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夫妻婚后财产协议约定并签订协议比较好,协议的内容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个人基本信息、夫妻共同财产及共同债务的分割方式等。夫妻处理共同财产的原则包括男女平等原则等。
一、再婚夫妻婚后财产怎样约定比较好
再婚夫妻婚后财产协议约定并签订协议比较好。婚内财产协议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夫妻双方具体信息;
2.夫妻双方各自婚前个人财产的范围及权属的约定;
3.夫妻双方婚前产生的债权债务的约定;
4.夫妻双方婚后取得的现有财产权属的约定;
5.夫妻双方婚后产生的现存债权债务性质的约定;
6.签订财产约定后可能取得财产的权属问题的约定;
7.签订财产约定后将产生的债权债务的性质的约定;
8.签订财产约定后生活费用支出承担方式及比例的约定;
9.因该协议引起的纠纷的解决方案;
10.该协议是否附公证等生效条件;
11.其他可以列入婚内财产协议的双方约定。
二、夫妻处理共同财产的原则
夫妻处理共同财产的原则是:
1.男女平等原则;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
3.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
4.平等均分原则;
5.尊重当事人意愿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三、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哪些
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如下: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n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
夫妻财产约定什么时候到期比较好
481人看过
-
如何约定再婚夫妻财产
178人看过
-
婚前财产怎么处理比较好
303人看过
-
再婚夫妻房产怎么样分,再婚财产离婚怎么样分割
200人看过
-
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比较
459人看过
-
夫妻离婚房子如何处理比较好
452人看过
-
经常吵架的夫妻离婚财产约定怎样写比较好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4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可以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作出约定,可以约定为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效力。而夫妻财产赠与是指夫妻一方将自己所有的财产赠与另一方,夫妻财产约定和赠与都是对财产的处分形式,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①夫妻财产约定需要双方共同商议决定,而夫妻财产赠与是夫妻一方的单方行为,赠与人自己单方面作
-
夫妻财产约定以什么方式呈现比较好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41.夫妻财产约定以财产协议的形式呈现,但毕竟基于夫妻身份而发生和变更,具有人身附随属性,不能简单以一般财产契约的等价有偿原则来衡量和规范,与一般财产合同所产生的债的效力不同,其效力规则具有特殊性,约定一经生效,即在夫妻之间产生财产权利的变动。 2.在调整夫妻财产关系领域,应当保持谦抑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适用空间和规制功能予以尊重,尤其是夫妻之间关于具体财产制度的约定不宜过度调整,应当由
-
夫妻再婚离婚债务要如何分配比较好?云南在线咨询 2023-05-08再婚夫妻离婚时,要共同承担偿还共同债务的责任。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所负的债务确用于家庭生活的,也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负共同清偿的责任。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夫妻一方失踪怎样离婚比较好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08夫妻一方失踪怎么:(一)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另一方诉至人民法院,只要求离婚,不申请宣告下落不明人失踪或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下落不明人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同时,《》第八十四条明确指出:“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也就是说,将诉讼文书通过公
-
婚前财产死亡后怎样处理比较好?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131、婚前财产在逝世后的处理:自然人的婚前财产可以作为个人的遗产在其死亡后由其健在的配偶、孩子、父母共同继承,但被继承人在生前立有遗嘱将婚前财产指定给他人继承的除外,在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