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1 11:14:38 428 人看过

我国刑法规定,满足以下三种情况的,公安机关可以进行立案追诉:第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了五万元以上;第二、伪劣产品还没有销售,货值金额达到了十五万元以上;第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是把已经销售的金额乘以三倍后,和还没有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是选择性罪名

《检察日报》2000年2月14日第三版刊登了刘勇一篇观点争鸣文章,《生产、销售一条龙,产品没能售出,是否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文章前部分把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理解为选择性罪名,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生产或销售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行为,即分别构成生产伪劣产品罪或销售伪劣产品罪,我认为不妥,如果把第一百四十条理解为选择性罪名,该案行为人则构成生产伪劣产品罪。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的法定罪状是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该条罪名是单一性罪名即销售伪劣产品罪,还是选择性罪名,即生产伪劣产品罪、销售伪劣产品罪,将涉及到虽有生产伪劣产品,但还未发生销售的行为罪与非罪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需要从理论上搞清楚。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理解。

一、从该条法定罪状对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要求来看,只有行为人将伪劣产品实施了销售行为,且数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才认为是犯罪。此条不仅仅涉及销售额问题,而且表明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进行到销售环节,发生了销售结果才构成犯罪。因此,该条罪名不是选择性罪名,而是单一罪名,即销售伪劣产品罪。

二、将刑法第一百四十条与本节其他八条(从一百四十一条到一百四十八条)进行比较,在罪状的叙述上有明显区别:一是从伪劣产品的具体情况来看,一百四十条指的是一般伪劣产品,而一百四十一条到一百四十八条指的是特殊伪劣产品,比如假药、劣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等。二是从危害结果的要求上看,特殊伪劣产品对人身、财产危害大,因此对构成犯罪没有数额的规定,只要是出现了某种危害后果,也不管是在生产环节还是在销售环节,则认为是犯罪。而一般伪劣产品一般不对人身、财产造成危害后果,因此要求发生了销售行为,并达到了一定的数额才认为是犯罪。三是从法定罪状对犯罪行为的要求上看,一百四十条规定的是销售行为,而一百四十一条到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的是生产或销售行为。因此,将一百四十条与本节其他八条放在整个刑法体系中去研究,前者是单一罪名、后者是选择性罪名(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就不难理解了。

三、对比新旧刑法,对涉及一般伪劣产品的犯罪和涉及特殊伪劣产品的犯罪,其立法精神是一致的。旧刑法对特殊伪劣产品,比如第一百六十四条制造、贩卖假药罪,规定了危害后果即危害人民健康的,但未规定具体数额,只要实施了制造、贩卖其中之一行为即构成犯罪,因此,该条属于(制造、贩卖)选择性罪名。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1985年8月7日《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对一般伪劣产品以投机倒把罪追究法律责任要求具有非法经营额和牟利额,其经营额和牟利额与新刑法中的销售额都是指在销售环节发生的数额。也就是说,旧刑法对于涉及一般伪劣产品的犯罪追究的是销售行为,不包括未进入流通市场的生产行为。

综上所述,对虽有生产伪劣产品但未发生销售的行为是否定罪,关键是要区分是一般伪劣产品还是特殊伪劣产品。如生产的是一般伪劣产品,则要求有销售行为且达到了一定数额即构成犯罪;如生产的是特殊伪劣产品,则适用一百四十一条到一百四十八条,按各该条的法定罪状认定是否构成犯罪。

在此,顺带提一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刑法分则罪名,将第一百四十条罪名规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两个选择性罪名,笔者建议修改为单一罪名,即销售伪劣产品罪。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3日 11: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产品相关文章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一、销售伪劣产品怎么处罚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
    2023-03-29
    367人看过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为你推荐】合同诈骗罪电信诈骗信用卡恶意透支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行政处罚法刑事责任年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假冒伪劣的产品。明显有的时候商标包装都是一样的,但是一真正使用的时候就和正品达到的效果不怎么一样了。现在也有很多小厂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仿冒大品牌产品,然后销售给顾客。那么销售伪劣产品属于犯罪吗?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着小面简单的了解一下。一、基本定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二、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十六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
    2023-04-28
    423人看过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一、基本定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二、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十六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本条规定的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
    2023-02-26
    91人看过
  • 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一、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如下: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侵犯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普通产品是指除刑法另有规定的药品、食品、医用器材、涉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电器等产品,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化妆品等产品以外的产品。2.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生产者即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即产品的批量或零散经销售卖者。至于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不影响本罪的成立。4.主观方面
    2023-04-14
    186人看过
  • 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这里要注意的是:1、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2、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的行为;3、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产品,或者以残次、废旧零配件组合、拼装后冒充正品或者新产品的行为;4、不合格产品,是指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
    2023-03-19
    198人看过
  • 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
    一、2022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该罪的立案标准是,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量刑的标准1、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2、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3、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4、销售金额20
    2023-04-14
    259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产品
    词条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产品
    相关咨询
    • 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03
      立案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的标准是,销售金额高于5万元,未销售价值高于15万元,或者销售金额不足5万元,但销售金额乘以三倍,与未销售价值总额高于15万元的,应当立案。
    • 产品伪劣以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1
      它应该是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罪行。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伪劣、不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2)伪劣产品未销售,价值15万元以上;(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足5万元,但销售金额乘以3倍,未销售伪劣产品价值15万元以上。
    • 生产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2-02
      生产伪劣产品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第十六条 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冒伪劣产品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一)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的
    • 生产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01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 假冒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05
      刑法没有规定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罪,但规定了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为: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高于5万元;尚未销售,但价值高于15万元;或者销售额不足5万元,但销售额乘以三倍后,与未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总价值高于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