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股东之间对向非股东转让股权还约定有法律规定之外的限制条件,如未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不得转让股权;某一股东在股权转让时必须连带转让另一或其他一些股东的股权;股权转让必须经过某大股东同意,或经董事长、董事会的同意;股权转让时其他股东均需无条件同意,并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等等。由于当事人的这些特别约定可能与法律规定不符,如何认定这些特别约定的效力,违反约定转让股权时行为是否有效,便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我们认为,对这些特别约定应视其与法律规定的关系来确定其效力,并据此对违反约定转让股权行为的效力加以认定。有些特别约定虽与法律规定不同,但并不违法,应视为有效。如对股权转让时其他股东均需同意并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的约定,只要是自愿签订的便应属有效,视为其他股东事先同意放弃自己的相关权利。但对于那些当事人特别约定而法律又没有规定的股权转让限制条件的效力,以及违反约定转让股权行为的效力,便须详加分析了。
有的人认为,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所以,当事人约定的、超出法律规定的股权转让限制条件无效,故违反约定转让股权的行为有效,而且不必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有的人认为,当事人有权自愿约定股权转让的限制条件,这是对其权利的处分,当属有效,违反约定转让股权的行为无效。有的法官判案也觉得处于两难之中,采纳前一种观点,认定当事人的约定无效,等于法院在支持随意违约的行为,客观上起到鼓励违背诚信原则、放纵欺诈行为的效果;采纳后一种观点,认定当事人的约定有效,转让股权行为无效,约定的转让限制条件又确实与法律规定不符,恐怕担上违法裁判的嫌疑。
其实,只要将当事人的约定与转让股权行为两者的法律效力分开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应当承认当事人约定的股权转让限制条件在当事人之间是有效的。虽然这些约定与法律规定的股权转让限制条件不同,但是法律并没有禁止当事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约定相应的股权转让限制条件。而且,在实践中确实存在这种需要,这也正是这些特别约定产生的原因。其次是要明确,法律规定的股权转让限制条件适用于所有的股权转让情况,而当事人约定的股权转让限制条件,仅仅在参与约定的当事人之间有效,两者的效力范围是不同的。再次,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当事人的自愿约定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违法和违约行为都不能放纵。
据此,第一,当事人违反其特别约定向非股东转让股权的行为应认定为有效。因为在原股东间的限制转让股权约定,其效力不能及于没有参与约定的非股东第三人,受让人受让股权仅受法律规定条件的限制,不受他人约定的限制。如认定股权转让无效,将损害受让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转让人对其违反特别约定的行为,必须承担违约责任,要赔偿参与约定的其他股东因此而受到的经济损失。对那些违约兼违法(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行为,可以根据本文所述原则,综合分析处理。
-
股权转让协议该如何认定其法律效力
221人看过
-
隐名股东股权转让效力如何认定?
168人看过
-
限制期限转让股权约定是否有效吗
223人看过
-
个人转让股权效力如何确认
406人看过
-
股权转让中当事人的确定
302人看过
-
瑕疵股权转让价款约定不明时,该如何认定?
258人看过
股权转让是指公司股东依法将自己的股份让渡给他人,使他人成为公司股东的民事法律行为。股权转让是股东行使股权经常而普遍的方式,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有权通过法定方式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 更多>
-
股权转让限制对股权转让协议效力是如何的有没有法律规定福建在线咨询 2023-10-021、封闭性限制。这是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特殊限制。 2、发起人持股时间的限制。 3、董事、监事、经理任职条件的限制。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所持股份于任职期内不得转让。 4、取得自己股份的限制。
-
股权转让限制对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有何影响?宁夏在线咨询 2025-01-131.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这是针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方面的一种特殊规定。 2. 发起人持股时间限制。 3. 公司《公司法》规定,公司董事、监事和经理在任职期间所持有的股份不得转让。 4. 取得自己股份的限制。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
-
如何认定股权转让争议中的争议当事人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15确定股权转让纠纷的诉讼当事人的方式: 1、合同的违约的诉讼中,转让人和受让人作为原被告,涉及利害关系人公司可追加为第三人。 2、合同的无效和撤销之诉,原告是认为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公司其他股东,被告应当是股权的转让人和受让人;也可以受让人为原告、以转让人为被告。 3、其他确认方式。
-
认缴制股权转让转让的效力有哪些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25认购制股权转让协议的要求是:出资义务是否完成,剩余出资义务需要约定。在股权转让中,股东向受让人明确表示股权出资是股权转让的主要义务,股权受让人也有义务了解股东的出资实收情况。 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当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同意其股权转让。其他股东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30日内未回复的,视为同
-
如何确定个人转让股权效力的方式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18民法典规定,签订个人股权转让协议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