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证明买卖关系存在的证据
1、《购销合同》、《供货协议》;
2、订(定)货单;
3、证明口头协议成立和生效的证据,如证人证言、实际履行凭证。
(三)证明协议履行情况的证据
1、交、收货凭证:交货单、送货单、提货单、收货单、入库单、运单;
2、证明尚欠货款的凭证:结算清单、还款计划、还款,其它能证明欠货款事实的信函等。
3、收货方提出质量异议的证据:信函、证人证言、有关单位的证明、检验报告书、客户投诉、退货及索偿的证据。
(四)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计算清单,并注明计算方法、依据等。
一、债务纠纷如何向法院举证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一般情况下,债务纠纷应向法院提供以下证据。
1、身份证明;
2、证明债务存在的证明(合同、收据、借据、欠据、协议、信件、电报等);
3、债务人偿还欠款及利息的证据;
4、利息计算方法、起止时间、依据;
5、担保或者抵押的证明材料、债务转让的证明材料;
6、请求诉前或者财产保全的,提供可财产保全财物的存放地点、数量价值,银行存款开户行、账户;
7、债务人家庭成员情况;
8、能证明案件全部或者部分事实的证明材料;
9、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提交申请书。以上证据在法院开庭时必须出示原件;
10、因客观原因对证明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无法自行收集,可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二、债务纠纷诉讼举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债权人应提供借贷合同、借贷凭证、借贷双方交付钱款的有关凭证。
2、借贷案件,原告应提供书面借据(借款数额、交付地点、时间、借款用途、归还日期、利息约定);无书面借据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
3、借贷关系是否合法,债权人应提供债务人借款用途的证明。
4、债务人下落不明的,债权人应先提供有关部门关于下落不明的证明,并提供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
5、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支付利息的,应提供双方关于支付利息的约定证明;原无利息约定,债权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或者不定期无息借款经催告不还,债权人要求偿付催告后利息的,应当提供到期不还或经催告不还的证据。
6、借贷关系有担保人的,原告应提供有关担保的证据,以及担保人姓名、住址。
-
不容错过的债务纠纷举证指引
249人看过
-
在债务纠纷案件中相关的举证指引
372人看过
-
离婚债务的举证方式有哪些?
164人看过
-
"解释主债权消灭的具体方式"
224人看过
-
债务人还款方式具体包括哪些
467人看过
-
讨债举证指南
460人看过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
哪些债务纠纷不容错过的举证指引江西在线咨询 2023-01-03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当事人为法人的,应提交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等。 2、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银行转账流水、结算清单、欠条、还款计划、还款承诺书,以及其它能证明欠款事实的信函等。
-
不容错过的债务纠纷举证指引是什么?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101、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当事人为法人的,应提交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等。 2、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银行转账流水、结算清单、欠条、还款计划、还款承诺书,以及其它能证明欠款事实的信函等。
-
债权净债务比及债权债务怎样算?具体公式是什么?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29债权债务比例主要包括债权比例和债务比例两个 债权比例是指企业各种债权比例关系和具体构成。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债权结构是指企业长期债务资金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债务比率又称产权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对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债务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
公司里面债权债务转让方式具体都有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27所谓合同承受,也就是一方当事人把自己合同的全部权利、义务,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后,移转给第三人。合同承受,必须符合以下要件: (1)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存在,这是合同承受的根本前提; (2)所承受的合同为双务有偿合同,在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或者仅承担义务,或者仅享有权利,单务合同的移转不是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 (3)原合同出让人必须与第三人达成移转协议; (4)合同承受必须经过对方当事人同意。 合同承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