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和裁判效力主要依据案件的原审来确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根据法律规定,凡原审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必须另行组成合议庭。
(二)再审案件中原判决、裁定的执行问题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作出裁定,裁定应当写明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情况紧急的,可以将中止执行的裁定口头通知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或者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但应当在口头通知后10日内发出裁定书。
(三)对再审案件的处理
1、人民法院经过对再审案件的审理,认为原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在撤销原生效判决或者裁定的同时,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对原生效判决、裁定的内容作出相应裁判;二是以裁定撤销生效判决或者裁定,发回作出原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2、人民法院经过对再审案件的审理,发现生效裁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发回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1)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
(2)依法应当开庭审理而未经开庭即作出判决的;
(3)未经合法传唤当事人而缺席判决的;
(4)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的;
(5)对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未予裁判的;
(6)其他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裁判的。
3、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对原审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错误的,应当作如下处理:如果第二审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定错误的,再审法院应当撤销第一审、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受理;如果第二审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人民法院驳回起诉裁定错误的,再审法院应当撤销第一审、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
(四)再审期限
1、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须在3个月内作出裁判。
2、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须在2个月内作出裁判。
-
如何指导行政诉讼行政案件审查?
396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地如何确定,行政诉讼案件审理期限
208人看过
-
如何对自诉案件进行审理?
104人看过
-
如何提起行政诉讼案件异地审理
58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再审案的受理时效
451人看过
-
行政再审驳回后还能否申诉,行政诉讼如何申请再审
93人看过
行政诉讼再审是指在行政诉讼终审判决或者裁定后,如果发现有法定的再审理由,经当事人申请或者法院依职权决定,由人民法院再次审查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裁定的法律程序。 行政诉讼再审程序是对行政裁判活动的一种法律监督,旨在纠正原审判决或裁定中... 更多>
-
行政诉讼案件如何公开审理?如何公开审判,行政诉讼案件的公开审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5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可见,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实行公开审理,是行政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公开审判有两方面的内容: 1.审判活动向群众公开; 2.审判活动向社会公开,允许新闻记者报道开庭审理的情况。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除合议庭评议以外的全部活动,包括法庭调查、辩论、征求原告被告双方意见、宣告判决等,都要公开进行。审理行政案件一
-
行政诉讼裁定后二审案件如何办理再审抗诉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30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申请再审和抗诉是一样的,当对二审做出的终审判决不服时可以申请检察院抗诉。检察院在三个月内做出予以抗诉或不予以抗诉的决定书。
-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如何计算?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是多久?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10首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八十三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第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
-
行政诉讼怎样开庭啊,行政案件,法院如何再审呢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03关于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再审诉讼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以及人民法院根据自身职权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且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或者行政赔偿调解书进行再审判决的程序。
-
行政诉讼案件法院如何处理?应如何处理?行政诉讼案件一经审理后?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12首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