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加点争议处理的如何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9 17:43:23 432 人看过

处理加班加点争议的办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去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我现在好像公司倒闭了欠了几个月工资怎么办

公司快倒闭了欠了几个月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讨要工资: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者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劳动者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或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用人单位发错工资拒还劳动者怎么办

工资发错员工拒还,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劳动者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3:0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加班相关文章
  • 加班时间劳动争议怎么处理
    一、加班时间劳动争议怎么处理加班时间的劳动争议由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处理,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由调解组织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则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来裁决;或者由人民法院来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二、强制加班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强制加班违法。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般每日
    2023-08-31
    417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如何处理
    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用,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2023-06-16
    228人看过
  • 如何界定是加点还是加班
    加班加点是在企业执行的工作时间制度的基础上延长工作时间。凡在法定节假日和公休假日进行工作的叫做加班,凡在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叫做加点。加班加点必然占用职工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过多,对职工的身体健康会构成危害。为有效地控制加班加点,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均予以限制。《劳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因特殊情况和紧急任务确需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劳动部《关于<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企业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延长职工工作时间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执行。无论加班还是加点,都是员工超出正常工作时间,在原本应该休息的时间内进行的工作,是工作时间在休息时间中的延伸。为了保护员工的休息权,国家对加班加点
    2023-02-10
    195人看过
  • 国企加班不给加班工资如何处理
    国企工作加班不给加班费,最经济的是协商和调解。可以要求劳动监察部门的查处属于行政执法,其处理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依法强制执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书、调解书或者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调解书,依法发生法律效力后,都可以强制执行。(一)协商。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解决,一般来说,如果单位不愿支付,协商无法取得效果的。(二)调解。有权调解的部门有单位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地域性调解组织。尽管去年的司法解释规定调解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同协商一样,如果单位不愿支付,调解无法取得效果。(三)投诉。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部门进行处理。劳动监察部门在调查有关事实的基础上,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部门查处案件的时限一般不超过60日,特殊情况可以延长30日。(四)劳动仲裁、诉讼。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
    2023-04-06
    181人看过
  • 如何处理加班纠纷
    加班纠纷如何解决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安排加班时,应当与工会和职工协商。如有分歧和劳动争议,企业决定在劳动法规定的延长工作时间内加班的,仲裁委员会应当按照劳动部《关于实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办发〔1995〕309号)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处理,要求工人服从单位的决定;企业违法决定加班的,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要求企业撤销,劳动者有权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拒绝执行,加班费标准不低于工资的300%;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非法节假日上班的,加班费标准不得低于工资的200%。这是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要注意的第一点。第二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上班的前提下,加班费并不是唯一的对价支付方式。对于非法放假,由于放假原因来自周末的调整,用人单位也可以选择补假的方式对劳动者在此期间支付的劳动报酬进行补偿。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法定节假日。对于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情况,
    2023-05-07
    479人看过
  • 劳动争议中加班费该如何计算
    一、劳动争议中加班费该如何计算?(一)加班费的支付标准: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支付加班费的标准是: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二)加班费的支付基数:对于计算加班费工资基数的工资标准,各地的规定不尽相同,总结来有两种:1、按照基本工资确定。基本工资是劳动者工资报酬中的一部分,它是工作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最基本的薪酬待遇,反映的是员工所在岗位或者所具备的技能中相对固定的价值。采用基本工资作为加班费支付基数的法律依据是劳办发289号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44条规定:“本条的“工资”,指的是用人单位规定的其本人的基本工资。”实践中,大多数人的工资待遇远远高于基本工资,如果按照基本工资支付加班费,似乎有点不公平,因此由出现
    2023-05-22
    390人看过
  • 天津十一加班费上涨加班加点工资如何算
    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十一”黄金周马上就到了,一些用人单位会安排劳动者加班,而本市自7月1日起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因此今年“十一”黄金周支付加班工资将启用新的标准。据悉,本市从今年开始实施的《天津市工资支付规定》对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加班加点时如何支付加班工资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7月1日起,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原来的月480元调整为月530元,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宝坻区、武清区、宁河县、静海县和蓟县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月510元;非全日制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4元调整为5元。为避免本市一些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加班而未按新的工资标准支付加班费,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通过本报提醒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今年“十一”黄金周支付加班的最低工资标准将比往年有所上涨。据介绍,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十一”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同时,计算加班
    2023-05-03
    264人看过
  • 对于加班时间有争议,如何举证?
    1、加班时间的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如果用人单位举不出证据证明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则一般以用人单位举证不能为由采信劳动者关于加班时间的主张,如果劳动者主张明显超出合理范畴,则法院酌情予以调整。2、加班时间真实性的认定问题很多用人单位不是没有考勤记录,而是电子考勤,或者是打卡考勤没有劳动者签名,劳动者对此一概不认。由于电子考勤记录容易被修改,用人单位不能举证证明系电脑原始生成,所以,一般并不采信电子考勤记录。同样,对于没有劳动者签名(签劳动者名字的为公司管理人员)的打卡考勤记录,也存在伪造的可能,一般也不予采信。电子考勤是一个普遍现象,是现代化管理的一个表现,应当得到法律的承认,但由于
    2023-04-16
    103人看过
  • 加班费的基数如何处理
    法律综合知识
    一、加班费的基数如何处理加班费的基数的处理方式是一般按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来确定;如果劳动合同无约定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按劳动者的工资总额或者其基本工资来作为加班基数;或者也可以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来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二、加班费劳动仲裁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
    2023-09-08
    160人看过
  • 员工加班加点工资是如何支付的?
    一、员工加班加点工资是如何支付的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的标准是:(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即正常工作日加点),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即星期六、星期日或其他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标准的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即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以及其他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工资标准的300%的工资报酬。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照《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中关于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规定。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
    2023-04-17
    312人看过
  • 处理加班问题的建议和过度加班的制裁
    处理加班的方式是劳动者有权拒绝加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拒绝加班以处罚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劳动者也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过度加班的处罚是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加班工资的追索时效问题1、应正确理解关于加班工资的仲裁时效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于加班工资适用特别仲裁时效,劳动者主张加班工资的时效从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之日起计算,不从应发工资之日起计算。实践中认为加班工资适用2年诉讼时效的做法有误。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明确拒绝支付加班工资的,则加班工资申请仲裁时效从拒付之日起计算。加班工资属于“劳动报酬”,适用特殊仲裁时效,劳动者在职期间或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加班工资的请求都是符合仲裁时效规定的。在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一年之
    2023-07-03
    270人看过
  • 加班和加点的对比
    加班和加点的区别如下:1、加班时间是特定的,仅限于法定节假日或公共节假日;加点时间是任意的,可以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在任何工作日加点;2、有的加班补休,有的不补休,有的给予补休;加点就不补休;3、加班工资高于加点工资。例如,在法定节假日加班,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如果你加点,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周末出差算加班。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加班加点工资怎么计算加班加点工资是指对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工作的职工,以及在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职工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加点工资。有些用人单位在计算加班加点工资时往往会选择以补休来代替,或是自己有一套专属的计算方式而不按劳动法的标准发放,甚至是直接忽略不计。但事实上本市对加班工资的计算是有统一规定的,也并非“一刀切”,而要分开来算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
    2023-07-04
    487人看过
  • 离职前加班如何处理
    法律综合知识
    一、离职前加班如何处理在正式离职之前,根据相关法规与政策的规定,员工有权享受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计算的薪酬待遇。具体而言,包括周六日加班可获得双倍薪资福利、正常工作日的加班可享受150%的薪资报酬以及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则可获取300%的薪资福利。只要尚未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均有资格领取相应的加班工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3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
    2024-05-23
    366人看过
  • 北京劳动争议律师教你加班工资(加班费)应如何计算?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
    2023-04-29
    215人看过
换一批
#员工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加班
    词条

    加班是指除法定或者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以外,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延长工作时间。 劳动法规定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平时加班,如晚上需要支付劳动者1.5倍工资,周末加班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需支付三倍工资。... 更多>

    #加班
    相关咨询
    • 加班加点该怎么处理争议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10
      实践中加班加点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或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如何处理支付加班工资争议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11
      如果对支付加班工资有争议,可通过下列方式来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去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实践中加班争议应该如何处理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06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安排职工加班加点,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当协商不一致,发生劳动争议时,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 实践中加班加点争议应怎么处理,法律怎么规定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07
      实践中加班加点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处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或者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加班加点是什么意思,加班加点工资如何计算的?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04
      加班加点工资的计算应以标准工资为基数,而非以包含随意性很大的辅助工资在内的工资收入为基数。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用人单位把职工的加班加点工资按最低工资支付,是对国家有关工资支付政策的错误理解,[1]也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利和工资权利的侵犯。 《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明确规定,如果劳动者为企业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是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