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社会广为关注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首次提请审议。
这是一部与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它将和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两部法律衔接配套,旨在形成比较完备的劳动法律制度,以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并重在为劳动者维权。
我国在1987年恢复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又在1993年出台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在1994年颁布了劳动法,形成了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即:发生了劳动争议先调解、后仲裁、再经两次审判。有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累计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70多万件,涉及劳动者530多万人;以2005年为例,受理案件有30多万件,涉及劳动者70多万人,受理案件年均增长率已近30%之多。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与就业方式的变化,在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持续大幅上升的同时,劳动争议的内容明显呈现多样化,劳动仲裁机构和人员的非专业化状况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特别是劳动争议处理周期长、劳动者维权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
因而,在首次提请审议的这部法律草案中,对于上述问题都有相应的规范,特别是草案明确提出,要尽最大可能将劳动争议案件解决于基层,强化调解、完善仲裁、加强司法救济,以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看点一:缩短争议处理周期部分案件可一裁终局
有调查显示,按照一调一裁两审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周期长的案件主要是一些不服仲裁裁决而起诉到法院的案件。在案件较多的一些地区,诉讼一审的案均时间长的为110多天,短的也有90多天;再有,其诉讼二审的案均时间也没有少于60多天的。如果加上诉讼之前的调解、仲裁处理时间,可想其周期之长。
试想,一个案件往往要经过劳动关系认定、工伤鉴定、行政复议、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等等环节,其繁琐、反复、复杂的过程,常常让劳动者苦不堪言。
而本次草案规定的部分案件一裁终局,可有效缩短争议处理周期。
草案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和解后反悔的,可以向劳动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反悔的,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一些案件的仲裁裁决即为终局裁决,自裁决书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它包括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养老金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为了切实提高调解和仲裁效率,草案也明确规定,第一,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视为调解不成;第二,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看点二:把争议化解在基层最大限度发挥调解组织作用
据介绍,曾经在受理和调解劳动争议案件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调解机构,近年来的作用不仅没有加强反而弱化了。来自全国总工会的统计,截至2003年,全国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有15.3万多个,比2002年减少了近1.2万个。另外,在新建企业中,没有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也并非少数。
事实上,加强劳动调解工作,努力将大部分争议化解在基层,不仅可大大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也可减少企业司法成本和社会矛盾。
来自浙江的调查表明,近年来该省大力加强区域性调解机构的建设,特别是依靠工会维权中心来调解一些争议纠纷,因此,其调解结案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以2005年为例,在已结的1.8万多案件中,调解结案的达近万件,通过调解撤诉的有3500多件,两者相加占到总数的70%以上。
为把争议化解在基层,草案明确规定企业可以设立劳动调解委员会,依法调解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双方推举产生。
另外,草案还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企业劳动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依法在乡镇和街道设立的劳动调解组织等去申请调解。为方便当事人申请仲裁,草案还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县、市设立劳动仲裁委员会;劳动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仲裁委员会聘任仲裁员,依法仲裁劳动争议案件。
除此,草案也规定,如果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看点三:强化工会作用重在为劳动者进行维权
首次提请审议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引起热议。围绕着工会组织发挥作用和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等问题,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杨兴富委员认为,多年来基层调解制度发挥了第一道防线作用,堪称为稳压器、安全阀,化解了大量劳动争议,即便调解不成功,也降低了争议的对抗性。
他表示,企业调解委员会工作由企业工会代表来组织、来主持,这是我国工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企业工会,既维护职工利益,也维护企业利益。所以,调解制度应该进一步强化工会作用。
周玉清委员说,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已明显存在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周期长、效率低、劳动者维权成本高。许多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都深深感到拖不起时间、打不起官司,合法权益也得不到有效维护。
他提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应尽力做到减少程序、缩短周期、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应该向劳动者一方倾斜,否则,就不能实现这部法律的立法宗旨。
郑功成委员在谈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内容时认为,对于职业伤害包括工伤事故、职业病问题应放在突出位置。事实上,工伤事故引起的争议相当多,职业病引发的劳动争议还将上升,所以应特别强调职业伤害、工伤事故,因为这牵涉到劳动者生命健康安全、人身损害补偿等问题,而现在还强调不够。而王涛委员则建议,增加生产安全内容。
总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重在为劳动者维权,这一点已是确定无疑了!
-
新《劳动合同法》4大亮点引人关注
153人看过
-
劳动争议案五大现象令人关注
487人看过
-
三大看点,解读新《劳动合同法》
110人看过
-
如何看待《劳动合同法》引出的争议?
352人看过
-
解决劳动争议时劳动仲裁会的关注点
304人看过
-
劳动者维权且看劳动法规五大看点
361人看过
调解委员会是指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负责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的机构。调解委员会通常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组织调解和协商过程,以帮助双方达成和解,解决争议。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协助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工作,促进当事人... 更多>
-
劳动保险引起劳动争议的举证要点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15(1)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 (2)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对起诉方裁决书送达日期的证明。 (3)双方所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其他关于雇佣关系的证明。 (4)工作起止日期的证明。 (5)企业交纳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证据。 (6)职工的工资、资金等收入情况的证明。 (7)职工伤势鉴定及医疗费单据。 (8)其他证据。
-
如何区分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案件中关于人事争议和劳动争议案件争议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4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之间的区别首先体现在主体之间的不平等,也就是企业、单位相对与劳动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序的权利不平等因素。其次就是这两种争议建立关系的合同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人事争议与工作人员之间是聘用合同关系,解决的是“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解决的是“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应注意的三大原则是什么呢?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3(一)着重调解,及时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7、28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仲裁庭应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的,仲裁庭应及时裁决,不应久拖不决。(二)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仲裁委员会应注重调查研究,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公正处理。(三)当事人适用法律一律平等作为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企业和职工是地位
-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关系确立多长时间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09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出具结果。案件复杂需要延期的,延期期限不得超过15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
2022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六大亮点是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11、延长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 2、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 3、仲裁管辖体现了合同履行地优先的原则; 4、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 5、减轻了当事人经济负担; 6、减轻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加重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