2023-06-11
    146人看过
  • 只办婚礼未领证分手彩礼照返还
    近日,红寺堡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由女方返还男方2万元。该起案件提醒人们:举行婚礼未登记的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男子马某与刘某经人介绍于2008年1月按乡村习俗举行婚礼后一起生活,但一直未办手续。婚前马某支付刘某彩礼钱3万元,其中包括衣服钱1万元,黄金首饰1万元。刘某陪嫁电冰箱、洗衣机等物。由于婚前缺乏了解,婚后双方经常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2008年4月再次发生矛盾,刘某回娘家居住至今。马某一怒提出离婚并分割财产,遂将刘某诉至法院。根据我国相关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另外当事人请求返还按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本案中由于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因此其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自双方分开时自动解除。因此法院通过调解最终使双方达成协议:由刘某返还马某彩礼钱2万元;刘某婚前陪嫁财物均归马某所有。一、
    2023-03-05
    96人看过
  • 彩礼返还问题涉及法律问题吗?
    女方不退还彩礼一般不属于违法,但是符合法律规定退还彩礼情形的,则应付退还彩礼。法律规定对于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法院是支持退还的。双方还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由法院判决。女方不退还彩礼的条件有哪些1、一方请求返还彩礼的,不予支持。另外对该条中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的情形,应做限制性的解释。该情形是指给付彩礼的一方婚前举债给付、婚后无经济来源偿还债务的,或者是婚前用家庭财产给付、婚后无固定经济来源、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确定“生活困难”需根据给付彩礼的数额、给付人的生活来源、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目前可参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合理确定。2、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形,但是已经共同生活两年以上、生育子女或者所送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
    2023-07-07
    327人看过
  • 未领证彩礼,能否退款?
    没领证,彩礼应当退还。男女一方因民间习俗而给付彩礼的,男女双方应当去婚姻登记机构办理结婚登记,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没有领取结婚证的,收取彩礼的一方应当将彩礼退还,不愿意退还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的支持,人民法院在查明情况后,应当为双方当事人作出正确的判决,判决对方退还彩礼。离婚上法院一方不出庭彩礼能退吗起诉离婚对方不出庭不是退彩礼的法定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
    2023-07-02
    52人看过
  • 未领证婚姻是否应返还彩礼款项给女方
    一、未领证婚姻是否应返还彩礼款项给女方彩礼应该还给男方,不是女方。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第2、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二、彩礼返还的证据都有哪些1.证明男女双方当时正处于谈婚论嫁的状态。可借由双方的短信、微信等通讯工具的聊天记录,或者举行过订婚仪式、拍婚纱照等行为反映出来,表明双方有谈婚论嫁的意向。谈婚论嫁和谈情说爱是有区别的,单纯的情话表白也是不能反映双方谈婚论嫁状态。2.证明给付了财产的证据。如果是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的礼金那么就要提供银行转账明细;若是购买房屋或者车辆可以提供自己的出资证明,因为按照日常生活经验,将大额财产登记在他人名下一般都是用来当彩礼。3.证明给付彩礼是当地的风俗。当地的风俗习惯可以听取
    2023-12-16
    382人看过
  • 彩礼的认定与返还问题
    彩礼的认定:彩礼又称订亲财礼、聘礼、聘财等。一般是指中国旧时婚姻的缔结,有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互相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彩礼的返还条件: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彩礼返还的依据决定彩礼是否返还,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返还彩礼;如果已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例外);按照习俗举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领取结婚证书的,解除同居时彩礼原则上不予返还(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例外)。结婚前给付彩礼的,必须以离婚为前提,才能考虑支持返还请求。如果给付彩礼之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给付人要求返还给付的,不予支持。如果当事人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该项请求,法院准许离婚的,可根据情况作出是否支持返还彩礼请求;判决不准离婚的,则不能支持当事人返还彩礼的请求。
    2023-08-15
    106人看过
  • 应对不返还的彩礼问题
    符合彩礼返还条件女方不返还的,男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如果女方不执行判决的,男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不返还彩礼的情形登记结婚并同居的。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退的;长期同居而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一般为两年以上。男女双方同居两年以上,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广大农村,举行结婚仪式、同居一直被视为男女结婚的标志。一旦双方结婚,就成了一家人,订婚自然会过渡到婚姻阶段;男女同居期间均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生育子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2023-07-17
    182人看过
换一批
#财产分割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彩礼
    词条

    彩礼如何认定: (一)如果彩礼是赠送给女方父母的,那么无论是婚前赠送还是婚后赠送,既不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也不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而是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因此,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与夫妻双方均无涉,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 (二)若在结婚登记前... 更多>

    #彩礼
    相关咨询
    • 彩礼问题领证领证彩礼返还的标准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03
      依据法律规定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原则上由女方抚养;两周岁至十周岁之间的孩子看双方的条件,根据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原则进行判决;十周岁以上的孩子要参考孩子本人的意见。不抚养孩子的一方有探视权,须支付抚养费,一般是按月支付。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的实际支出、当地的生活水平以及双方的经济状况综合判定。 彩礼问题领证就不符合彩礼返还条件的。
    • 返还彩礼的问题,谁有权力起诉返还彩礼
      新疆在线咨询 2021-04-1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规定,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彩礼的应该是当事人。对于已经缔结婚姻的,在离婚时要求返还彩礼的原被告自然是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不过对于已经给付彩礼但缔结婚姻的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要求返还彩礼的案件,笔者认为,在此,对“当事人”应该做扩张解释,即当事人也应该包括缔结婚姻双方当事人的父母。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儿女的婚姻被认为是终生大事
    • 未领证,彩礼退还和财产问题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07
      关于彩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未领结婚证彩礼一定要返还吗?未领结婚证彩礼可以返还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15
      看具体情况 不予返还彩礼的情况有哪些 1、已经登记结婚并同居生活的。 2、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时间较长的,一般应当以两年以上。 3、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期间生育子女的。 男女双方同居生活虽然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双方的“婚姻”生活因生育子女,而更加牢固,因生育子女而更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家庭。如果双方解除这种所谓的“婚姻”关系,将会给女方造成更大的伤害。因此,确
    • 关于彩礼返还的问题,关于离婚彩礼返还的问题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5
      1.订婚属于民俗,不等于法律上承认确立婚姻关系的结婚登记,所以第一条多是指订婚时给了彩礼,甚至办了结婚仪式,但没有到民政局领结婚证的情况,彩礼能够返还。 2.第二条法律的本意应该是:收到彩礼的一方在没有和对方共同生活情况下,彩礼不会产生消耗,也就是给付一方只有付出没有受益,那么应该返还。 3.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这一标准常常难以判定。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标准,审判人员往往不敢轻易认定生活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