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权代理人有哪些风险?
1、股权转让中委托人法律责任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的,一般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代理人应承担全部责任。第二种情况根据内容造成的损失及关联性,承担相应责任。
2、股权转让是股东(转让方)与他人(受让方)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情况下而发生的股权转移。由于股权转让必须是转让方、受让方的意思一致才能发生,故股权转让应为契约行为,须以协议的形式加以表现。股权转让会导致法人财产的所有权整体转移,但却与法人财产权毫不相干。企业及其财产整体转让的形式就是企业股权的全部转让。全部股权的转让意味着股东大会成员的大换血,企业财产的易主。但股权全部转让不会影响企业注册资本的变化,不会影响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不会妨碍法人以其财产承担民事责任。所以法人财产权不会因为股权转让而发生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零六条
股东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会议,代理人应当向公司提交股东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
二、股权质权的效力有哪些
股权质权的效力是指质权人就质押股权在担保债范围内优先受偿的效力及质权对质押股权上存在的其他权利的限制和影响力。
1、对所担保债权范围的效力。股权质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一般由当事人在质押合同中约定。主要包括:主债权、利息、迟延利息、实行质权的费用及违约金。
2、对质物的效力。股权质权对质物的效力范围,一般应包括:
(2)孳息。即出质股权所生之利益。主要指股息、红利、公司的盈余公配等。
3、对质权人的效力。股权质权对质权人的效力,是指股权质押合同对质权人所生之权利和义务。首先,股权质权人所享有的权利,一般应包括:
(1)优先受偿权。质权人可就出质股权的价值优先受偿。
(2)物上代位权。因出质股权灭失或其他原因而得有赔偿金或代替物时,质权及于该赔偿金或代替物。
(3)质权保全权。质权保全权,又被称为预行拍卖质物权。
是指因质物有败坏之虞,或其价值有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害及质权人的权利时,质权人得预行处分质物,以所得价金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代充质物。
《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三条
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二节 股 东 大 会 第一百零六条 股东可以委托代理人出席股东大会会议,代理人应当向公司提交股东授权委托书,并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
-
代持股人转让股权会有风险吗
400人看过
-
代持人自行转让股权的税收风险都有哪些?
466人看过
-
职工代持股的纳税风险有哪些
390人看过
-
股权变更代签字有风险吗
117人看过
-
风险代理禁止范围有哪些
143人看过
-
代持别人股权怎么规避风险
101人看过
-
股权代持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股权代持的风险台湾在线咨询 2024-08-23首先,法律是承认股权代持的合法性的。其次,股权代持具有一定的法律风险。因为股权代持是名义出资人和实际出资人的私人协议,不具有公开性。名义出资人对内对外行使一切实际出资人的权利,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决策,可能会作出擅自转让或质押股权、滥用经营管理权、表决权等权利的行为。名义出资人如果去世,可能会将实际出资人卷入遗产纠纷中。最后,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由于名义出资人是通过与实际出资人的协议,由实际出资人授权
-
什么是股权代持,股权代持的风险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091、什么是股权代持 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在此种情况下,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往往仅通过一纸协议确定存在代为持有股权或股份的事实。 2、股权代持的法律效力 《公司法》司法解释 (三)(2014年修正)第24条第1款针对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签订代持协议的效力问题,如无《合法》第5
-
股权代持中名义股东面临哪些风险,实际投资人又面临哪些风险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12一、名义股东面临的风险 名义股东是股权的代持人,是显名股东,名义上持有公司股权,行使股东权利。名义股东在股权代持关系中可能会面临的法律风险如下: 1、名义股东被要求履行公司出资义务的风险。由于代持协议的效力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名义股东承担公司的出资义务。如果出现实际投资人违约不出资,那么名义股东面临着必须出资的风险。在实践中,也存在出资不实被公司或善意第三人要求补足出资的情形,这种情形下名义
-
股权代持的股权转让涉及哪些法律风险?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28股份代持的股权转让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股份代持的股权转让存在两种法律风险。第一种风险是“隐名股东”以自己的名义转让“显名股东”股权,但“隐名股东”不具备公司法意义上的股东资格,因此其转让股权行为无效。第二种风险是“显名股东”未经“隐名股东”同意转让其股权,这种行为违反公司章程关于股权转让的其他限制性规定,因此也是无效的。 如何防范这些法律风险? 为了避免这些法律风险,实际为无权处分行为时,经
-
防范股权代持协议风险的方法有哪些?甘肃在线咨询 2024-12-23建议: 1. 制定股权质押担保措施。 国家工商总局在民法典颁布后发布了关于办理股权质押担保的文件,为股权代持提供了可能。因此,实际投资人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通过办理股权质押担保,确保代持股人无法擅自将股权提供担保或转让给第三方。此外,实际出资人还可以通过质押权人的身份,在法院执行或继承分割时获得优先权。 2. 签署代持股协议并公证,约定高额违约责任。 由于代持股人是名义股东,如果出现侵