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他们的联系是都是渎职类的犯罪。
一、职务侵占主体
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且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因而是特殊主体。具体而言,包括:①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包括董事、监事、经理、负责人、职工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他们或者有特定的职务,或者从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职务之便或工作之便侵占单位财物而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②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也应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有哪些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有:
1、犯罪主体是自然人犯罪主体,多为一般犯罪主体。对于大多数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无论是中国公民、外国公民还是无国籍人;只要有刑事责任能力,年满16周岁,就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但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主体范围有严格限制。比如背叛国家罪,资敌罪的主体仅限于中国公民;叛逃罪的主体仅限于中国公民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只有自然人实际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处罚。
2、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只能在主观方面故意构成,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危害国家安全的心理态度,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
三、服刑人员携带现金进监狱可否构成犯罪?
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狱警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的便利,违法为服刑犯人携带现金进入监狱,因而构成滥用职权罪。1、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2、犯罪主观方面是有犯罪的故意,滥用职权、玩忽职守;3、客观方面是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4、犯罪客体侵犯的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
职权滥用,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146人看过
-
滥用职权和徇私舞弊怎么处罚?
386人看过
-
徇私舞弊和滥用职权怎么处罚?
83人看过
-
如何面对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领导
492人看过
-
徇私舞弊罪与少征税款罪的区别与联系
354人看过
-
徇私枉法与滥用职权主要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444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法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怎么举报北京在线咨询 2022-02-10如果发现法官具有徇私舞弊的行为,可以向同级检察院或者政法委等部门进行举报。根据《法官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贪污受贿;(三)徇私枉法;(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
-
滥用职权罪和徇私舞弊罪怎么区别?湖南在线咨询 2021-12-05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侵吞公共财产,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徇私舞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特意让无罪人被起诉,故意包庇有罪人,作枉法判决,或者利用职务包庇窝藏犯罪分子,帮助隐瞒犯罪事实的行为。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和企业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和企业破产或者严重
-
什么是徇私舞弊罪和滥用职权罪,法律的规定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3-08-08徇私舞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对明知是无罪的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作枉法裁判;或者利用职务包庇、窝藏经济犯罪分子等,隐瞒、掩饰其犯罪事实的行为。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行为。
-
徇私舞弊罪与渎职罪的界限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6渎职罪是一类犯罪的统称,包括玩忽职守罪及其他罪名;是否够罪要看是否因此造成了国家或他人的重大损失、情节严重等因素。徇私舞弊罪属于渎职罪中的罪名,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对明知是无罪的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作枉法裁判;或者利用职务包庇、窝藏经济犯罪分子等,隐瞒、掩饰其犯罪事实的行为。对于徇私舞弊涉嫌刑事犯罪的处理,需要根
-
滥用职权罪中徇私舞弊的认定是怎样的?有什么法律概念?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14渎职的主要方式是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中徇私舞弊的认定通常情况下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由于渎职通常会导致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遭到重大损失,所以渎职犯罪对国家最大的影响则是损害公民对国家机关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