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和刑罚的区别主要有三点,分别是:
1、二者的性质不同,刑法是一部法律,而刑罚是一种处罚方式;
2、二者的内容不同,刑法规定了犯罪及刑罚,刑罚包括了主刑和附加刑;
3、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被认定为犯罪的行为人都需要承担刑罚,刑罚只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其中一种方式,还有其他非刑罚处罚方法。
犯罪构成主要包括内容如下:
1、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客观要件,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3、主体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4、主观要件,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或者过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我囯物流法律规范存在的缺陷
我国现有各类物流法律法规的制定,基本上已能维护目前物流业的经济秩序,但仍不能满足物流业飞速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是:
1、物流业缺乏系统而专门的法律规定。目前,我国执行的有关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从内容和行业管理上分散于海陆空运输、消费者保护、企业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各部委分别制定的有关规程和管理办法,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部门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的,形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缺乏物流行业系统专门的法律规定,导致市场机制不健全,秩序混乱,价格无序。
2、物流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大。我国直接具有操作性的物流法律法规多由中央各部委、地方制定颁布,规范性不强,缺乏法律责任的制约作用,大多是一些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等,其中不少内容还有悖国际惯例,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多数只适合作为法庭审判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缺乏对物流主体行为的制约作用。
3、物流法律法规滞后。目前我国执行的有些物流法律法规还是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延续而来的。他们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的,虽在当时对于推动物流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时空差异已出现适用范围有误、规制内容过时以及法律交叉、法律空白等问题,难以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更难以适应我国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急需补充、修订和废止。物流法律体系从技术上普遍缺乏对物流实践的具体指导和调整作用,宏观调控能力和微观约束能力不足。特别是在物流国际化的趋势下,要求中国物流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此外,随着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不断出现新业务、新情况、新问题,与此相比,中国物流立法显得相对落后,存在不少法律真空地带。
4、物流法律法规之间不协调。物流立法上涉及交通、铁路、航空、商业、供销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协调沟通不够,存在多头立沄,法律法规打架现象,难以整合物流各环节和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形成行业优势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5、物流标准匮乏。目前我国只是颁布了《国家物流术语标准化规定》。2013年12月31日,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国家标准委批准的八项物流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些标准将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八项物流国家标准包括: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19680-2013)、仓储绩效指标体系(GB/T30331-2013)、仓单要素与格式规范(GB/T30332-2013)、物流服务合同准则(GB/T30333-2013)、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估指标(GB/T30334-2013)、药品物流服务规范(GB/T30335-2013)、物流景气指数统计指标体系(GB/T30336-2013)、物流园区统计指标体系(GB/T30337-2013)、除上述标准外,对于物流计量标准、技术标准、安全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设施和装备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都还没有制定法定标准,与世界物流业接轨尚有差距。
-
民法典是哪些法律规定的总称?
421人看过
-
受贿罪的刑罚标准和法律规范
166人看过
-
数罪并罚总和刑期是怎样规定的?
184人看过
-
累犯的法律规定和惩罚
461人看过
-
信用卡犯罪的刑事惩罚与法律规范
388人看过
-
免于刑事处罚的法律规定汇总
355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刑法是规定什么和什么的法律规范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11《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
-
刑法总则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10犯罪没有得逞,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没有完全实现,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结果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以一定的物质性的犯罪结果作为其犯罪构成的客体要件的结果犯,应当以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志。如故意杀人罪。 行为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以完成一定的行为作为其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犯,以法定的犯罪行为是否完成,作为犯罪是否得逞的标志。如强奸罪。 危险犯,刑法分则明确规定以造成某种危
-
刑事法律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吗, 哪些人不能负刑事责任呢?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8刑事法律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刑罚是犯罪人所犯的罪,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以及罪行的危害大小,决定处刑的轻重,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刑相称,罚当其罪。谁犯罪,谁负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予以刑事处罚的人必须是构成犯罪的人。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
-
结伙犯罪集团的定罪和刑罚规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4-12-07在涉及诈骗公共或私人财产的犯罪案件中,涉案金额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者,将被判处最长三年的有期徒刑,并可能会被处以罚款。如果诈骗金额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巨大”或其他更严重的标准,诈骗者将面临最长达十年的有期徒刑,并需要承担相应的罚款责任。此外,作为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根据整个集团所犯下的所有罪行,将受到相应的惩罚。从犯通常会被轻罚或完全免除刑事责任。
-
关于过失犯罪的定罪和量刑,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如何处罚犯罪行为?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30关于过失犯罪的定罪和量刑,法律规定如下: 一、过失犯罪的定罪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