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传销罪的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2 10:59:38 480 人看过

宣扬与推广传销活动相关罪行的立案条件如下所述:

首先,若涉嫌组织及引领的传销活动人员数目已超过三十人且层级结构亦跨越三个阶段,对于此类组织者及领导者而言,则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启动立案程序并展开全面控诉及追究其相应责任。

其次,倘若同一个人被发现参与并组织了两个或更多的传销活动团队,并且这些团队中每一个的构架均已构成三层或以上,那么针对该名当事人的数量统计可以直接叠加各个团队的成员总数。

最后,对于只是一般性参予传销活动的人员并不需要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而主要的惩处对象应当是那些负责组织和引领传销活动的高层领导人物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19: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如何确立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一、如何确立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如下确立诽谤罪的立案标准: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二、诽谤罪成立的必备条件有哪些诽谤罪成立的必备条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诽谤罪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三、诽谤犯罪如何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
    2023-08-16
    420人看过
  • 如何起诉传销罪才能立案,传销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一、如何起诉传销罪才能立案起诉传销罪流程如下:1、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2、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
    2023-06-16
    375人看过
  • 如何确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伪装、伪装、伪装或冒充不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追诉:1、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超过5万元的;2、假冒伪劣产品尚未销售,价值超过15万元;3、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不足5万元,但销售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总价值超过15万元。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有何区别1、侵犯的客体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侵犯了国家药政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了国家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2、犯罪对象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仅限于药品;而生产、销督伪劣产品罪则包括所有产品。3、构成犯罪的标准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是危险犯,必须“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才能构成;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则是数额犯,只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达五万元以上才构成犯罪。4、生产、销售假药,不构成生产、销售假
    2023-07-03
    336人看过
  •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一、传播他人隐私视频立案标准如何确定泄露他人隐私资讯并且进行传播的行为,实质上是对他人隐私权的严重侵犯。在遭到侵害时,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方立即停止这种不当行为,彻底消除其不良影响,同时还应当承担起因行动所产生的相关经济赔偿责任。此外,受害者亦可直接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帮助,警方通常会根据情节轻重对违法行为人实施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措施;如若情况较为严重,将依法给予当事人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且处以五百元以下罚款。《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二
    2024-07-12
    169人看过
  • 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一、销售伪劣产品立案标准如何确定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触犯刑律的认定标准如下:第一种情况为生产或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销售额度达到人民币五万元以上;第二种情况则是尽管这些假冒伪劣商品尚未实际进行交易,仅仅是其市场价值就达到了人民币十五万元以上;第三种情况则是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额度并未达到人民币五万元,然而,如果将已经交易的货款数量乘以三,然后再加上尚未出售的假冒伪劣商品的市场价值,总的数额也位数达到人民币十五万元以上者。《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六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2024-07-29
    464人看过
  • 如何确定伪造公章罪立案的标准
    一、如何确定伪造公章罪立案的标准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的立案标准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故意实施了伪造国家机关的公文的行为。该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二、伪造公章的追诉时效伪造公章追诉时效期限是十年,因为伪造公章罪的最高法定刑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根据《刑法》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三、伪造公章可以自首吗伪造公章可以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2023-12-14
    216人看过
  • 涉嫌传销罪立案标准2018
    法律并未规定传销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案标准:1.存在相应的法律事实,如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2.法律规定需要予以追究。传销罪量刑标准2018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案标准是: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够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
    2023-08-13
    248人看过
  • 逃税罪立案标准2024如何规定的
    一、逃税罪立案标准如何规定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有关规定,纳税人进行偷税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的;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二、如何处罚逃税罪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及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逃税罪的处罚方式如下:1、对自然人犯罪的处罚: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
    2024-01-27
    308人看过
  • 网络传销罪立案标准2020传销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刑法没有规定网络传销罪,而是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罪。立案标准: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量刑标准: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网络传销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
    2023-07-21
    247人看过
  • 传销诈骗罪如何立案
    目前我国并没有传销诈骗罪,通过传销实施诈骗行为的,可能构成诈骗罪,立案标准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元的,那么就会构成诈骗罪,公安机关可以立案追诉诈骗分子的刑事责任。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在不同的犯罪情节下,对诈骗罪的犯罪分子处罚不同,也就意味着犯罪分子具体的坐牢时间不同。最高的时候是无期徒刑。传销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传销的立案标准: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
    2023-08-03
    482人看过
  • 火灾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火灾立案标准是:1、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2、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3、造成十户以上家庭房屋等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4、森林火灾,森林面积两公顷以上,或者森林、灌木、未成林地、苗圃面积四公顷以上;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森林火灾立案标准是什么失火罪的情节轻重,最高法院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中规定: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为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伤5人以上的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此外就是各省高院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的规定,如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和省公安厅联合制定的《关于办理失火和消防责任事故案件的
    2023-07-15
    448人看过
  •  非法经营罪如何确定立案标准?
    非法经营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个人和单位两个方面,其中个人非法经营金额需达到5万元以上或非法所得达到1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金额需达到50万元以上或非法所得达到10万元以上。此外,在两年内曾因同一非法经营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并实施同一非法经营行为的情况也会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对象是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如下:1.个人非法经营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或非法所得达到1万元以上;2.单位非法经营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上或非法所得达到10万元以上;3.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在两年内曾因同一非法经营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并实施同一非法经营行为的情况。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从事非法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的对象是市场秩序。 非 法 经 营 罪 立 案 标 准 是 什 么 ?非法经营罪,即违反国家规定,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
    2023-09-05
    179人看过
  • 信用卡犯罪如何确定立案标准?
    信用卡犯罪的立案标准:1、使用别人的或其自己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已经没有任何作用的信用卡或者冒名顶替取使用别人的信用卡来进行诈骗的活动;2、其有恶意透支信用卡的数额在五千元人民币以上的,五千元人民币属于数额较大,五万元人民币属于数额巨大,二十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信用卡犯罪的行为有哪些信用卡犯罪的行为有: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2、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3、冒用别人信用卡的;4、恶意透支的。信用卡犯罪,是指使用信用卡诈骗、盗窃财物的犯罪活动。信用卡是一种信用工具,持卡人可在指定的场所购物、住宿、用餐,无需支付现金,定期结算即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2023-07-05
    295人看过
  • 传销案件如何被认定为诈骗罪的标准
    一、传销案件如何被认定为诈骗罪的标准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传销案件被认定为诈骗罪还钱后能取保候审吗传销案件被认定为诈骗罪还钱后能取保候审。诈骗罪如果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即如果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
    2023-11-26
    5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02传销罪立案标准2023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1-27
      法律分析 法律并未规定传销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案标准: 1.存在相应的法律事实,如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 2.法律规定需要予以追究。
    • 2024传销的定义及认定标准
      西藏在线咨询 2024-08-26
      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即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七十八条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
    • 什么是组织传销, 以及如何确定传销罪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27
      涉嫌组织传销活动罪,法定刑初步断定为10年以上。,【合同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
    • 关于如何确定销售伪劣农药罪的立案标准?
      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9
      如果一个人销售伪劣农药,导致生产遭受了二万元以上的损失,或者出现了其他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情况,那么他或她就已经构成了销售伪劣农药罪。根据《刑法》第147条的规定,如果被定罪,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如果销售伪劣农药的行为导致了生产遭受了更大的损失,那么处罚就会更加严厉。具体来说,如果生产遭受了重大损失,那么处罚将会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生产遭
    • 传销罪量刑标准及立案标准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10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