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行为实行终了和犯罪既遂有什么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14 17:40:13 86 人看过

一、犯罪行为实行终了和犯罪既遂的区别

犯罪的终了是指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可分为实施终了的犯罪和未实施终了的犯罪。如盗窃嫌疑人使尽了所有方式都没能打开保险柜,构成犯罪未遂属于实施终了的未遂;盗窃时没等打开保险柜就被抓获,属于未实施终了的犯罪未遂。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也就是说,只要犯罪构成四要件: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齐备,那么就构成了犯罪既遂。

二、犯罪既遂的形式

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

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指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

2、结果犯。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

3、举动犯。也称为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

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4、危险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足以造成某种危害结果的特别危险状态而构成既遂的犯罪。

既遂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分则对所触犯法条规定的法定刑直接处罚。

三、犯罪既遂的基本形态

犯罪既遂作为犯罪的基本形态,是认定其他未完成犯罪形态的一个重要参照标准,因此,确立科学而又合理的犯罪既遂标准,对于准确量刑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刑法上对其他几种犯罪形态的成立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惟独没有明确规定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因此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论。在罪刑法定原则既已确立的前提下,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更是稳固了其通说地位。但是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不仅在表述上不尽妥当,而且在司法领域里并不优越于其他学说,在立法层面上更是一筹莫展。以下,将从司法和立法两个不同层面对犯罪构成要件齐备说展开检讨,进而主张在司法领域里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层面上提倡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的犯罪既遂标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08: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既遂相关文章
  • 结果犯和行为犯有什么区别
    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犯罪行为的完成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不要求引起物质性和有形的犯罪结果,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不是一开始就完成的,而是有执行过程,必须达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说,工作结束后就结束了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也就是说,结果出来了才能顺利。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以构成要件是否要求侵害具体对象为标准,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结果犯,不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行为犯。??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以成立既遂是否要求发生结果为标准,以发生结果为既遂条件的称为结果犯,不以发生结果为既遂的犯罪称为行为犯。??总之,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结果犯,不要求具体侵害对象的是行为犯。以结果为既遂条件的称为结果犯,不以结果为既遂犯。结果犯和行为犯的划分标准如何正确界定行为犯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要确立结果犯与行为犯的划分标准。从两大类观点看,前者可称
    2023-08-18
    246人看过
  • 犯罪既遂什么罪行
    一、犯罪既遂什么罪行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政策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二、犯罪既遂的处罚原则1、关于定罪和法条引用问题。应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罪名上不需要标明既遂犯,但在司法文书的叙述部分,应表明行为人已完成犯罪的情况。对法律条文仅直接引用分则具体犯罪条文即可。2、注意对同种罪危害不同的既遂犯的区别对待。对危害性和罪责程度不同的既遂犯,在处罚时应予以适当的区别对待。3、在既遂犯同时具备其他宽严处罚的情节尤其是法定的宽严处罚情节时,要注意同时引用相关的条款。三、犯罪既遂的分类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1、行为犯。也称
    2023-04-20
    62人看过
  • 预备犯罪是指为了实行犯罪的什么行为?
    一、预备犯罪是指为了实行犯罪的什么行为?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既可以是作为的形式,也可以是不作为的形式。二、犯罪预备的表现形式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犯罪预备行为最常见的形式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其中包括:(1)用以杀伤被害人或者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如枪弹、刀棒、毒药、绳索等;(2)用以破坏、分离犯罪对象物品或者破坏、排除犯罪障碍物的器械物品,如钳剪、刀斧、锯锉、爆炸物等;(3)专用为达到或逃离犯罪现场或进行犯罪活动的交通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等;(4)用以排除障碍、接近犯罪对象的物品,如爬窗用的梯子或绳索等
    2024-01-07
    214人看过
  • 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别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还必须把犯罪的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区别开来,犯罪的实行行为主要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行为,在一般情况下,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不难区分,但也有少数情况,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分存在一定难度。例如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中的尾随行为、守候行为或寻找被害人的行为等,到底是预备行为还是实行行为?对此,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不同观点。我们认为,这些行为的性质基本上还是为进一步实行犯罪制造条件,不能认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而应视为犯罪预备行为。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的联系与区别1、两者的区别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2、两者的联系两者都是犯罪过程中的形态,均不具备刑法规定的一个完
    2023-08-15
    221人看过
  • 犯罪行为的既遂和未遂有何不同
    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别在于: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就是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犯罪未遂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开始实施的。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有关法律进行审判定罪,犯罪未遂往往在量刑中减免,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已经开始实施,犯罪未遂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成功的。对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强奸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是什么1、司法认定不同:按照我国司法实践中是以“插入”为认定标准的,即男子插入到女子的体内为犯罪既遂。至于与既遂未遂无关。2、特例不同:但有一个特例,如果强奸的,则以“接触”为认定标准,即男子与女接触就算犯罪既遂,并不是犯罪未遂。3、具体情况不同:男子插入到女子的体内为犯罪既遂,下述四种情况都属于强奸未遂:一是由于男子或女子的生理原因造成不可能完成犯罪结果,如阳萎等;
    2023-07-05
    458人看过
  • 行为实施是犯罪既遂的规定是什么
    行为实施是犯罪既遂的规定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就构成犯罪。常见的行为犯有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限于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行为),抗税罪,猥亵儿童罪,报复陷害罪,非法搜查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破坏军婚罪,妨害公务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盗窃、侮辱尸体罪,赌博罪,妨害作证罪,窝藏、包庇罪,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协助组织卖淫罪,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战时造谣惑众罪,遗弃武器装备罪等。一、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关键区别有哪些?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
    2023-04-02
    387人看过
  • 犯罪既遂种类之行为犯
    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又不是一着手即告完成,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施过程,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在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完成了犯罪行为,就视为犯罪的完成,构成了犯罪的既遂。这类常见的犯罪有:强奸罪、奸淫幼女罪、脱逃罪、诬告陷害罪等。三、犯罪既遂种类之危险犯指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危险状态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这类犯罪不是以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为标准,而以法定的客观危险状态的具备为标志。例如,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都是以行为人的破坏行为造成足以使火车、汽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而不以造成实际的损害为标
    2023-08-11
    472人看过
  • 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区别,犯罪未遂如何量刑
    一、犯罪未遂和犯罪既遂的区别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第二章: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二、犯罪未遂如何量刑1、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
    2023-04-14
    193人看过
  • 犯罪行为的成立标准:既遂与未遂的区别
    犯罪既遂标准:1、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直接故意;2、行为人必须已经开始犯罪;3、行为人的行为完成了某一犯罪的基本要素。犯罪未遂标准: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规定的作为特定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2、犯罪未成功,是指犯罪的直接故意内容未完全实现,未完成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3、犯罪失败是因为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超出行为人意志的原因,是指行为人未预料或无法控制的主客观原因。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区别是什么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023-07-05
    291人看过
  • 区别犯罪成立和犯罪既遂的概念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包括两种类型: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将犯罪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2、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的介入,导致行为人不敢或不能把行为实行终了,以致犯罪没有得逞。犯罪的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的关系是什么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1、作为犯罪概念的基本属性,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也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属性;2、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及其基本属性的具体化。犯罪构成通过一系列主客观要素,具体明确地体现了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023-07-05
    111人看过
  • 危险犯实害犯行为犯同属于犯罪既遂范畴么?
    一、危险犯实害犯行为犯同属于犯罪既遂范畴么?是的,危险犯、实害犯、行为犯同属于犯罪既遂。根据犯罪完成形态、犯罪结果和行为来区分。我国刑法分则是以犯罪既遂为立法标本,犯罪的未遂、中止、预备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二、犯罪既遂中的实害犯、危险犯、行为犯的区别:1、实害犯。所谓实害犯,也称形态结果犯,是指犯罪完成形态的成立以实害结果的发生为必备条件,换言之,实害结果的不出现则只成立未完成形态,不存在结果犯。在形态结果犯中,行为与结果呈分离状态——通常情况下行为一经完成,结果也就相继发生;少数情况下或者行为尚未完成故结果不发生,或者行为实施完毕但结果仍未发生(如投毒后被害人并未食用)。故意杀人、抢劫、强奸一类犯罪,均是生活中多发而又非常典型的形态结果犯。既然数额是构成盗窃罪的必要条件,因此,盗窃罪是构成结果犯,而非形态结果犯。2、危险犯。关于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律规定的发生某种危
    2023-04-28
    318人看过
  • 犯罪行为和具体罪名的区别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2、处罚的方法不同。违法,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一、合同欺诈能调解吗合同纠纷才可以调解,合同欺诈涉嫌犯罪,不会调解。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民法典调整范围,其承担的是一种民事责任。但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如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处罚性这三种性质时,行为人承担的就不只是民事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鉴于有些合同欺诈行为破坏性很强,欺诈所获取的非法利益达到一定程度,我国1997年刑法第七百一十六条增设了对于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犯罪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
    2023-03-07
    293人看过
  • 犯罪的既遂和未遂的区别是什么,犯罪未遂的特征
    一、犯罪的既遂和未遂的区别是什么两者的区别: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犯罪未遂的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实行行为的着手: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应该从主客观统一的意义上把握着手:主观上,行为人实行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的实行行为开始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着手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反映了着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为认定着手实行犯罪提供了一般标准。着手实行
    2023-04-13
    146人看过
  • 实施终了的未遂犯与未实施终了的未遂犯的区别
    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全部的行为,但未得逞;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尚未实施完全部的行为,导致目的未得逞。未遂是指行为人为追求某种目的而实施了某种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行为结果未得逞。在行为人的认识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情况下,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通常能反映出行为对法益的侵犯程度不同:前者离危害结果的发生较近,后者离危害结果的发生较远。但是,在行为人的认识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下,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则不能准确反映行为对法益的侵犯程度。一、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区别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本质区别在于发生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发生在犯罪行为尚未着手之前,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着手但尚未结束之间。犯罪预备又称预备犯,是指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未遂又称未遂犯,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只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二者
    2023-04-02
    32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具体来说,犯罪既遂是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完成形态,也是依照分则条文规定的法定刑进行处罚的标准形态。当犯罪行为具备了刑法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全部犯罪构成要件时... 更多>

    #犯罪既遂
    相关咨询
    • 犯罪既遂和终了,哪些叫做犯罪既遂?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3-29
      犯罪既遂是犯罪的完成形态,何谓犯罪既遂,在学理和判解上一般有三种观点,一是结果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造成了法定的犯罪结果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二是目的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犯罪行为并且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犯罪目的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三是构成要件说,主张犯罪既遂就是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具备了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所呈现的停止形态。 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
    • 实行犯和行为犯的区别有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4-11
      实行犯和行为犯的区别如下: 1、实行犯是属于直接实施犯罪行为、活动的行为人; 2、行为犯是属于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刑法中行为犯的罪名非常多。 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它以行为是否实施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又不是一着手即告完成,这种行为要有一个实施过程,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在着手实施犯罪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了法律要求的程度,完成了
    • 什么是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和未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9
      举例说明吧。某甲用枪杀人。第一枪没击中被害人,枪里还有子弹,但是某甲放弃了继续射击,这就属于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这是自动放弃可以重复侵害的行为,没发子弹都可致命)某乙采用投毒的方式杀人。在投放毒药以后,被害人尚未中毒,或者被害人喝下去以后,毒性还没发作,某乙心生怜悯,叫了救护车,避免了被害人的死亡,这就叫未实行终了的犯罪中止。(犯罪行为实施以后,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后,才会导致犯罪结果发生)
    • 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区别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8
      主观意识不同: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而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刑事处罚不同: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而且必须是过失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 结
    • 犯罪嫌疑人和犯罪行为人有什么区别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1
      1、犯罪嫌疑人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换而言之,就是怀疑犯罪行为是其实施的,但尚未确定。2、犯罪行为人是指确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简称罪犯。举例:我和你一起去洗手间,结果里面有人被杀。事实是你实施了杀人的行为,但是因为监控录像拍到我也进去了,所以公安机关把你和我都抓了。这时候你和我都是犯罪嫌疑人,但是只有你是犯罪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