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与徇私舞弊的联系是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7 15:41:47 289 人看过

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他们的联系是都是渎职类的犯罪。

一、职务侵占主体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且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因而是特殊主体。具体而言,包括:①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包括董事、监事、经理、负责人、职工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他们或者有特定的职务,或者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或工作之便侵占单位财物而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也应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有哪些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有:

1、犯罪主体是自然人犯罪主体,多为一般犯罪主体。对于大多数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无论是中国公民、外国公民还是无国籍人;只要有刑事责任能力,年满16周岁,就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主体范围有严格限制。比如背叛国家罪,资敌罪的主体仅限于中国公民;叛逃罪的主体仅限于中国公民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只有自然人实际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处罚。

2、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只能在主观方面故意构成,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国家安全的心理态度,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

三、服刑人员携带现金进监狱可否构成犯罪?

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狱警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的便利,违法为服刑犯人携带现金进入监狱,因而构成滥用职权罪。1、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2、犯罪主观方面是有犯罪的故意,滥用职权、玩忽职守;3、客观方面是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4、犯罪客体侵犯的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4:3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单位牟取不正当利益是“徇私舞弊”还是“滥用职权”?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徇私”类渎职犯罪共16个条文18个罪名。但对于“徇私”的概念,《刑法》条文和两高司法解释中都没有明确界定,致使在司法实践中检法两家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常常会出现分歧。特别是在处理为单位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定罪时,法院两家分歧尤为突出。一种意见认为,199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徇私舞弊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曾规定徇私舞弊的“私”包括为牟取单位或小集体不正当利益,因此,“徇私”不仅包括徇个人私情、私利,还包括徇单位之私、徇小团体、小集体之私。为单位牟取不正当利益应以徇私舞弊论处。另一种意见认为,个人与单位不同,而且所在单位本身的性质就是追求利润,因而为单位追求利润,牟取利益的行为不宜认为为“徇私”。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工作座谈会纪要》认为:徇私舞弊型犯罪的“徇私”应理解为徇个人私情、私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实施滥用
    2023-06-11
    125人看过
  • 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被告人吴某原系某国有公司总经理。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该国有公司决定进行公司改制。在改制后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中,被告人吴某占58%的股份,其余42%的股份由40余名公司职工持有。经查实,在国有公司的改制过程中,吴某指使国有公司的财会人员故意隐匿、瞒报国有资产价值共计400余万元人民币。改制成功后,该笔财产被用作新公司的经营资金。如何认定本案,曾经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吴某乘国有公司改制之机,利用职务便利化公为私,可以认定其行为构成贪污罪,并对400余万元的总额负责。其中被公司其他成员非法占有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另一种意见也赞同认定贪污罪,但主张应按吴某在私营公司中所占的股份比例确定贪污数额,即其个人贪污数额只能认定为200余万元。笔者认为,上述两种意见均存在某种不足或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一,从立法上看,刑法条文明确规定了贪污罪的定罪量刑数额起点标准,且每一起点数额前均
    2023-06-03
    303人看过
  • 徇私舞弊型渎职罪
    包括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判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放纵走私罪,商检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一、中国对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的量刑标准?中国对徇私舞弊抵扣税款罪的量刑标准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徇私舞弊发售发票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区别是什么?徇私舞
    2023-03-06
    183人看过
  • 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的比较
    徇私舞弊和营私舞弊的区别在于主观恶意不同,徇私舞弊是为了私人关系,而营私舞弊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徇私舞弊的意思是为了私人关系而使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而营私舞弊是为达到个人利益,有意欺瞒事实真相。一、徇私舞弊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四种类型,具体为:1、对在执行期间,没有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不具有悔改、立功表现的罪犯予以减刑;2、对没有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不具有悔改表现,具有再犯罪危险的罪犯予以假释;对没有达到执行期限的罪犯予以假释;对累犯予以假释;对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予以假释;3、对不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暂予监外执行。二、营私舞弊罪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1、犯本罪的,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后果,是指导致
    2023-06-30
    171人看过
  • 徇私舞弊有哪些行为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税务人员的从业准则有严格的规定。《税收征收管理法》第9条第2款规定“税务人员不得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者少征税款”。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情节严重,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重大损失有额度上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立案标准,给国家税收造成重大损失是指:(一)徇私情、私利,违反规定,对应当征收的税款擅自决定停征、减征或免征,或者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不征、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二)徇私舞弊不征、少征应征税款不满10万元,但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其他恶劣情节”是指造成恶劣的社会、政治影响,严重扰乱税收征管秩序,引发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对多个纳税人或者纳税单位不征、少征应征税款;导致经济秩序混乱等。该罪的犯罪主体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侵犯的
    2023-05-05
    355人看过
  • 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要担什么后果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若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及民众利益遭受严重损害者,将受到相应惩罚,轻则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重则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倘若情节格外恶劣,最高可判处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对于负有特殊职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若存在徇私舞弊行为,其所面临的刑罚也会有所不同,轻则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重则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5-12
    291人看过
  • 徇私舞弊与玩忽职守的区别是什么?
    一、徇私舞弊与玩忽职守的区别是什么?玩忽职守罪是过失犯罪,主要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由于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徇私舞弊是故意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不可为而为知。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是不一样的,玩忽职守罪是过失犯罪,主要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由于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徇私舞弊是故意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不可为而为知。因此主观方面不同。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国家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做枉法裁判;或者利用职务徇私舞弊,包庇、窝藏经济犯罪分子,隐瞒、掩饰
    2023-04-20
    276人看过
  • 中国警方严禁警察治安调解时徇私舞弊滥用职权
    据中国公安部消息,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日前公安部制定下发了《公安机关治安调解工作规范》。这个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等法律规范制定的,共分十七条,对治安调解的适用范围以及不适用治安调解的情形、治安调解工作原则和程序、治安调解案件的办案期限、现场调解的适用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该规范要求治安调解达成协议的,要在公安机关主持下制作《治安调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治安调解机关留存一份备查;适用现场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一式三联,由双方当事人签名;经治安调解结案的治安案件应当纳入统计范围,并根据案卷装订要求建立卷宗,现场治安调解结案的治安案件,可以不制作卷宗,但办案部门应当将《现场治安调解协议书》按编号装订存档
    2023-04-24
    432人看过
  • 徇私舞弊罪与动植物检疫的关系是什么?
    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的构成: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检疫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疫结果的行为。构成此罪,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造成严重后果,是此罪的加重情节;3、主体要件,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4、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伺私舞弊行为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明知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对这种后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一般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是怎么量刑的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指动植物检疫机关检疫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疫结果的行为。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的量刑标准有:1、一般情况下,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三条【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疫结果的,处
    2023-07-04
    327人看过
  • 徇私罪的区别:枉法与舞弊
    徇私舞弊与徇私枉法两种罪名都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它们的表现形式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是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徇私舞弊罪和徇私枉法罪的区别:一、主体的不同;二、客观的行为不同;三、徇私舞弊侵犯的直接客体是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玩忽职守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是什么1、主观故意不同。徇私枉法罪是故意犯罪;玩忽职守罪是过失犯罪。2、犯罪主体不同。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而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只要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即可。3、行为方式不同。徇私枉法罪是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而玩忽职守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
    2023-07-19
    206人看过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什么徇私舞弊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需要按照法律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却没有进行移交,徇私舞弊,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触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较轻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会被判处拘役。如果犯罪嫌弃人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一、放纵走私认定1、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明知,而是由于其业务知识、经验不足,或者是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想方法简单等造成认识偏颇而发生的错误行为,即使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一般也不构成犯罪,如果情节严重或者造成重大后果而构成其他犯罪的,应以其他相应犯罪论处。2、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且具有徇私目的如果出于过失,玩忽职守而致走私行为得以放纵,或者没有徇私目的,而滥用职权放纵走私的,则只有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时才
    2023-03-05
    355人看过
  • 什么是商检徇私舞弊罪,商检徇私舞弊罪怎么判?
    一、商检徇私舞弊罪怎么判?根据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涉嫌在商品检验过程中,为徇私情、私利,对报检的商品采取伪造、变造的手段对商检的单证、印章、标志、封识、质量认证标志等作虚假的证明或者出具不真实的结论,包括将送检的合格商品检验为不合格,或者将不合格检验为合格等行为的,应予立案。如果人民检察院已经立案,以商检徇私舞弊罪起诉到法院,根据我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什么是商检徇私舞弊罪?商检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故意伪造检验结果的行为。本罪的犯罪构成为:行为人须是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
    2023-06-03
    368人看过
  •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滥用职权,就是指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违反程序行使职权的违法行为。通常表现为擅自处理、决定其无权处理、决定的事项或者自以为是、蛮横无理、随心所欲地作出处理决定。所谓玩忽职守,就是指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违法行为。所谓徇私舞弊,就是指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贪图钱财、袒护亲友、照顾关系,或者为其他私情私利而违背事实和法律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违法行为。所谓泄露国家秘密,是指财政部门和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将其掌握或者知悉的国家秘密因故意或者过失让不应知悉者知悉的行为。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泄露国家秘密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口头泄露,也可以是书面泄露,可以用交
    2023-06-13
    196人看过
  • 徇私舞弊属于职务犯罪吗
    徇私舞弊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一、渎职侵权犯罪有哪几种渎职侵权犯罪有以下几种:1、滥用职权犯罪。滥用职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2、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行为,通常称为失职犯罪和不作为犯罪;3、徇私舞弊罪。徇私舞弊渎职犯罪作为渎职侵权犯罪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行为人在实施这类犯罪时具有徇私舞弊和舞弊两个特点;4、侵权犯罪。侵权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
    2023-03-02
    348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法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怎么举报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10
      如果发现法官具有徇私舞弊的行为,可以向同级检察院或者政法委等部门进行举报。根据《法官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贪污受贿;(三)徇私枉法;(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
    • 滥用职权罪和徇私舞弊罪怎么区别?
      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05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侵吞公共财产,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徇私舞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特意让无罪人被起诉,故意包庇有罪人,作枉法判决,或者利用职务包庇窝藏犯罪分子,帮助隐瞒犯罪事实的行为。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和企业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和企业破产或者严重
    • 什么是徇私舞弊罪和滥用职权罪,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08
      徇私舞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对明知是无罪的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作枉法裁判;或者利用职务包庇、窝藏经济犯罪分子等,隐瞒、掩饰其犯罪事实的行为。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行为。
    • 徇私舞弊罪与渎职罪的界限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6
      渎职罪是一类犯罪的统称,包括玩忽职守罪及其他罪名;是否够罪要看是否因此造成了国家或他人的重大损失、情节严重等因素。徇私舞弊罪属于渎职罪中的罪名,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对明知是无罪的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作枉法裁判;或者利用职务包庇、窝藏经济犯罪分子等,隐瞒、掩饰其犯罪事实的行为。对于徇私舞弊涉嫌刑事犯罪的处理,需要根
    • 滥用职权罪中徇私舞弊的认定是怎样的?有什么法律概念?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14
      渎职的主要方式是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中徇私舞弊的认定通常情况下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渎职通常会导致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遭到重大损失,所以渎职犯罪对国家最大的影响则是损害公民对国家机关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